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技术与库存管理》各章知识点第一章绪1、仓储的基本经济功能(利益):堆存、拼装、分类和交叉、加工/延期2、拼装:是仓储的一项经济功能,通过拼装,仓库接收来自一系列制造工厂指定送往某一特定顾客的材料,然后把它们拼装成单一的一票装运。
3、仓储的服务功能:现场储备、配送分类、组合、生产支持、市场形象4、仓库:用于储存、保管货物的场所以及相应的建筑物。
5、商品的储存:商品离开生产领域但在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处于流通领域时所形成的“停滞”。
6、现代物流中仓储的必要性:A、降低运输和生产成本;B、调节供求;C、生产的需要;D、营销的需要。
7、现代物流中仓储的作用:A、仓储是商品流通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B、仓储能对商品进入市场前的质量起保证作用;C、仓储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D、仓储是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的重要手段;E、仓储为商品进入市场做好准备。
7、我国仓储企业未来发展战略:A、仓储企业应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B、研究经营管理方法变化的新动向;C、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D、注意仓储货物的多品种、小批量的变化趋向;E、扩大经营的战略;F、推行标准化策略。
8、我国仓储业的发展趋势:仓储社会化、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
第二章仓库营运设施与设备1、批发仓库:主要用于收储从采购供应仓库调进或在当地收购的商品。
2、零售仓库:主要用于为商业零售业作短期储货,以供商店销售。
3、中转仓库:处于货物运输系统的中间环节,存放那些待转运货物的仓库。
4、采购供应仓库:主要用于集中储存从生产部门收购的和供国际间进出口的商品。
5、储备仓库:保管国家应急的储备物资和战备物资。
6、低层货架高度在5米以下,中层在5-15米,高层在15米以上。
7、当需要建造仓库时,在单层仓库、多层仓库、立体仓库中如何选择?A、单层仓库:单层仓库设计简单,在建造和维修上较省;全部仓储作业都在一个层面上进行,货物在库内装卸和搬运方便;各种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仓库地面能承受较重的货物堆放。
建筑面积利用率较低,单位货物的存储成本较高,一般建在城市边缘地区。
B、多层仓库: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使用需求;分层的仓库结构将库区自然分隔,有助于仓库的安全和防火。
现代的仓库建筑技术已能满足较重的货物提升上楼;多层仓库的建造和使用中维护的投资较大,故堆存费用较高,一般适用于高附加值的商品堆存。
C、立体仓库:又称高架仓库,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单层仓库,利用高层货架堆放货物。
一般与之配套的是在库内采用自动化的搬运设备,形成自动化立体仓库。
8、从功能的角度,仓库可分为:储存仓库;流通仓库。
9、根据仓库的隶属关系不同(管理体制分类)自用仓库、公用仓库。
10、仓库类型按保管货物的特性分类:原料仓库、产品仓库、冷藏仓库、恒温仓库、危险品仓库、水面仓库。
11、按用途分类:采购供应仓库、批发仓库、零售仓库、储备仓库、中转仓库、加工仓库、保税仓库。
12、按构造分类:单层仓库、多层仓库、立体仓库、简仓、露天堆场。
13、按所处位置分类:码头仓库、内陆仓库、车站仓库、终点仓库、城市仓库、工厂仓库。
14、影响自动化立体仓库使用的因素:A、应用环境: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社会经济、技术综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适宜的外部环境是这一系统正确运行的关键条件之一。
B、土地和劳动力:我国在这两个方面较充足。
C、投资的经济性:因为一次性投入较大,需在之前做好投入、产出和投资回收期的分析。
15、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优点:A、由于能充分利用仓库的垂直空间,使其单位面积储存量远大于普通的单层仓库。
B、立体仓库采用巷道堆垛机,货物的搬运效率远比一般仓库高。
C、立体仓库采用计算机进行仓储管理,可以方便的做到“先进先出”,防止货物自然老化,变质,生锈,也能避免丢失。
随时可以迅速,准确的清点盘点,大大提高货物的仓储质量。
D、立体仓库采用能堆存较高货位的堆垛机,使仓库面积和空间位置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E、采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后,能较好的适应黑暗,低温,有毒等特殊环境的需要。
16、货棚:是一种简易的仓库,为半封闭式建筑。
可分成敞棚和半敞棚。
17、库房:是仓库中用于存储货物的主要建筑,多采用封闭方式。
18、装卸搬运设备分类:装卸堆垛设备(叉车、堆垛机、滑车、起重机等),搬运传送设备(拖车、汽车、皮带输送机,电梯等),成组搬运工具(托盘、网络等)。
19、平衡重式叉车:在车体前方具有货叉和门架,而在车体尾部设有平衡重的装卸作业车辆。
20、自动化立体仓库,按货架的结构形式分类:整体式自动化立体仓库:这种仓库的货架与建筑物结构为一体,货架既是储存货物的构件,又是仓库屋顶和墙体支撑的结构体系。
分离式自动化立体仓库:货架设置在库房建筑之内,货架结构与库房建筑是分离的结构体。
21、托盘:是用来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
第三章仓库规划与布局设计1、小型仓库的宽度一般在10-13米,中型仓库为20-25米。
2、库房高度:单层仓库一般为5米,多层仓库的底层为4-5米,上层为3.5-4米。
一些采用起重机的库房,高度可达8米。
3、散堆方式:将无包装的散货在仓库上堆成货堆的存放方式。
