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区地质与地貌概况
岩浆岩的特点
①侵入岩无层理现象,具块状构造。喷出岩多具气孔、杏仁、流纹等构 造。这些构造是其区别于其他岩石的重要特征。
②矿物较复杂,既有稳定的矿物,如石英、长石,又有在地表条件下不 稳定的矿物,如橄榄石、辉石、黑云母。
③矿物颗粒不具磨圆度,具有特定的晶形。在深成岩中,全晶质结构, 矿物颗粒之间为直接接触,没有象“胶结物”之类的物质。在喷出岩中, 具斑状、似斑状结构,斑晶常保存矿物自身的形态(棱角明显),完全不同 于沉积岩的碎屑颗粒;基质为隐晶质、显晶质或非晶质,其成份与斑晶 基本相同。 ④侵入沉积岩中的浅成岩,在产状上可与沉积岩一致或不一致。当不一 致时,如岩墙,浅成岩很易鉴别出来。当一致时,如岩床、岩盘等,可 根据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加以区分。 ⑤岩浆岩中不含生物化石。
常含有生物化石或遗迹化石。 地貌上,沉积岩出露地区常由陡壁和缓坡构成,并相间出现,沿层面方 向形成缓坡。 碎屑沉积岩物质成分可分为碎屑颗粒和胶结物两部分。碎屑颗粒常是一 些较稳定的矿物,如石英、长石、白云母等,或岩石碎屑,一般都具有 一定的磨圆度。胶结物很细,充填于颗粒之间,肉眼不见,其成分不同 于碎屑颗粒,主要有铁质、钙质、硅质、泥质等。化学沉积岩通常颜色 较深,无碎屑结构,见不到矿物颗粒,致密块状构造。
典型的碎屑结构、 粒状、斑状、鳞片 化学结构和生物 状等各种变晶结构 结构
各种层理构造:水 平层理、斜层理、 交错层理,常含生 物化石 大部分具片理构造: 片麻状、片状、千枚 状、板状等,部分为 块状构造
构 造
三大岩类转化
实习区的主要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为构造运动的产物,是指承受构造运动的岩层或 岩石,在构造运动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或变位的形迹, 包括: 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节理、 断层) 地质构造对土壤的形成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具节理可 以加速风化。
•岩石类型及其性质对土壤的影响很大,因而野外认识常见的三大类岩 石很重要。
沉积岩 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竹叶状灰岩、白云岩; 岩浆岩 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闪长 玢岩、火山碎屑岩、正长岩、玄武岩、辉绿岩等。 变质岩 区域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 石英岩等。
大理岩
为热接触变质岩,白色。 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 由石灰岩变质而成。粒 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易被水溶蚀。
石英岩
为热接触变质岩。灰色, 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 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 造,由于石英的硬度大, 因而石英岩很难风化。 其发育形成的土壤,砂 性强,贫瘠。
三大岩类的特征比较
野外鉴定三大岩类的基本方法步骤
①观察岩石的总体外貌特征(构造),初步鉴别 属于三大岩中哪类;
②借助放大镜、小刀,观察岩石的物质成分(矿 物、碎屑物、胶结物);
③根据岩石的结构特征定出次一级岩石类型; ④根据岩石的产出状态定出岩石的大体名称。
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表层地质作用过程中,经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 石,主要分布于地表或近地表,占地表出露的三大岩类的75%, 是地表最常见的岩石。
鲕粒灰岩显微照片(x20)
页岩
为粘土岩,浅黄色,泥 质结构,页理构造,主 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含 有鱼化石。很难进一步 发生化学风化,页岩很 易机械破碎成页岩碎片, 其风化后形成的土壤肥 力一般较低。
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或熔浆冷凝结晶或由火山碎屑颗粒堆积而成 的岩石。 野外鉴定岩浆岩时,应先观察其色率,岩石颜色的深浅是暗 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相对含量的反映。 岩石颜色的深浅就可大致确定岩石的属性,即是酸性岩、 中性岩、基性岩还是超基性岩。 在鉴定矿物成分和含量时,一般先是铁镁质矿物,后为 长英质矿物。观察长英质矿物的顺序是先石英及其含量,然 后是长石的有无和钾长石、斜长石的相对含量。对矿物成分 进行描述,应先描述斑晶,后描述基质,并估算它们的百分 含量。
岩性 是指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由于它们形成 的环境与过程不相同,所表现出它们各自在矿物 成分、结构和构造方面不同的特性。 地质条件 通常主要包括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实习区主要地层
显生宇比较重要,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寒武系(∈)、奥 陶系(0)、志留系(S)、泥盆系(D)、石炭系(C)、二 叠系(P)、三叠系(T)、侏罗系(J)、 白垩系(K)、第三 系、第四系(Q),其中第四系(Q)是最新的地层,与人 类关系最为密切, 形成的地层为第四系
变质岩
