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施工方案编制单位: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编制人:日期:目录1 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 (1)2.2设计概况(参考) (1)2.3施工条件概况 (3)2.3.1地质条件 (3)2.3.2水文条件 (3)2.3.3周边环境条件 (3)3 施工安排 (4)3.1项目管理组织 (4)3.2项目管理目标 (4)3.3各项资源供应方式 (4)3.3.1劳务资源安排一览表 (4)3.3.2工程用大宗物资供应安排一览表 (4)3.3.3大型机械设备采购供应安排一览表 (5)3.3.4施工周转工具采购供应一览表 (5)3.4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工艺流程 (5)3.4.1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5)3.4.2施工顺序的确定 (5)3.4.3 施工工艺流程 (6)3.5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8)4 施工进度计划 (8)5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9)5.1施工准备计划 (9)5.1.1技术准备 (9)5.1.2现场准备 (11)5.2资源配置计划 (12)5.2.1劳动力配置计划 (12)5.2.2工程用原材料计划 (12)5.2.3施工机具配置计划 (12)5.2.4测量设备配置计划 (13)6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3)6.1施工工艺流程 (13)6.2施工方法 (13)6.2.1土方回填 (13)6.2.2 方桩定位 (13)6.2.3 现场放线 (14)6.2.4 桩机就位 (14)6.2.5 方桩起吊,对中和调直 (15)6.2.6 打桩与收锤 (15)6.2.7 接桩 (16)6.2.8 送桩 (17)6.2.9 截桩 (17)6.2.10 方桩验收 (17)6.3质量标准 (18)6.3.1质量目标 (18)6.3.2质量控制措施 (18)6.3.3质量标准 (19)7 各项管理计划 (21)7.1进度管理计划 (21)7.2质量管理 (24)7.3安全管理计划 (27)7.4 环境管理计划 (29)8、应急预案 (3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A版(2016.5.10)施工蓝图,本工程基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桩型为JYFZB-BF-400-XX-b型桩,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2m以上,抗压桩单桩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600KN,抗拔桩单桩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抗拔桩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300KN(A区为1000KN)。
主要控制项:2.2.1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预制须符合山东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L13SG410)的要求。
2.2.2预应力实心方桩附加筋为4米。
2.2.3桩身应满足下列防腐要求:2.2.3.1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水灰比不应大于0.4,抗渗等级不应低于S10,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2.2.3.2桩身混凝土应采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应掺入抗硫酸盐外加剂,阻锈剂(不得采用亚硝酸盐类的阻锈剂),矿物掺合料等,且性能应满足防腐蚀要求,掺入钢筋阻锈剂时,应注意各种外加剂的相互影响。
2.2.3.3桩身混凝土掺入耐腐蚀系数>0.95的外加剂,可选用SY-KS,GN,或CM型多功能抗侵蚀防腐外加剂,掺量根据产品参数确定。
2.2.3.4接桩钢零件应涂刷防腐蚀耐磨涂层或增加刚零件厚度的腐蚀裕量不小于2mm,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2.2.4各区段桩长汇总记录(见表-2.2.4)2.3施工条件概况2.3.1地质条件场区原有地貌形态属滨海浅滩,后经人工改造形成的虾池养殖区,长期海洋养殖,池内淤泥层厚而软稀,上层呈半流动状态。
东南面临海。
现场地进行人工回填整平,地势平坦标高为1.43-4.10m。
通过钻探揭露,场区第四系主要由人工填土层、全新统海相沉积层、全新统陆相洪冲积层、上更新统晚期陆相洪冲积层构成,基岩为白垩系青山群安山岩(K1Q)及王氏群泥质粉砂岩(K2W)。
各岩土层分布按标准层层序自上而下、地质年代由新到老分述如下:第①层素填土第⑥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第⑥1层含淤泥粉细砂第⑦层粉质粘土第⑨层粉细砂第⑪层粉质粘土第⑫层中粗砂第○13层粉质粘土第⑯层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带第⑯1层安山岩强风化带持力层分别为第⑫层中粗砂、第⑯层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带,具体各岩土层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详见地勘报告。
2.3.2水文条件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并结合钻探资料,场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弱承压水,孔隙潜水含水层主要为第①层素填土、第⑥1层含淤泥粉细砂;第⑨层粉细砂、第⑫层中粗砂为弱承压水,弱承压水头2m左右。
地下水位埋深0.20~2.50m。
稳定水位标高0.78~2.86m,平均值1.82 m。
历史最高水位3.3m,近3~5年最高水位3.0m。
根据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青岛中学项目中学部(含国际部)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土、水具有腐蚀性。
场区地下水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对混凝土结构具有腐蚀性。
