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直线线段射线》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直线线段射线》教案

《线段直线射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5~36页。

设计思路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直线、射线”。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一个个相关联的活动,即:观察生活情境——思考分析特征——发现联系区别——应用深化特征——总结反思评价。

在这些活动中,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清晰地认识了直线、射线的特征,直观形象地知晓三线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分析思考、抽象概括和解决问题等能力,自由而充分地驰骋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 技能目标: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 发展目标:渗透现代数学思想,培养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直线和射线的认识。

难点:直线、线段、射线之间的关系。

关键: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建立正确表象。

教学具准备
课件、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以旧引新(预设3分钟)
师:有一只小虫从一个山洞到另一个山洞寻找食物,有5条路可以走,可是走哪一条路最短呢?可怜的小虫犯愁了,谁能帮帮它?
请看——课件显示情景动画。

1.认识线段
(1)介绍线段的特点
请问这个图形你认识吗?叫什么?板书:线段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画一条线段,谁来说说你画的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师小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板书:有两个端点,有限长)你能不能测量它的长度?(板书:可以测量长度)
(2)介绍线段的表示法
为了表述方便,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线段,如线段AB,线段CD。

给你刚才画的线段标上字母命名吧。

(3)举例生活中的线段
(4)探究活动:
给你两个点,让你通过这两个点画线段,你能画多少条?
师:线段有两个好朋友,跟它长得很像,猜猜它们是谁?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直线和射线。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5页。

板书课题:直线、射线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他们的思维兴奋,有利于新课的展开。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联系生活,获取新知(预设18分钟)
1. 认识射线。

师:想一想,如果老师把这条线段的右边这个端点去掉,让它向右边无限延长(师示范无限延长动作),那它还是线段吗?(学生回答后师画出射线)师:对,那它就变成了线段的好朋友叫射线。

(板书:射线)
(1)介绍射线的特点。

学生回答,师小结:射线是直的,只有一个端点,没有端点的一头可以无限延长。

(板书:只有一个端点,一端无限延长)
(2)演示手电筒,照射远处。

师:像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近似地看成射线。

光源的这头可以看作是端点,射出的光线如果没有被阻挡,就可以向一方无限长。

如果光线被阻挡了,可以近似
地看成什么线?
师: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可以近似地看成射线?
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让学生欣赏:太阳光线、汽车灯、高楼上发射出来的激光线等。

(3)介绍射线的表示方法
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来表示,如射线AB。

(4)介绍射线的画法
a. 同学们尝试画射线。

b. 教师小结:先画一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一条线,就画成了一条射线。

射线的一端可以无限延长,我们永远也画不完,所以画射线的时候,只画它的一部分来表示就可以了。

给你画的射线命名。

(4)探究活动:
在作业本上画一个点A,通过这个点A画一条射线。

你能再画一条吗?
还能再画吗?
思考:经过一个点可以画出多少条射线?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射线的特征,并能发挥想象、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些近似射线的例子。


3. 认识直线。

师:瞧,老师刚才是将这条线段的右边这个端点去掉,让它向右边无限延长,得到的图形叫射线。

现在老师将这条线段两边的端点都去掉,使这个图形可以向两端都无限延长。

那它还是射线吗?(学生回答后师画出直线)(板书:直线)(1)介绍直线的特点。

师:直线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板书:没有端点,两端无限延长)
师:同学们想想,手电筒能演示直线吗?
教师小结:直线就像神话故事《西游记》中讲到的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孙悟空说:“变!”两端就会笔直地冲出屏幕、冲出教室、冲出校园、冲出地球……不过,孙悟空的金箍棒只是神话故事,而“直线”却是我们的数学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
很难找到近似直线的物体。

(2)直线的表示方法:直线可以用直线上的两个端点来表示,如直线AB。

也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a。

(3)学生尝试画直线。

评价学生作品,预设如下图:
(使学生肯定它们都是直线,只不过是方向不同而已)
(4)探究活动
过一点A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5)生活实例。

师:利用刚才的发现,请同学们想想怎样才能又快又齐地摆好这一组的桌子?(课件显示一组稍乱的桌子)
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摆桌子的录像。

(录像中的两个同学分别说:“我俩来头尾拉上一条线”“我沿着这条线可以又快又齐地摆好这组桌子,请看!”)师:再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运用这个知识的事例吗?
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能巧妙地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

在生活中要运用两点一线的事例有很多,比如同学们出墙报呀、建筑师砌墙呀、植树呀等等,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们继续来看看下面的练习。

4. 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1)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区别。

师:你们看这三位好朋友是不是长得很相似?但它们的个性却大不相同,根据表格内容独立完成下表。

课件显示:
图形端点个数延长情况直线
射线
线段
同桌互相交流完成表格情况。

(师板书:区别)
(2)直线、射线与线段的联系。

师:观察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图形,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请在小组里说一说。

师生小结:师:“如果老师在直线上任意取两点,还是直线吗?现在直线里面还有什么线?”引导学生说出: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板书:“联系: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3)巧用童谣记忆法分清三线的特征。

课件显示:
有始有终是线段
有始无终是射线
无始无终是直线
分清三线很重要
(配乐加上动作。

学生先认真看老师示范,再全班表演)
5. 阅读教材,答疑解惑。

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以表格形式加深学生对三线区别的清晰度,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再加上教师适时的启发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真正懂得三线的联系。

另以童谣的形式让学生动起来,不但加于分清三线的区别,又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


三、学以致用,发展提高(预设18分钟)
师:分清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现老师要考考你们。

课件显示:
(一)随堂小测
1. 选一选:教科书练习四的第1题。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
2. 判一判。

(对的打“√”,错的打“×”。


(1)一条射线长4厘米。

()
(2)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
(3)直线比射线长。

()
(4)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
(二)拓展延伸
智慧列车。

数一数,下图中线段、射线和直线各有几条?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以形式多样的练习夯实新知,由浅入深,尊重个性差异的学生,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

通过动手实践,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感悟到:“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但“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渗透极限的思想,渗透猜想和验证的方法。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既能达到巩固的作用,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畅谈收获,总结评价(预设1分钟)
1. 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你学得高兴吗?说说你为什么高兴?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回顾、整理知识,谈体验、谈收获,分享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反思、评价的意识。

板书设计:
线段直线射线
线段:两个端点,有限长。

区别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一端无限延长。

直线:没有端点,两端无限延长。

联系: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此板书设计旨在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

一是理清教学内容的思路。

二是将教学内容结构化。

三是突出重点和难点。

借于此板书设计既可弥补教学语言的不足,又可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学生。

既影响着学生“学会”,又影响到学生“会学”。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