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mbedded Systems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公共学位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必修环节等等)总学时: 30 讲课学时: 20 实验(或上机)学时:10
学分: 1.5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开课单位:计算机系
任课教师及职称: (要求有两名副教授职称及以上的教师)
狄巨星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教学目的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随着后PC时代的到来,以高速度、高可靠、低功耗为特征的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嵌入式系统设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ARM 体系结构特点、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般原理及方法、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
2.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及设计方法;
2.掌握ARM的微处理器结构和指令系统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网络技术;
3.掌握以S3C44B0x系列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硬件资源、指令系统,并以它为核心,能够进行实际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4.通过实例学习,重点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开发。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讲授、上机实验及学生作报告相结合。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以学生最后所做报告为主,报告、作业及实验各占一定比例。
作业、实验等为平时成绩。
学生根据教师讲课的内容,每人写一篇有关嵌入式方面的论文,利用最后四个学时时间,在课堂上做报告,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报告内容考核给出考核成绩,考核成绩和平时成绩结合为此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五、课程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与参考书:《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教程》(第2版),田泽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年。
参考文献: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例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王田苗著。
《ARM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北航出版社马忠梅等著。
《嵌入式技术与系统-Intel XScale 结构与开发》北航出版社陈章龙等著。
六、预修课程
单片机、数字电路、模拟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嵌入式微处理器结构、汇编语言、C/C++、数据结构和算法、操作系统。
七、适用专业)
计算机应用专业。
八、说明
(1)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嵌入式系统设计是一门以“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C 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等课程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学习过程中,要运用许多上述课程的基本知识,例如处理器结构、指令系统、操作系统等。
(2)其他专业运用此大纲的意见
本大纲适用于计算机应用的嵌入式系统课程,不适合其它电气信息类专业。
大纲修订人:赵建光修订日期:2012年9月27日
大纲审定人:审定日期:2012年月日
注:(1)页面设置为纸型:A4;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cm。
(2)标题、正文的字体及字号严格按照样本要求;标点符号要在全角状态下录入。
(3)正文行间距设为固定值18磅。
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