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对太阳辐射 和宇宙射线给地球生命带来的致命危害起到防护 作用。
平流层大气温度层结非常稳定,其中的热量输送以 辐射传输为主。
7
中间层 暖层 逸散层
• 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中间层顶离地表约80-85公里, 层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下暖上凉,再次出现空气的 垂直运动。中间层顶的空气在紫外线作用下电离。
• 暖层(或热成层)位于中间层之上,暖层顶离地表约800 公里。这层大气由于吸收太阳紫外辐射,温度随高度增加 而上升。气体密度低,在宇宙射线作用下呈电离状态,故 称为电离层,能使无线电波返回地面,对远距离通讯极为 重要。
• 暖层顶以上为逸散层,那里大气已极稀薄,每立方厘米不 到一千万个原子(海平面处每立方厘米约一百亿亿个原子)。 距地面越远,气温越高,气体分子电离度增大。气体粒子 能克服地球引力逸向星际空间。
11
第二节 大气污染
•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 进入大气中,呈现足够的浓度和达到足够时间,并因 此而危害了人群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 现象。 大气污染和空气污染
• 大气污染的类型 (一)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状况, 可将大气污染分为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 (二)根据燃料性质和污染物的组成,可将大气污染 分为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四类。 (三)根据存在形态,可分为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 物两大类。
• 据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煤炭需求总量将分别 达到24.5亿吨和29亿吨,燃煤发电机组将分别增加到5.5 亿千瓦和6.6亿千瓦,全国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将分别达 到3500多万吨和4350多万吨,烟尘、粉尘的产生量也将 大幅增加,这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一次污染物?
• 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已由局地的或区域的污染扩展至全二球次气污染候物变?化
12
颗粒污染物
粉尘,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细小固体粒子,1-200微米之间, 大于10微米的粒子靠重力作用能在较短时间那沉降到地面称 为降尘;小于10微米的粒子能长期在大气中漂浮,成为飘尘。
烟,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粒子的气溶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总 是伴有氧化之类的化学反应,熔融物质挥发后生成的气态物 质冷凝时便生成各种烟尘。0.01-1微米。
• 大气与地表接触,水蒸气、尘埃、微生物及人类 活动产生的有毒物质进入空气层,因此对流层对 人类影响较大,大气污染就是指这一层。
6
平流层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平流层顶高地表约50-60 公里。大气密度低,总质量占大气总质量的5%。
平流层下层,从对流层顶到35-45km,气温几乎不 随高度变化,成为同温层;平流层上层,气温随 高度增加而升高,到平流层顶可接近0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五章 大气质量与大气污染
1
十一五期间大气污染控制目标
• 到2010年使65%以上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二级和 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75-80%以上。
• 改善能源结构 • 治理面源污染,强化对城市二次扬尘的防治,完
善城市环境容量测算方法,实行环境空气质量公 告制度。
2
3
大气污染及其控制的动向
大气污染的种类
和来源?
4
第一节 大气的结构及组成
一、大气结构 大气层是指包围在地球周围,距地球表面约10001400多公里厚度的气体构成。把受地心引力而随 地球旋转的大气层称为大气圈,总质量 6000×1015kg,约占地球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大气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 散层五层。
10
大气的组成
组成(成分) 氮气
干洁空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汽
臭氧
微小尘埃
含量
作用
78% 蛋白质的主要组成成分
21%
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须物质;地表主 要氧化剂
0.03%
1、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2、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1、水的相变产生一系列天气现象,

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2、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大气组成 恒定组分、可变组分和不定组分
5
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 对流层顶的高度在赤道地区约18公里,中纬度地 区约12公里,极地地区约8公里。
• 对流层紧邻地表,其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平均每升高1公里约减少6.5℃,至对流层顶温度 降到极小值。
• 对流层中的对流运动显著,是热量垂直输送的主 要控制因子,云和降水等天气现象就发生在这一 层。
飞灰,指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带走的灰份中分散得较细的粒 子。灰份是含碳物质燃烧后残留的固体渣。
黑烟,由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不包括水蒸气。0.05-1微米。 雾,小液体粒子的悬浮体,<200微米。 总悬浮颗粒物(TSP),大气中粒径小于100微米的所有固体颗
粒。13气Fra bibliotek污染物种类多,但主要有五类:
8
9
二、大气的组成
混合气体(干洁空气)、水汽和悬浮颗粒组成 恒定组分、可变组分和不定组分 恒定组分指N2、O2和Ar。N2占空气体积78.09%、O2占20.95
%、Ar占0.93%.三者总和占空气总体积的99.97%,其余 为氖、氦、氙、氡等稀有气体。 可变组分指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通常CO2含量为0.020.04%,水蒸气含量小于4%。可变组分在空气中的含量随 季节、气象与人类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不定组分指煤烟、尘埃、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等, 它与人类活动直接有关,这些组分达到一定浓度,会给人 类、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 对污染物的关注也不仅局限于常规的一次污染物,越来越关注二次污 染物和一些微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自身也由末端控制为主发展为以清洁生产为中心的 全过程控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逐渐 由控制燃煤污染扩展至机动车污染控制。
大气污染 控制方法?
14
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是大气污染物中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 始物质,如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 化物、碳氢化合物等;
二次污染物则是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 正常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 列的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 不同的新污染物。其毒性一般较一次污染物强。 如光化学烟雾、煤烟型烟雾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