4、垛堆方式:对包装货物或长、大件货物进行堆码的方式。
5、仓库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A、基础设施要素(防火防污,保证环境安全;交通便利,有利于商品运输;地质良好,有利于仓库建筑;给水充足,又无水淹危害;靠近电源,便利仓库作业)B、成本因素(运费、场地可获性和地价)C、时间因素6、选址原则:A、费用原则B、接近用户原则C、长远发展原则7、纵横交错式堆垛:将长短一致、宽度排列能与长度相等的商品,一层横放,一层竖放,纵横交错堆码,形成方形垛。
8、重心选址法:利用费用函数,求出由仓库至顾客间运输成本最小的地点,选址因素只包括运输费率和该点的货物运输量。
9、货物堆码方式:散堆方式、垛堆方式、货架方式、成组堆码方式。
10、堆场长度方向不能充分利用的原因:A、货物品种的不同以及设计时的其它考虑而造成的货堆数不同。
B、在堆场机械轨道两端,因机械无法作业而使堆场两端不能被利用。
C、由于实际货堆四角呈圆弧形,所以,每个货堆的实际容量要小于计算容量,其损失的容积随货堆数多少而不同。
一般在4%--10%之间。
D、在确定堆场容积时,要留有余地。
11、堆场高度方向不能充分利用的原因:A、某种货物因数量较少而不能堆高到容许高度所造成的损失;B、对某些物品(如易燃物)有相关的最大高度要求;C、实际中的货堆呈峰状,这种形状造成的容积利用的损失。
第四章仓储商务管理1、仓储合同的特点A、仓储保管人必须是拥有仓储设备并具有从事仓储业务资格的人。
B、仓储保管的对象是动产,不动产不能成为仓储合同的标的物。
C、仓储合同为诺成性合同,合同从成立时即生效。
D、存货人的贷物交付或返还请求权以仓单为凭证,仓单具有仓储物所有权凭证的作用。
2、仓单的功能A、保管人承担责任的证明B、物权证明C、物权交易D、金融工具3、仓储市场调查的方法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取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问卷法:通过设计问卷的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市场情况的方法。
4、仓储合同:是保管人储存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存货人支付仓储费的合同。
第五章仓储作业管理1、托运:仓库货物会计根据货主事先送来的发货凭证转开商品出库单或备货单,交仓库保管员做好货物的配货、包装、集中、理货、待运等准备作业。
2、提货:由提货人凭货主填制的发货凭证,用自己的运输工具到仓库提货。
3、取样:货物所有者为介绍商品或检验货物而向仓储部门提取货样。
4、移仓:因业务或保管需要而将储存的货物从某一仓位转移到另一仓位的发货方式。
5、过户:在不转移仓储货物的情况下,通过转账变更货物的所有者的一种发货方式。
6、入库业务(作业):货物进入库场储存时所进行的卸货,搬运,清点数量,检查质量,装箱,整理,堆码,办理入库手续等一系列操作。
7、入库验收的方法:大数点收和包装的外观检查;货物进入仓库后进行细数和质量的验收。
8、货物平均堆存期:每一吨货物自进库场开始,至出库场为止,堆存的平均时间。
9、货物堆存吨天数:报告期内,库场内堆存货物的吨数与堆存天数乘积的总和。
10、仓容量与平均仓容量:仓容量:指在同一时间内的最大安全堆存货物吨数。
平均仓容量:指在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货物堆存能力。
11、库场运用率:是报告期内,库场容量被利用的程度。
12、容量周转次数:报告期内,库场(指平均容量)平均堆存货物次数。
13、简述不合理流通加工的主要形式:A、流通加工地点设置不合理;B、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C、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D、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14、流通加工合理化:A、加工和配送结合;B、加工和配套结合;C、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D、加工和合理商流结合。
15、流通加工的作用: A、提高原材料利用率;B、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C、提高加工效率和设备利用率;D、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手段的最高效率;E、改变功能、提高收益。
16、储存策略:(P114)定位储存、随机储存、分类储存、分类随机储存、共同储存。
第六章特殊货物仓储管理1、冻结间:对进入冷库的商品进行冷冻加工的库房。
与库顶排管距离0.2米。
2、冷却货物冷藏间:保持温度在0度左右的冷藏间,用于储存冷却保存的商品。
距吊顶冷风机0.3米,距墙上排管外侧0.4米。
3、冻结货物冷藏间:保持温度在-18度左右,相对温度在95%-98%之间,用于储存冻结货物的库房。
4、制冰间:一般设有制冰池,溶冰池,提冰等设备的车间。
5、油品需要采用特殊的仓储方式,属于危险品具有:易然性、易爆性、易蒸发性、易产生静电、一定的毒性。
6、集装箱堆场内的归位、并位、转位归位:码头堆场内箱状态发生变化后,从变化前的箱区,归入状态改变后的指定箱区的作业过程。
并位:指同一堆场箱区同一箱位内,将零星分散的集装箱整理合并在一起的作业过程。
转位:指同一堆场不同箱区间,或同箱区不同箱位间集装箱整理转移的作业过程。
7、简述爆炸品储存的安全要求:A、仓库必须远离居民、工厂、建筑物、交通线,库房应为单层建筑,库房之间应有安全间距;B、储存时必须按其性质分类储存、运输、严格执行双人管理规定;C、禁止与氧化物、酸类、盐类以及易燃物、金属粉末等物质同储共运;D、装卸和搬运时,要严格做到轻拿轻放,禁止背负、摔碰,冲击、拖动与滚动。
操作人员严禁穿有铁钉的鞋。
E、盛放或携带零星爆炸品要用木、竹、藤制的筐或箱,绝对不能使用金属容器。
F、发生火灾可以水和各式灭火器扑救。
8、危险品仓库的货物保管:A、对危险品货物进行分类分堆存放,堆垛不宜过高,堆垛间应留有一定间距,货堆与库壁间距大于0.7米。
B、对怕热、怕潮、怕冻物品按气候变化及时采取密封、通风、降温和吸潮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