由原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因而在成分及结构、构造方面都比较 复杂。 变质岩具以下几个特点: ①具有一些特征构造,如板状构造、片状构造、片理构造等, 矿物常具定向排列。 ②具有一些特殊的变质矿物,如绢云母、红柱石、石榴子石等。 ③不同类型的变质岩在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接触变质岩 分布于岩浆岩与围岩的接触带上;动力变质岩沿断裂带分 布;区域变质岩大面积分布,与大地构造单元的类型相关
实习区地质与地貌概况
主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
王数 2010.8
一、基本概念
地层 具有一定年代并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属性的岩层 地层层序律 地层具时代观念,有新老之分,正常情况下“下 老上新” 地质年代表 一定的地质年代形成一定的地层。通过对世界各 地的地层进行系统划分对比,建立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
⑥在地貌上,如果没有构造的影响,它常形成波状起伏的地形,而不会 出现象沉积岩地区的陡壁和缓坡相间排列的现象。
花岗岩
为酸性深成岩,其矿物 成分复杂,是最常见的 深成岩。主要矿物为石 英、钾长石、酸性斜长 石,其中钾长石多于斜 长石;灰白色,粗粒等 粒结构,块状构造, 在物理风化为主时,其 中的石英、长石崩解为 散碎的砂粒;在湿热条 件下,化学风化强烈, 其中石英保留为粗的砂 粒,长石则高岭石化成 粘土,形成砂中带粘的 风化物。
岩 类特征 形成的地 质作用 岩石分类 分布最多 的岩石 矿物成分
岩 浆 岩 (火成岩)
岩浆作用
沉 积 岩 (水成岩)
变 质 岩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类型 1 触变质岩 2 域变质岩 3 合变质岩 4 力变质岩
外力地质作用
物质来源 1 土岩类 2 屑岩类 3 化学岩及生物化 学岩类
按SiO2含量分类
超基性岩SiO2<45% 基性岩:45~50% 中性岩:52~65% 酸性岩SiO2>65%
于柳江向斜两翼。
区内普遍缺失奥陶系上统(O3)、志留系(S)、泥盆系(D)、石炭系下统 (C1)地层,缺失三叠系(T) 、白垩系(K)和第三系地层;
第四系(Q)松散堆积物沿现代河谷及盆地分布;
山西地区地层
地层出露与缺失和秦皇岛地区类似,属于华北地层分区。 山西的含煤地层,主要是石炭系(C)和二叠系(P)地层,以 及侏罗系(J)地层,包括侏罗系大同组(Jd),上石炭统 太原组(C3t)和下二叠统山西组(P1s)及中石炭统本溪组 (C2b)地层。 大同市含煤地层以为侏罗系大同组为主, 达540 km2;
竹叶状灰岩显微照片(x20)
实习区柳江盆地竹叶状灰岩
鲕粒灰岩
碳酸盐岩,具鲕粒(鱼子) 结构,主要由<2mm的鲕粒 和亮晶方解石胶结物组成, 鲕粒成分为方解石,形状为 圆状或椭圆状。
易发生化学风化作用。 形成于温暖和强烈搅动的浅 水中,这种环境下海水中的 CaCO3 能够达到过饱和,而 且有充分的碎屑物质供应, 使CaCO3 能以碎屑为核心逐 次沉淀并形成同心圆结构。
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 指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排列状况。产状 要素包括岩层走向、倾向、倾角 走向:2个,0-360° 倾向:1个,0-360° 倾角:1个,0-90° 野外记录形式为:150∠30
地质构造
褶皱构造 层状岩石被挤压形成的一系列波状弯曲(称为褶 曲)而未失去其连续完整的构造。褶曲的基本类型有背 斜和向斜; 断裂构造 节理 岩层断裂后,破裂面两侧岩块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称 为节理。节理即为岩石中的裂缝。 断层 断层或岩体受力被破坏后,破裂面两侧的岩块发生明 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叫断层。
沉积岩特征
明显的层理构造,是一层层叠置在一起的。它与岩浆岩的块状构造、变 质岩的片状构造有很大的差别。是野外鉴定沉积岩的主要标志。
沿垂直层理方向,物质成分常有规律地变化,相同的物质组分有时会相 间出现,组成多个沉积韵律。常发育一些沉积构造,如交错层理、 水平层理等,以及一些层面构造,如雨痕、龟裂、波痕等。
宙
代 纪
宇
界 系
世
统
此外还有较小的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
地质年代和地层
地质年代表中显生宇比较重要,地层由 老到新依次为:寒武系(∈Cambrian)、奥陶系 (Ordovician)、志留系(Silurian)、泥盆系 (Devonian)、石炭系(Carboniferrous)、二 叠系(Permian)、三叠系(Triassic)、侏罗系 (Jurassic)、 白垩系(K Cretaceous)、第三 系 (Tertiary)、第四系(Quaternary)。 其中第四系(Q)是最新的地层,与人类 关系最为密切。
北京的地质构造
褶皱带 小汤山—靠山集褶皱带 斜河涧—颐和园褶皱构造带 包括:灰峪向斜、香山背斜、 八大处背斜、海淀隐伏背斜 断裂构造 深断裂:规模大,切割深,延伸几百公里。有6条: 南口—平谷—山海关深断裂 涿县—丰台—怀柔—白马关深断裂 黑峪口—居庸关—良乡西深断裂 丰宁—怀柔—采育深断裂
燕山大学附近的伟晶花岗岩岩脉
玄武岩
基性喷出岩,玄武岩在地壳 中分布极广。 有的厚层玄武岩中还有十分 发育的柱状节理。 气孔状玄武岩由于暗色矿物 较多,为灰黑色,斑状结构, 气孔构造;斑晶成分主要为 橄榄石、辉石,基质隐晶质, 为辉石、基性斜长石。
气孔状玄武岩
山西大同的气孔状玄武岩
石门寨柳江盆地石灰岩中侵入的辉绿岩岩脉 (色深者)
花岗石、玄武岩、 安山岩、流纹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