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目录1、明洞施工作业指导书2、洞身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3、隧道爆破施工作业指导书4、锚杆施工作业指导书5、喷射砼施工作业指导书6、型钢钢架施工作业指导书7、结构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8、二次衬砌施工作业指导书9、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10、挡土墙施工作业指导书11、骨架护坡施工作业指导书12、预应力锚索施工作业指导书13、格构梁施工作业指导书明洞施工作业指导书首先按设计要求施作洞顶截水沟、天沟以及排水沟,然后按照设计坡度刷坡。

边仰坡及洞口处开挖面,采用人工借助反铲、风镐、风钻由上而下进行开挖,并随之进行防护。

进口端洞门为单压式明洞门,施工时先按设计要求施作截水沟,然后逐级进行边坡开挖,做到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按明洞施工工序施作明洞,待明洞施工完成后,进入隧道洞身施工。

由于本明洞地质条件极差,为防止坡体滑动、保证坡体的稳定性,明洞采用明挖和暗挖并分段施工的方法。

左拱部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他部位均采用暗挖法进行施工。

施工时先明挖左拱部土体,并随即对开挖土体两侧的边坡进行R32N 自进式锚杆注浆加固。

加固好后施作暗挖段Φ108管棚和间距为80cm的I20a型钢钢架护拱。

待型钢钢架护拱做好后,对本段明洞部分施作防水层进行土石回填以保证山体压力平衡,并施做右拱部暗挖部分管棚。

待右拱部暗挖及初期支护段完成后,再分部暗挖边墙及仰拱部分,边墙及仰拱部分的支护随开挖同步进行,使初期支护及早封闭,形成较好的支护状态以减少围岩的沉降。

附图:明洞施工工艺框图出口端为无端墙斜交洞门,先将坡面防护、预应力锚索及格构梁施作完成后,方可施作洞门工程。

由于本洞门与线路斜交,施工较一般地段复杂,施工时型钢钢架先在洞外预先按设计尺寸制作好后,现场精确放样,逐榀安装,将初期支护部分完成后,便可开始进洞施工,进洞后出口段按CD工法施工以减小围岩松驰变形量。

明洞施工工艺框图洞身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1、Ⅰ类围岩地段Ⅰ类围岩采用CRD工法进行开挖,开挖前采用L=400cm的R32N自进式锚杆进行超前注浆支护。

开挖时上部和下部错开2~3m,左右分部错开6~8m,下部和仰拱错开10~15m,开挖后,临时钢架、临时仰拱和初期支护紧跟。

随时监控量测初支的受力状态及围岩的稳定性,根据量测信息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支护及临时支护形式。

形成全断面初支闭合环后及时施作二次衬砌二初。

根据监控量测数据结果结合二次衬砌施作时间,在二次衬砌施作前拆除临时钢架及临时仰拱,但一次拆除距离不宜过长。

附图:Ⅰ类围岩CRD工法施工工艺框图、Ⅰ类围岩CRD工法施方法图2、Ⅱ类围岩地段Ⅱ类围岩地段采用CD工法进行开挖,开挖前采用R32,L=400cm自进式锚杆注浆进行超前支护。

开挖时,左右分部错开6~8m,上下断面错开3~5m,上半断面出碴时采用PC60小型反铲挖掘机将洞碴翻至下半断面,再由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出洞。

开挖后,初期支护紧跟,施作钢架隔墙、喷锚等支护措施。

形成全断面初支闭合环后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根据监控量测数据结果结合二次衬砌施作时间,在二次衬砌施作前拆除中隔墙,且一次拆除距离不宜过长。

附图:Ⅱ类围岩CD工法施工工艺框图、Ⅱ类围岩CD工法施工方法图3、Ⅲ类围岩段在Ⅱ类围岩段向Ⅲ类围岩过渡过程中,做好掌子面地质素描预报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围岩变化及地下水情况,为Ⅲ类围岩施工提供必要的技术准备。

Ⅲ类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拟定在3.0~5.0m,循环进尺2m。

上下断面采用风钻打眼,同步爆破开挖。

爆破开挖找顶后及时进行初喷砼封闭,施作型钢钢架支撑,并进行拱墙挂网,复喷砼至设计厚度,型钢钢架间距1.0m,复喷后打设φ22mm,L=300cm的砂浆锚杆,间距100×100cm梅花型布置。

