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科技风险报告 - 副本

信息科技风险报告 - 副本

信息科技风险自查报告
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认真贯彻《XX通知》(XX文件)精神,为充分做好重要时期金融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工作,防范信息科技风险,保障计算机系统运行和操作安全,建立和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机制。

对信息科技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我评估及审查。

现将审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架构、制度建设及管理情况
1、信息科技治理组织架构
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全辖应急处置的实施细则,统一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全辖应急处置的管理;负责全辖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组织协调和过程控制成立了信息科技部,加强了信息科技管理。

2、信息科技管理制度建设
(1)安全管理
对安全管理活动中的各类管理内容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南乐县农村信用社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等,并且及时发现缺漏或不足对制度进行修订。

(2)应急处理
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制定中心机房关键基础设施专项应急预案。

二、信息系统的技术措施情况
1、物理和环境建设
(1)机房的物理访问控制:机房实现门禁控制,严防外部人员进入机房擅自操作。

(2)系统密码均由专门人员掌管,计算机终端无人看管时锁定;
(3)机房采用集中监控,监控清晰全面,参数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岗位人员具备管理监控专业素质。

(4)机房供电系统均采用双路UPS供电,线路冗余性好,负载能力强,完全能够满足机房电力需求。

(5)机房空调系统的有效性和冗余性,给排风系统的有效性:机房空调系统安全有效,给排风系统工作正常。

(6)中心机房有配套防盗窃、防雷、防火、防水、防静电、温湿度控制、电磁保护等措施,确保机房正常运转。

2、网络服务连续性、冗余性
1.所有重要通信线路均有备份线路且采用不同运营商,确保网络无断点。

2.网络设备的冗余性:网络设备均有备份。

核心网络设备,核心生产系统设备均采用双机热备,确保关键生产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3.访问线路的带宽完全能够满足各信息系统的带宽需求,无网络拥塞现象。

4. 网络设备管理配置均由专人分管负责,确保合理操作,
保障网络通畅、安全;
3、应用安全
1.业务应用系统的用户授权及鉴别认证措施
业务应用系统用户密码相关业务人员各自保管,通过操作号和密码进行身份鉴别认证。

人员离开时应设置屏幕密码保护或退出到登陆状态。

2. 业务应用系统的用户访问控制
系统软件用户访问实现权限控制,各级人员只能进行权限内操作
三、不足和改进方法
需将管理与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手段
1、从IT风险管理手段来看,部分系统的风险控制不够先进,缺乏专业的风险技术支持,事前预防作用有限,事中控制不够。

缺乏对科技风险的集中审计。

2、从组织上保证信息风险有具体人员来承担责任,强化执行力和合规性。

将日常信息风险管理从传统的检查模式逐步过渡到基于评估、规划、执行和监督全面循环改进的模式。

制订详细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架构,确立信息服务管理与信息风险管理的关系,明确信息风险管理的范围、职责,制订符合信用社实际情况的管理流程,出台可操作性强的安全技术规范,从而有效地防范科技风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