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滑轮及其应用》课件_沪科版

《滑轮及其应用》课件_沪科版


旗杆 的顶部 安装了
一种 简单
的 机械,
滑轮
.轴
带凹槽的轮
滑轮 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滑轮的定义:周边有槽, 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
尝试采用绳,一个滑轮,铁架台将勾码提到 高处,你有什么方法?
细线
滑轮 钩码
铁架台
动滑轮和定滑轮
你使用的哪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呢?
动滑轮
、F3,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 D)
• A.F1最大
B.F2最大
• C.F3最大
D.一样大
寻找支点
使用动滑轮为什么可以省力?
F 动滑轮实质:
2r 动力臂是阻力
O
r
臂2倍的杠杆
G
• 2、图1中A是__动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 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上___(选填“上”、 “下”)。如果用26牛的拉力,匀速提起50牛 的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 A重2 牛 。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 __4__米。
例题反馈:
2、如下图所示,用四个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
重力相同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
B 摩擦,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
A.F1 B.F2 C.F3
D.F4
中考连接
(09山东淄博)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
速提升物体A时,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为 5.4 N,如果不计滑轮重和
摩擦,物体A的重力为 16.2 N。
F 图(a)
图(b)
2: 如上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 的拉力是__10_0 _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_5_0 _N (动滑轮自重不计)
定滑轮虽然能改变力的方向,使我们工作 方便,但不能省力;
而动滑轮虽然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 的方向,使用时经常感觉不便.
于是人们就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 合起来使用,把它们各自的优点结 合起来,这样就组成了滑轮组.
小组讨论
由一个定滑轮和 一个动滑轮绕成滑轮 组有几种绕法?
G
经行实验收集数据
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 (匀速)
中考连接
(09山东临沂).如图所示,用滑轮 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 升2m,不计摩擦和滑轮重, 所施加的拉力F=__3_0__0__N,
绳子移动的距离S = __6_ m
分析探究F与G及G动关系:
F: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G: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 G
F 动:动滑轮自身的重力
G动
G
h
36
WWW第2题:变形的滑轮组
定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09温州)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
的是( D

这两种方案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使
物 体
共同点




思考
区别
通过实验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研究使用定,动滑轮将物体竖直向 上提升过程中,用力大小、方向,移动距离与 物重、物体上升距离之间的关系。
10.2 滑轮及其应用
人类与动物的一个较大 区别是人类制造了工具, 并且懂得用工具去改变 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 世界,因此有了21世纪 伟大的今天
庄严的一刻
大家对这一现象有没有疑问?
五星红旗是向什么方向运动的? 向上 旗手施加给五星红旗的力向什么方向? 向下
为什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红旗 还可以顺利升起呢?奥妙在哪?

S=2h 物体上升 的距离
实验结论: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费一 倍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 忽略绳子与动滑轮, 定滑轮之间的摩擦 力,考虑动滑轮的
F拉=1/2(G物+G动滑轮) 重力
S=2h 物体上升
的距离
实验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浪费 一倍的距离,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
F= G物+G动(忽略摩擦)
2
S绳=2h物
h
17
可见,滑轮也是杠杆
根据杠杆的种类的特征,和动、定 滑轮的特点,动、定滑轮分别属于 哪一类型的杠杆,为什么?分别找 出动、定滑轮的五要素。
使用定滑轮为什么不省力?
rr O
F
G
定滑轮实质 是一个等臂杠杆
( l1=l2 )
练习:
• 1、 如图9所示中,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
物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
很轻松地就 可将两木棍 拉合拢
说明使用滑 轮组可以省 力
2:滑轮组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拉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
滑轮被几股绳子拉住,所用的力就是物体与接触面摩擦力的几
分之一。即
F=
1 n
f
N F
. T
f
G
如图所示,拉力F的大小等于_F=__13 _f 。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磨擦不计,动滑
(其中G物为物重,G动为 动滑轮的重力))
S绳=nh物
(其中S绳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为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绳子根数(n):与动滑轮直接接触的绳子根数
(2)滑轮组绕绳方法:根据n来判断:偶定奇动,由里向外
例题反馈:
1. 如图所示,物重100N, 不计摩擦、绳重及动滑 轮重,求拉力F的大小。
解:F= —G2 =50N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和力的大小 尺子测量力移动的距离和物体移动的距离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定滑轮 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 (匀速) 拉力F 物体上升 绳端(拉力作用
F =G 物重G 大小 方向 拉
距离h
(物cm)
点)移动距离s (cm)
S=h 物体上升 的距离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省力、不省 距离,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F=
1 n
G
思考题:在左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
(a)若动滑轮重G/不计,拉力F是多少?
F
F=
1 5
G
G/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力
F应等于多少?
F=
1 5
(G+G/)
G
巩固练习: 1:如下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 上升时,F应等于_1_00_N。(不计摩擦)
滑轮组 拉力F 物体上 绳端(拉力 与动滑
F =1/nG 物重 大小 方向
G物G滑轮

升距离h 作用点)移 (cm) 动距离s
(物cm)
轮相连 的绳子 段数
S=nh 物体上升 的距离

实验结论:滑轮组动可滑以轮省力,但费n倍
距离
相连的绳子段数
实验结论
(1)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
F G 拉=
Hale Waihona Puke 1 n物 +G动
实验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 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F拉=G 物 S绳=h物
h
14
经行实验收集数据
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 (匀速)
拉力F
动滑轮 物重
G物G滑轮
大小
方向
F =1/2G 拉
物体上升 距离h
(cm)
忽略动滑轮的重力
绳和端绳(子拉与力动滑作轮用, 点定)滑移轮动之力距间的离摩s擦
(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