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1、课程性质和任务管理会计是现代西方国家把“管理”与“会计”这两个主题巧妙地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交叉科学。

是现代会计科学的一个新发展。

管理会计学科的建立具有强烈的目的性,是通过规划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为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

本课程规范名称为“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审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并能熟练应用其理论与方法进行预测分析、决策分析,编制预算、进行规划与控制以及对责任中心及整个企业的业绩进行考核评价。

此外对管理会计学科的新思路、新发展也要有简单的了解。

2、教学及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结合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本课程为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的统考课,采用闭卷方式考核考核要求,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论文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总分为100分,平时考核占总分30%;期末考试占总分70%。

总成绩60分为及格。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分。

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包括出勤、平时布置作业等。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1、教学内容与要求第1章总论重点与难点: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对管理会计的定义以及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等有一个总括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管理会计学的本质和内涵,对管理会计学科体系及其内容有一个总括的认识,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预计课时:4课时第一节管理会计的概念一、国外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定义的论述二、国内学者对管理会计定义的论述三、管理会计的定义第二节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简要回顾一、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二、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三、以重视环境适应性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阶段第三节管理会计的内容一、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二、管理会计的对象三、管理会计的目标四、管理会计的职能五、实现职能应完成的管理会计工作六、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七、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第四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第2章成本性态分析重点与难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概念、构成内容、特征及其类型,重点掌握高低点法和回归直线法的应用技巧;熟悉成本性态和相关范围概念及其意义;了解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各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的特征及其适用范围;一般了解管理会计的成本概念及其主要分类标志、各种成本分类的意义。

预计课时:6课时第一节成本的含义及分类一、成本的含义二、成本的分类第二节成本性态分析一、成本性态的含义二、固定成本三、、变动成本四、混合成本五、相关范围第三节混合成本的分解一、历史资料分析法二、账户分析法三、技术测定法第3章变动成本法重点与难点: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和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熟练掌握与运用利润差额简算法;充分理解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含义及变动规律;熟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一般了解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预计课时:8课时第一节变动成本法概述一、变动成本法的含义二、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第二节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一、应用前提不同二、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构成不同三、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的构成不同四、销售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同五、损益确定程序不同六、分期营业利润可能不同第三节变动成本法的评价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点二、变动成本法的缺点三、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第4章本量利分析重点与难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明确本量利分析的概念、前提条件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保本点、保利点和保净利点有关公式及其应用,掌握多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的综合边际贡献率法;熟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及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评价指标,了解几种主要的本量利分析图的特点。

预计课时:10课时第一节本量利分析概述一、含义二、基本假设三、基本关系式四、边际贡献及相关指标第二节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一、保本分析的含义二、保本点的确定三、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第三节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一、保利分析的含义二、保利点的确定三、保净利点的确定四、保利分析的其他公式第四节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一、综合边际贡献率法二、联合单位法三、主要产品法四、分算法第五节其他问题五、相关因素的变动对各指标的影响六、利润的敏感性分析第5章预测分析重点与难点:本章是管理会计学的规划与决策会计研究的内容之一。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预测分析的概念、特点、基本程序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定性和定量两类预测分析方法的特征;熟练掌握平滑指数法和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的应用技巧;重点掌握目标利润的预测方法;熟悉成本预测和资金需用量预测的主要方法。

预计课时:12课时第一节预测分析概述一、预测分析的定义二、预测分析的内容三、预测分析的步骤四、预测分析的方法第二节销售预测一、销售预测的意义二、判断分析法的种类及应用三、趋势外推法的种类及应用四、因果预测法的种类及应用五、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原理第三节利润预测一、目标利润的预测分析二、利润敏感性分析的应用三、经营杠杆系数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第四节成本预测和资金需求量预测一、成本预测二、资金需要量的预测--销售百分比法第6章短期经营决策重点与难点:本章是管理会计学的规划与决策会计的内容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决策分析的概念、原则和程序的基础上,明确短期经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学会应用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的判断标准对其进行区分,熟练掌握差别损益分析法、相关损益分析法和成本无差别点法在生产经营决策分析中的应用技巧;重点掌握不同生产经营决策方案条件下的增量成本、机会成本和专属成本的内容与计量方法;掌握成本加成定价法和利润无差别点法在定价决策中的应用;熟悉定价策略。

预计课时:12课时第一节决策分析概述一、决策分析的含义二、决策分析的特点三、决策分析的原则四、决策分析的程序五、决策分析的分类第二节短期经营决策的相关概念一、短期经营决策的概念二、短期经营决策的基本假设三、短期经营决策中应考虑的收入成本概念第三节生产决策一、生产经营决策中的常用方法二、生产决策方法的具体应用第四节定价决策一、定价决策的意义二、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三、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四、以特殊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五、定价策略第7章全面预算重点与难点:本章是管理会计学的规划与决策会计的内容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理解全面预算的涵义、编制的原则和编制的一般程序,掌握全面预算的体系和编制方法。

掌握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预算编制方法的特点、作用和具体内容。

预计课时:6课时第一节预算理论概述一、预算的含义和作用二、预算的分类及全面预算体系三、预算工作组织第二节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和程序一、固定预算方法与弹性预算方法二、增量预算方法与零基预算方法三、定期预算方法与滚动预算方法四、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第三节全面预算的编制一、企业年度预算目标与目标利润预算二、主要预算的编制第8章标准成本控制系统重点与难点:本章是管理会计学的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的内容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标准成本的概念、标准成本控制的构成内容,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重点掌握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熟悉标准成本的帐务处理方法;了解成本控制的含义和分类。

预计课时:6课时第一节标准成本控制概述一、标准成本控制的概念二、标准成本的概念和分类第二节标准成本的制定一、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三、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第三节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一、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第四节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一、直接处理法二、递延法第9章责任会计重点与难点:本章是管理会计学的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的内容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责任会计的基本理论以及对责任中心进行绩效考评以及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

预计课时:6课时第一节责任会计概述一、责任会计的定义二、责任会计的工作流程第二节责任中心及其考核一、成本中心二、利润中心三、投资中心第三节内部结算价格一、内部结算价格的定义二、内部结算价格的作用三、内部结算价格的类型四、内部结算方式2、课时分配表课时分配表三、附录1、教材《管理会计》,汪宇翰于北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参考书目《管理会计》,余绪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管理会计》,侯晓红,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企业财务管理咨询与诊断》,李雪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管理会计》,张玉英,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管理会计》,潘飞,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管理会计》,吴大军、牛彦秀等,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管理会计原理与个案》,杨文安,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管理会计习题与案例》,李湘志,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