同时在型钢钢架拱脚处增设锁脚锚杆L=4m。

上半断面爆破后石碴,用挖掘机清理翻下后,再由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出洞。

附图:Ⅲ类围岩短台阶法施工工艺框图、Ⅲ类围岩短台阶法施工方法图Ⅲ类围岩短台阶法施工工艺框图隧道爆破施工作业指导书(1)爆破设计原则①采用光面爆破。

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理循环进尺。

②选择合理的直眼或斜眼掏槽形式。

③选择品种规格合适的炸药、非电毫秒雷管。

④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E及最小抵抗线V。

⑤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采用间隔装药结构。

(2)火工器材的选择炸药:2#岩石硝铵炸药、乳化炸药。

雷管:8#火雷管,1~15段非电毫秒雷管。

其它:导爆索(3)掏槽型式上半断面开挖采用直眼掏槽,下半断面开挖采用斜眼法掏槽。

(4)钻爆参数选择“钻爆主要参数表”,详见表3-1。

钻爆主要参数表表3-1周边眼采用空气柱间隔不偶合装药结构。

炮眼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

爆破采用孔内高段别微差爆破网络进行连接,排与排之间间隔时间50~100ms。

相邻近的导爆管集成一束,每束导爆管不超过25根,各束之间用同段导爆管进行连接。

孔外用火雷管+导火索引爆。

(6)爆破质量要求①爆破振动、爆破噪音等爆破公害控制在安全规程要求之内。

②爆破循环进尺、爆破工序作业时间满足工程进度要求。

③炮眼利用率在90%以上,光爆炮眼留痕率在80%以上,平均线性超挖不大于7cm,最大不超过10cm,相邻两循环炮眼衔接台阶不大于10cm,局部欠挖面积小于0.1m2/m2,最大欠挖小于5cm。

锚杆施工作业指导书本工程洞内初期支护按设计包括Φ108大管棚、R32N自进式超前锚杆预注浆超前支护、系统R25中空锚杆、系统砂浆锚杆,施工要点分述如下:1、Φ108大管棚Φ108大管棚采用Φ108mm无缝钢管,L=25m,钢管与钢管之间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钻孔与线路中线尽量平行,注水泥浆液加固。

测量放线:按设计要求,准确画出管棚的开孔孔位。

制作管棚套拱:为防止管棚施钻过程中造成过大偏位,在洞口处施作套拱。

套拱长1m,采用I20型钢加工成护拱,0.5m一榀,在拱脚处打设4m长锁脚锚杆以固定护拱,在护拱上焊接φ127无缝钢管制作的导向管。

模筑砼用C35砼,等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入下道施工工序。

封闭坡面、搭设工作平台、钻机就位:为保证施工安全,采用C20喷射砼将坡面进行封闭,喷砼厚度为10cm。

喷砼结束后,搭设脚手架工作平台,脚手架搭设由下而上、逐层使用逐层搭设,脚手架搭设要满足承重和水平推力的要求。

钻机就位时要严格用全站仪及水准仪进行定位,虽然有导向管,但钻孔机具与导向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管棚下沉则直接侵入隧道净空,上浮则会造成较大坍塌。

钻机精确就位后,用扣件将其与脚手架固定。

钻孔、顶管:钻机就位后开始钻孔,钻孔过程中技术人员随时监测钻机是否偏位,如有偏位随时纠正。

钻孔深度至设计深度后用水平钻机将管棚顶入孔内。

注浆:管棚顶进后随即进行注浆作业。

浆液浓度严格按设计文件执行,以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作为注浆结束标准,若注浆量达到设计标准而注浆压力未达到设计标准、注浆压力达到设计标准而注浆量未达到设计量或注浆效果不好时,通知监理工程师,经业主、设计、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超注浆作业。

