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机电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4)PLC的编程方法;
8. 直流调速系统(6学时/课内)
(1)机电传动自动调速系统的组成;
(2)生产机械对调速系统提出的调速技术指标要求;
(3)晶闸管的基本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的含义;
(4)几种单相和三相基本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不同性质负载下的特点;
(5)单闭环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机械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5)过渡过程产生的原因和研究过渡过程的实际意义;机电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以及缩短过渡过程的方法。
3.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6学时/课内)
(1)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转矩方程式、电势方程式和电压平衡方程式;
(2)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特别是人为机械特性;
(3)直流电动机启动、调速和制动的各种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机电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2023010
课程名称
机电控制技术
Mechatroniccontrol technology
课程性质
机电控制技术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机械类专业必修主干课程。
学分/学时
2.5学分/ 40学时
开课学期
三(3)
开课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教学语言
(4)用机械特性的四个象限来分析直流电动机的运行状态;
(5)根据他励直流电动机的铭牌技术数据,确定电动机相关数据。
4. 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6学时/课内)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旋转磁场的产生;
(2)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机械特性,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及制动的各种方法、特点与应用;
(6)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调速原理、特点及适用场所;
9. 交流调速系统(2学时/课内)
(1)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方法;
(2)变频调速系统的分类,脉宽调制型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调速特性及应用范围;
10. 位置控制系统(2学时/课内)
(1)位置控制系统的概况、基本要求、特点和系统组成;
直流电机运行特性分析
交流电机运行特性分析
常用电器控制电路
PLC基本应用
直流调速
交流变频调速
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以课堂教学、课外作业、综合讨论、网络以及授课教师的科研项目于积累等共同实施。通过授课与讨论、实验等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系统分析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课程的教学将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制作丰富多彩的教学和辅导材料,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本课程注重教与学过程,采用每周作业、单元测验、工程实例练习与讨论等多种形式综合考核。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机电控制技术课程主要介绍机电控制技术相关概念、机电系统动力学特性、常用电机原理及其特性、电器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基本原理及其设计、交直流调速控制工作原理及其特性、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方法等内容的课程。理论教学课时40学时,实验16学时,其中:
1. 机电控制概述(1学时/课内)
3)掌握常用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特性,熟悉机电系统中负载特性分析,负载与电机特性的匹配,及其根据控制对象分析、计算、设计机电系统的一般方法。[(1)(2)(4) (5) (6)]
4)掌握机电控制系统主流控制技术和方法,熟悉机电控制技术相关控制软件、设计工具、常见电路以及发展前沿,具备一般机电控制系统的初步设计能力。[(1)(2) (3) (4) (5) (6)]
课程能力培养
(相对专业能力以方括号表示)
1)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及其组成原理,掌握机电系统中机与电有机结合的机理,了解机电控制系统发展过程和前沿技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1)(2)(6)]
2)掌握机电控制系统建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具备对系统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的能力。[(1)(2)(4) (5) (6)]
(1)常用开关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作用、特点、应用场所和表示符号;
(2)电器控制电路设计规范;
(3)电器控制电路中的基本控制环节和常用自动控制方法。
7.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技术及应用(6学时/课内)
(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掌握PLC基本工作原理;
(2)PLC内部等效继电器概念;
(3)PLC的指令系统及梯形图概念;
(1)机电控制技术的目的和任务。
(2)机电控制技术及系统的发展概况
2. 机电传动系统力学基础(2学时/课内)
(1)机电传动系统的运行方程式,并学会用它来分析与判别机电传动系统的运行状态;
(2)多轴拖动系统的等效折算,折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几种典型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n=f(TL);
(4)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分析与判别系统的稳定平衡点。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10%
单元测验10%
期末考试80%
计算机使用
控制程序均在计算机上通过相关的软件平台进行设计编写、调试、运行监控、参数测量,通过网络检索收集有关控制器的应用资料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16学时)与课程同步进行,实验内容与课程相衔接。详见《机电控制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课程类)》。
专业能力培养
演示文稿、讲解、作业、试卷均采用中文,术语采用中英文对照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
后续课程

教材及参考书
郁建平.机电控制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0
郁建平.机电综合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课程简介
机电控制是现代机电系统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机电控制技术是机械工程核心技术之一。本课程以电机为主导,以控制为线索,了解机电控制技术的一般知识,掌握其工作原理、特性、应用方法,了解最新控制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机电工程技术中电控技术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4)用机械特性的四个象限来分析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状态;
(5)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启动方法;
5. 控制电机(2学时/课内)
(1)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一些常用控制电机;
(2)常见控制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运行特性及特点;
(3)常见控制电机的应用场所,正确选用和使用电机。
6. 电器控制技术(5学时/课内)
制定人及时间
郁建平,2015年5月25日
(2)步进电动机位置控制系统的的组成、基本原理及其硬、软件的实现方法;
(3)步进电动机不同类型的驱动电路及其特点;
11. 课程知识综合应用工程案例分析 (2学时/课内)
利用本课程学习内容,结合一个工程实例,通过分析、计算、设计等过程,介绍利用课程知识实施一个工程的过程。
12. 实验(16学时/实验课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