场区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情况下具有腐蚀性,按长期浸水条件进行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
场区地下水位以上填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强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强腐蚀性。
2.3.3周边环境条件3 施工安排3.4.1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本工程共划分为X个施工区域,分别为X区、X区、X区;施工之前根据桩位平面布置图对所有桩位进行统一编号,桩位编号由建筑物的西北角开始,从左到右,从上而下的顺序编号。
3.4.2施工顺序的确定打桩顺序一般分为:由一侧向单一方向(逐排)进行,自中间向两侧对称进行,自中间向四周进行,由四周向中间进行由两侧向中间进行。
打桩时,由于桩对土体的挤密作用,先打入的桩被后打入的桩水平挤推而造成偏移和变位或被垂直挤拔造成浮桩;而后打入的桩难以达到设计标高或入土深度,造成土体隆起和挤压,截桩过大。
所以,群桩施工时,为了保证质量和进度,防止周围建筑物破坏,打桩前根据桩的密集程度、桩的规格、长短以及桩架移动是否方便等因素来选择正确的打桩顺序。
采用由一侧向单一方向(逐排)进行,打桩推进方向宜逐排改变,以免土朝一个方向挤压,而导致土壤挤压不均匀,对于同一排桩,必要时还可采用间隔跳打的方式。
采用自中间向两侧对称进行或自中间向四周进行,免得生土遭受严重挤压,使桩难于打入,或使先打入的桩受挤压而倾侧。
采用由四周向中间进行,中间部分土壤受到挤压,使桩难于打入。
采用由两侧向中间进行,则中间部分的土层挤压密实,使桩不易打入,并且打中间各桩时,已打的外侧各桩可能受挤压而升起。
因而,当桩距较密时,宜采用自中间向两侧对称进行或自中间向四周进行。
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条件和土石方开挖顺序及对周围高压旋喷桩的影响综合考虑,并征求本方面有施工经验的专家意见,对预制桩打桩顺序安排如下:3.4.3 施工工艺流程说明:预制桩常见施工工艺1、振冲沉桩:主要适用于钢板桩、钢管桩,14米以下的细长混凝土桩;2、射水沉桩:将射水管附在桩身上,用高压水流束将桩尖附近的土体冲松液化,减少土对桩端的阻力,同时水流及土的颗粒沿桩身表面涌出地面,减少土与桩身的摩擦力,使桩借自重(或稍加外露)沉入土中。
在沉至距设计标高1~2m时,应停止射水,拔出射水管,用锤击沉桩至设计深度。
水压与流量根据地质条件、沉桩机具、沉桩深度和射水管直径、数目等因素确定,通常在沉桩施工前经过试桩选定。
3、预钻孔沉桩:适用于在较厚硬土层采用锤击法施打大面积密集桩群,预钻孔孔径可比桩径(或方桩对角线)小50~100mm,深度可根据桩距和土的密实度、渗透性确定,宜为桩长的1/3~1/2。
4、静压沉桩;5、锤击沉桩。
本工程预制桩选用锤击沉桩。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桩机就位→验桩→方桩起吊,对中和调直→打下段桩→接桩→打上段桩→确定是否送桩→记录→截桩→方桩验收沉桩施工工艺流程图计划2016年X月X日开工,2016年X月X日全部竣工,总工期X日历日。
5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5.1施工准备计划5.1.1技术准备桩位布置,尺寸与上部结构是否相符。
现场测量放线使用建设单位提供的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出具的控现场满足三通一平条件,在桩机移动的范围内要清除地面障碍物。
施工前提前根据施工顺序安排好桩堆放位置,方桩要沿着桩机打桩行走路线、运行打桩位置堆放,并尽量布置在打桩机附近的起重工作半径范围内。
堆放场地为换填碎石土后的基底,场地平整、坚实。
桩的重叠数不超过三层,桩叠层堆放时每层之间在统一位置放置枕木衬垫,垫木设置在距两端0.29L处。
5.2资源配置计划依据项目部总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要求和现场施工进度科学合理组织方桩进场,避免因物资问题影响工期。
预制方桩选用省市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有生产资质、产品质量稳定并在高新区备案的专业生产厂家(青岛新世纪预制构件有限公司)生产的优质产品。
该厂家生产能力为每日生产量≥80支,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在方桩制作过程中我方不定期派专人到生产厂家进行过程检查,并按照《高新区建设局关于加强混凝土预制桩质量管理的通知》(青高新建【2014】47号)文件规定做好比对试块。
每批方桩进场时派专人验收,检查其产品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及设计要求所配置等,并由建设单位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桩身强度进行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场,检测数量为同厂家、同规格的桩,每100节作为一个批次检测一次。
方桩的检验结合制作顺序逐根进行,进场验收时应具备下列资料:桩合格证、桩身质量检查报告、各种原材料检验记录、钢筋检验合格报告、混凝土试块报告等。
方桩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表面平整、密实、掉角深度不应超过10mm,局部蜂窝和掉角的缺损面积不超过全部桩表面积的0.5%,并不得过分集中。
桩顶与桩尖处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或掉角。
预制桩必须达到100%强度等级后方可进入现场。
焊条:采用E43型,质量应符合《碳钢焊条》GB/T5117的规定。
6.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定位→桩机就位→验桩→方桩起吊,对中和调直→打下段桩→接桩→打上段桩→确定是否送桩→记录→截桩→方桩验收6.2施工方法6.2.1土方回填依据施工图纸标高要求,进行土方回填施工,掌控回填土顶标高。
6.2.2 方桩定位首先检查总平面图和桩位平面图比例是否一致,确认两者比例一致后,将设计方提供的共9个区域桩位CAD版平面图,利用轴线交点确定落图位置、另辅以总平面图上已知轴线核对,将桩位图对应在总平面图中,以确定桩位坐标。
具体方法如下:A(一)区根据1-1和1-V轴线交点坐标x=124028.907,y=226128. 845和两条轴线方位确定桩位是否准确。
A(二)区根据1-1和1-A轴线交点坐标x=123900.527,y=226139.235。
1-13和1-A轴线交点坐标x=123908.368,y=226236.118两个坐标点确定桩位是否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