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程度结构面发育程度主要结构面的结合程度主要结构面类型相 应 结 构类 型
组数
平均间距m
完
1~2>1
结合好或结
裂隙、
整体状或巨厚层状结构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坚硬程度
坚硬岩
较硬岩较软岩软 岩
极软
岩
饱和单轴抗
压强度 MPa
f r >6060≥f r >3030≥f r >1515≥f r >5
f r <5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坚硬程
度等级
定 性 鉴 定
代 表 性 岩 石
硬 质 岩坚硬岩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
未风化~微风化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岩、硅质石灰岩等。
较硬岩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
1、微风化的坚硬岩石;
2、未风化的大理岩、板岩、石灰岩、白云岩、钙质砂岩等。
软 质 岩
较软岩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轻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
1、中风化~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
2、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枚岩、泥灰岩、砂质泥岩等。
软岩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浸水后手可捏碎,辧开。
1、;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
2、中风化~强风化的较软岩;
3、未风化~微风化的页岩、泥岩、泥质砂岩等。
极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浸水后手可捏成团。
1、全风化的各种岩石;
2、各种半成岩。
整合一般层面
较完整1~2>1结合好或结
合一般
裂隙、
层面
块状或厚层状结
构
2~31~0.4结合差块状结构
较破碎2~31~0.4结合差裂隙、
层面、
小断层
裂隙块状或中厚
层状结构
≥30.4~0.2结合好镶嵌碎裂结构
结合一般中、薄层状结构
破碎≥30.4~0.2结合好或结
合一般
各种类
型结构
面
裂隙块状结构≤0.2结合差碎裂状结构
极破
碎
无序结合很差散体状结构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
平均间距为主要结构面(1~2组)间距的平均值。
岩体完整程度分类
完整程度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完整性指
标
>0.750.75~0.550.55~0.350.35~0.15<0.15
注: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度与岩块压缩波速度之比的平方。
f干/f湿<0.75为软化岩石。
岩石质量按RQD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5~90%;较差的RQD=50~75%;差的RQD=25~50%;极差的RQD<0.25%。
岩层厚度划分:巨厚层h>1m;厚层1≥h>0.5;0.5≥h>0.1;
h≤0.1。
岩体结构类型划分
岩体结构类型岩体地
质类型
结构体
性状
结构面发育情况岩土工程特
征
可能发生的
岩土工程问
题
整体状结构巨块状岩浆
岩和变质
岩,巨厚层
沉积岩
巨块状以层面和原生或构造
节理为主,多闭合,
间距大于1.5m,一般
为1~2组,无危险结
岩体稳定,可视
为均质各向同性
弹性体
局部滑动或
V p (m/s )R 石(MPa )静弹模(GPa )1500 1.60.032~0.05332000 4.00.080~0.133325009.60.192~0.3203000
18.5
0.370~0.6167
构。
坍塌,深埋洞室的岩爆
块状结构
厚层状沉积岩,块状岩浆岩和变质
岩块状柱状