注浆结束后将管口封堵以防止浆液外流。

附图:φ108管棚施工流程图2、R32N自进式锚杆预注浆超前支护R32N自进式锚杆预注浆超前支护采用成品R32N自进式锚杆带钻头,由人工持钻机一次钻孔到位。

钻孔前先测量定位,在掌子面精确画出本循环所需施作小导管孔位,施钻时严格控制小导管外插角,外插角为5~10°,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最大不超达15°,小导管长4m,环向间距30cm纵向2.4m一环。

注浆采用KBY-80/70型注浆泵进行注浆,浆液浓度严格按配合比搅拌,以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作为注浆结束标准,若注浆量达到设计标准而注浆压力未达到设计标准、注浆压力达到设计标准而注浆量未达到设计量或注浆效果不好时,通知监理工程师,经业主、设计、监理同意后方进行超注浆作业。

注浆结束后要浆锚杆孔口进行封堵,防止浆液外流。

3、R25中空锚杆按设计要求在岩面上画出需施作的锚杆孔孔位,孔位偏差不大于15cm。

钻孔后用高压风枪清孔,锚孔清吹干净后,装入R25中空锚杆,然后注水泥浆液,在水泥浆液中加入速凝膨胀剂,以保证锚固早强。

锚杆锚固力不得低于设计和规范确定的抗拔力,锚杆安设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

附图:中空锚杆施工工艺框图4、砂浆锚杆按设计要求及时安设锚杆。

施作时先在岩面上画出需施设的锚杆孔点位,孔位偏差不大于15cm。

钻孔后用高压风枪清孔,锚孔清吹干净后,用砂浆泵注入水泥砂浆,然后放入φ22的钢筋。

必要时在水泥砂浆中掺加速凝膨胀剂,以保证锚固早强。

锚杆的锚固力不得低于设计和规范确定的抗拔力,锚杆安设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

附图: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框图φ108管棚施工流程图喷射砼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开挖完成后,及时清理危石,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将开挖面的粉尘和杂物清理干净,再进行喷射砼作业。

(1)喷砼工艺湿喷砼就是按照配合比,把喷射砼用的原材料加入速凝剂进行搅拌,送入喷射机料斗,喷射机活塞将砼送入混合室,与压缩空气混合后进入喷射管,在喷嘴处与水混合,再次混合后的料从喷嘴射到受喷面。

(2)喷砼施工机具喷射混凝土,配置的设备为:洞内喷锚机2台,120m3/min空压机站通过管道送风,自动计量拌和站配料,运输自卸汽车2台。

(3)喷砼操作方法①喷射机安装好后,先注水、通风、清洁管道内杂物。

同时用高压风吹扫受喷面,清除受喷面上的尘埃。

②采用机械手进行喷射砼作业。

③喷射砼的混合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和,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应保证连续供料。

④喷射砼的喷射路线应自上而下,呈“S”形运动;喷射时,喷头作连续不断的圆周运动,并形成螺旋状前进,后一圈压前一圈三分之一。

⑤喷射机要求风压为0.1~0.15Mpa,喷头距受喷面的距离控制在1.0~1.5m 时较好。

⑥喷头与受喷面保持垂直,如遇受喷面被钢筋网片、型钢覆盖时,可将喷头稍微偏斜10O~20O。

⑦喷射厚度受速凝剂的效果、气温的影响,因此喷锚机喷射墙部时,一次喷射厚度不超过10cm,喷射拱部时,一次喷射厚度不超过7cm。

(4)喷砼技术要求喷射砼作业在满足《锚杆喷射砼支护规范》有关规定的基础上,遵守以下几点:①初喷砼紧跟掌子面,初喷厚度为4cm,复喷前先按设计要求完成超前支护,钢筋网、型钢钢架的安装工作。

喷射砼分层喷射,一次喷射厚度根据喷射部位确定,拱部为5~6cm,边墙为7~10cm。

后一层喷射在前一层砼终凝后进行,若终凝后1h以上再次喷射砼时,受喷面应用风、水清洗。

②试验室负责优选喷射砼的配合比与现场控制,喷射施工前先进行试喷,试喷合格后再投入喷射施工。

并按规定喷射大板,制作检验试件。

③每次喷砼完毕后,即时检查厚度,若厚度不够需进行补喷达到设计厚度。

④坚决禁止将回弹料做为喷射料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