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三年中专)《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护理系0—七年八月《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一、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基础护理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
从概念、程序、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通过对知识、技术程序和经验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注重教学的整体优化,重点培养学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基础护理工作作为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贯穿于满足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始终,是临床专业课程的先导。
为临床专科护理奠定基础。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临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二、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试验研究方法、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熟悉近护理学学发展的新动向,并能解答和分析理论上和实践上遇到的护理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总学时146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82学时。
四、选用教材和参考书(1)《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第1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第2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3)《基础护理学》:李晓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第5版,全国医学高等医药“十二五”规划教材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1.与前修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人文课程等,前修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为临床专科护理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使护生在学习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时能利用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专科护理技术对各专科患者实施针对个案特点的整体护理,是连接岗位通用能力和专科护理能力的桥梁。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本课程宜利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课外习题和答疑相配合的教学方法。
随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增加和补充视听资料。
成绩考核应以笔试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实验,作业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实训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手册。
运用多元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能力为引导学生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学习,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按职业岗位标准改过去单一理论考试的模式为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并重的考试模式,即结合实验报告书写、每次实践课的随机回示与考试、期末实践技能考试与理论考试成绩。
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形成较完善的护理学基础操作规程与评分标准体系。
同时,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提高对病人的评估、与病人沟通、对病人关心和关注病人安全方面的分值,从技能知识、技能操作、态度、沟通等方面考核学生,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大纲正文: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第一节护理学的发展史. 、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二、. 中国护理学发展历程三、中国护理学发展趋势第二节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及工作方式、. 护理学的任务二、. 护理学的范畴三、护理工作方式重点和难点】重点:护理学的任务难点:护理工作方式教学要求】1、了解护理学发展史;2、熟悉护理学的任务;3、掌握护理工作方式。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导入: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二章护士的素质与角色教学内容】第一节护士的素质、素质的概念第三节 关于环境的概念 二、护士素质的内容 第二节护士的角色 一、角色的概念 二、护士角色的功能 重点和难点】 重点:护士素质的内容 难点:护士角色的功能 教学要求】1 、掌握护士素质的概念;2 、掌握护士素质的内容。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导入: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三章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关于人的概念 一、人是统一的整体 . 二、人有基本需求 三. 、人的成长与发展 第二节 关于健康的概念、健康的概念 二、健康 - 疾病轴一. 、人的内环境 二、人的外环境 三、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第四节 关于护理的概念、护理的概念二、护理的内涵.重点和难点】重点:健康的定义;影响健康的因素难点; 护理与健康的关系教学要求】1、了解关于人的概念,关于健康的概念,关于环境的概念;2、熟悉疾病的概念;3、掌握影响健康的因素;4、掌握健康的定义。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导入: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四章护理相关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系统理论、系统的概念与分类系统的基本属性系统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需要的概述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与护理第三节压力与适应理论压力的概述压力的应对适应的概述四、压力与适应五、压力与适应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重点:需要层次理论难点:系统理论教学要求】1 、了解系统理论2 、理解压力与适应理论3、掌握需要层次理论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导入: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五章护理程序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护理程序的概念二、护理程序的发展背景三、护理程序的意义第二节护理程序的步骤、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三、护理计划四、实施五、评价重点和难点】重点:护理程序的定义;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难点:护理诊断的排列顺序;评判性思维在护理程序中的应用教学要求】1 、了解护理程序的发展背景;2 、熟悉护理程序的意义;掌握护理程序的概念,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评价。
3、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以案例导入,启发性讲授和情景模拟教学为主,医院见习医院的布局与设置,指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利用角色扮演法等进行项目实训。
第六章护理安全与防护教学内容】第一节护理安全与防护一、护理安全的相关概念及意义二、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三、护理安全的控制第二节护理职业防护、护理职业防护的相关概念及意义二、职业损伤危险因素三、常见护理职业损伤及防护措施重点和难点】重点: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难点: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教学要求】1、熟悉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概述;2、熟悉护理职业防护概述;3、掌握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4、掌握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5、职业损伤危险因素;6、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以案例导入,启发性讲授和情景模拟教学为主,医院见习医院的布局与设置,指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利用角色扮演法等进行项目实训。
第七章医院和住院环境教学内容】第一节医院、医院的性质与任务二、医院的种类三、医院的组织结构第二节门诊部一、门诊二、急诊第三节病区、病区的设置及布局二、病区环境管理三、病床单位四、铺床法重点和难点】重点:门诊、急诊和病区的护理工作内容;医院的物理环境的管理要求;医院的类型与分级。
教学要求】1.掌握门诊、急诊和病区的护理工作内容;2.掌握医院的性质与功能;医院的分类与分级。
3.熟悉医院门诊、急诊及病区的设置与布局。
4.正确完成门诊、急诊和病区护士的工作职责。
5.操作严谨细致,一丝不苟。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以案例导入,启发性讲授和情景模拟教学为主,医院见习医院的布局与设置,指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利用角色扮演法等进行项目实训。
第八章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教学内容】第一节入院护理一、入院程序二、患者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工作三、分级护理第二节出院护理、出院前护理二、出院时的护理三、出院后的护理第三节运送病人的护理技术、轮椅运送法二、平车运送法三、担架运送法重点与难点】重点:病人入院和出院的程序;运送患者时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难点:护理工作中的力学原理;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的操作程序。
教学要求】1.掌握分级护理的护理内容与适用对象;运送患者时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2.熟悉入院及出院程序;患者入病区后初步护理的内容。
3.熟悉分级护理的适应范围4.能够借助轮椅与平车运送患者入院和出院。
5.能应用力学原理进行各种铺床法。
6.能正确处理各种入出院时的护理、医疗文件。
7.关爱患者,有效进行人文关怀。
8.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导入法, 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九章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教学内容】第一节临床常用卧位一、卧位的概念二、卧位的种类第二节协助病人更换卧位、协助病人翻身侧卧二、协助病人移向床头第三节保护具的种类及应用、保护具的种类二、保护具的应用重点与难点】重点:常用卧位姿势和适用范围;卧位的变换。
难点:去枕仰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端坐卧位的姿势要点、适应范围和临床意义。
教学要求】1.能说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三种卧位的特点。
2.掌握帮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3.掌握各种常用卧位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4.熟悉安置和更换各种卧位的作用;各种保护具的用途。
5.熟悉医院常见的不安全性损伤及预防6.能正确的根据患者的病情安置下列卧位:去枕仰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侧卧位、端坐位,并说明理由。
7.能正确帮助不能活动的患者更换卧位。
8.具有为不同患者选择合适卧位和翻身的能力。
9.能正确使用保护具,并阐述其注意事项。
10.视每一位患者为自己的亲人,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11.能正确运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导入法;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十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教学内容】第一节医院感染一、概述二、医院感染的形式三、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第二节清洁、消毒、灭菌、概述二、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第三节无菌技术一、概念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第四节隔离技术、隔离的基本知识二、隔离原则三、隔离种类及措施四、隔离技术第五节消毒供应室一、消毒供应室的设置及布局二、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内容三、常用物品的保养重点与难点】重点:清洁、消毒、灭菌概念;煮沸消毒、压力蒸汽灭菌法的注意事项;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隔离概念和隔离技术操作方法。
难点: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穿脱隔离衣操作法。
教学要求】1.解释概念: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无菌区、无菌物品、非无菌区。
2.熟悉医院感染的形成、类型及管理措施;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法的原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常用的隔离种类及隔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