有少量贯穿性节理裂隙,结构面间距0.7~1.5m ,一般为2~3组,有少量分离体结构面互相牵制,岩体基本稳定,接近弹性各向同性体层状结构多韵律薄层、中厚层状沉积岩,副变质岩层状板状
有层理、片理、节理,常有层间错动
变形和强度受层面控制,为各向异性弹性体,稳定性较差可沿结构面滑塌,软岩可参生塑性变形
碎裂状结构
构造影响严重的破碎岩
层
碎块状
断层、节理、片理层理发育,结构面间距0.25~0.5m ,一般3组以上,有许多分离体整体强度很低,并受软弱结构面控制,呈弹塑性体,稳定性很
差。
易发生规模较大岩体失稳,地下水加剧失稳。
散体状结构
断层破碎带、强风化及全风化带
碎屑状
构造和风化裂隙密集,结构面错综复杂,多充填粘性土,形成无序小块和碎屑
完整性受极大破坏,稳定性极差,接近松散体
介质
岩体质量基本分类
完整
程度坚硬
程度
完 整 较完整 较破碎 破 碎 极破
碎
坚硬岩A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较硬岩B ⅡB ⅢB ⅣB ⅣB ⅤB 较软岩C ⅢC ⅣC ⅣC ⅤC ⅤC 软 岩D ⅣD ⅣD ⅤD ⅤD ⅤD 极软岩E
ⅤE
ⅤE
ⅤE
ⅤE
ⅤE
350030.60.6120~1.020
400046 1.53~2.30
450064.6 2.15~3.23
500085 5.6667
5800128.2
岩石纵波速度V p与抗压强度R石对应关系
岩体质量分类及承载力表
岩质分类代
号
完整系数及代号v p(m/s)R w
(MPa)
﹝Ó﹞
(MPa)
类亚类Ⅰ
k v>0.55
Ⅱ
0.55~0.3
Ⅲ
<0.3
硬质岩坚
硬
A AⅠ>4500>60>10.8~16
中
硬
B BⅠAⅡ4500~350060~3010.8~5,
16~7.5
软质岩较
软
C CⅠBⅡAⅢ3500~285030~155~2.5,
7.5~4
软D DⅠCⅡBⅢ2850~215015~5 2.5~0.8,
4~1.25极E E DⅡCⅢ<2150<5<0.8~1.25
软
注:1/6R w,1/4R w
坝基岩体力学参数
岩体分类混凝土与岩体岩体与岩体变形模量
E s(GPa) f
,
c
‘
(MPa)
f c
f
,
c
‘
(MPa)
f c
Ⅰ 1.5≥f,>
1.31.5≥c,,>
1.30
0.90≥f,>
0.75
0 1.60≥f,>
1.40
2.5≥c,,>
2.00
0.95≥f,>
0.80
0>20.0
Ⅱ 1.3≥f,>
1.101.30≥c,,>
1.10
0.75≥f,>
0.65
0 1.40≥f,>
1.20
2.00≥c,,>
1.50
0.80≥f,>
0.70
020.0≥E s>
10
Ⅲ 1.10≥f,>
0.901.I≥c,,>
0.70
0.65≥f,>
0.55
0 1.20≥f,>
0.80
1.50≥c,,>
0.70
0.70≥f,>
0.60
010.0≥E s>
5.0
Ⅳ0.90≥f,>
0.700.70≥c,,>
0.30
0.55≥f,>
0.40
00.80≥f,>
0.55
0.70≥c,,>
0.30
0.60≥f,>
0.45
0 5.0≥E s>
2.0
Ⅴ0.70≥f,>
0.400.3≥c,,>
0.05
0.40≥f,>
0.30
00.55≥f,>
0.40
0.30≥c,,>
0.05
0.45≥f,>
0.35
0 2.0≥E s>
0.2
注:f ,,c ,为抗剪断强度,限于硬质岩;软岩应根据软化系数折减。
结构面、软弱层和断层的抗剪断与抗剪强度类型抗剪断强度抗剪强度备注
f , c ,f c
胶结的结构
面0.80~0.600.250~0.1000.80~0.600表中参数限于硬
岩;软质岩结构
面应进行折减;
应根据粗糙度选
大值或小值。
无充填的结构面0.70~0.450.150~0.0500.70~0.500岩块岩屑型0.55~0.450.250~0.1000.50~0.400岩屑夹泥型0.45~0.350.100~0.0500.40~0.300泥夹岩屑型0.35~0.250.050~0.0200.30~0.250泥0.25~0.180.020~0.0010.25~0.150
坝基岩体允许承载力经验取值
岩石单轴轴饱和抗压强度
R b(MPa)允许承载力(R)(MPa)
岩体完整岩体较完整完整性较差岩体破碎节理间距节理间距节理间距节理间距>1m1m~0.3m0.3m~0.1m<0.1m
坚硬、中硬岩>
30
1/7R b1/3~1/10 R b1/11~1/16R b1/17~1/20R b 软岩<301/5R b1/6~1/7 R1/8~1/10R b1/11~1/16R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