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计量
3、液位低于非计量区间下限时,容积表的使用 同立罐,因为此时浮顶已落在罐底支架上,液面 在浮顶以下。
散装油品人工计量操作
主要计量工作
(1)容器内油面的高H (2)容器内油面与水面的交界面的高度h (3)容器内油品的平均温度t (4)容器内油的平均密度ρt
油面高度的测量
测量方法:
1、检尺法(实尺)——适用于汽油、柴油、和轻质
ρ20——标准密度,kg/cm3,
1.1——空气浮力修正值,kg/cm3 VCF——石油体积修正系数,由油品的ρ20 与测量 温度t查VCF表得到。 m——石油的质量(商业质量),kg。
流量计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流量计分类
容积式流量计
容积式流量计是以在被计量的时间内,被测流体通过 计量室排出的次数作为依据进行计量的.
散装油品人工计量
一、计量基本知识
油品计量——衡定油品量值的过程。
量值——由数值与计量单位的乘积所
表示的量的大小。 如:5Kg 5m
检定——国家法定计量部门或其它
法定授权的组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 量性能(精确度、稳定性、灵敏度等),并 确定或证实技术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 的全部工作。
标定—— 用计量标准或基准给未
1987年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量局于 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细则共分十一章六十 五条。
法定计量单位
法定计量单位就是国家以法令的形式规 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就是用以定量表示同种量值而
约定采用的特定量,它具有名称、符号和 定义数值为1
油品计量常用单位
•长度单位:米(m)
lg/cm3,储存高度从基准点起,以ldm间隔累加至安 全高度所对应的一列罐容积增大值。
对于油品所查容积静压力修正表的数值要乘以油品的 密度
浮顶罐容积表
浮顶罐容积表的编制形式和方法与立式金属罐 的编制形式和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在容积表检定 证书说明一栏中应注明浮顶质量(Kg)、浮顶最低 液面起浮高度(mm)和非计量区间。
有关规定:
1、立式金属罐、卧式金属罐均在罐顶计量口的下尺槽 或标记线处(参照点)进行检尺。
2、立式金属罐轻油收油后液面稳定2h,付油后液面稳 定30min:重质粘油收油后液面稳定3h,付后液面稳 定1h后进行计量.
3、新投用和清刷后的立式油罐应在罐底垫1m以上的 油后,再进行收、付油品交接计量。 4、浮顶罐的油品交接计量,应在浮顶起浮后进行量油, 以避免收、付油前后浮顶状态发生变化产生计量误差。 5、油品交接计量前后,与容器相连的管道工艺状态应 保持一致。
得出重量。
2、质量是用天平称出的应考虑空气浮力的影
响。称出的质量要比V20ρ20 小,所以要乘以 一个系数,经过推导得出一个经验公式。 3 1.1——空气浮力修正值 Kg/cm
计量法
计量法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于1986年7月1日起
施行。它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我国计量管理的模 式。《计量法》共分六章三十五条。 计量法的宗旨和目的就是为了加强计量监督 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 确可靠。
使用浮顶罐容积表时,应注意的事项:
1、油品交接计量时的液位一定要避开非计量区 间。因为在这一区间内,浮顶在油罐中的状态似 浮非浮,难以确定浮顶在油印中排开液体的体积 和质量。
2、计量时的液位高于浮顶最低起浮高度(非计量 区间的上限)时,液位下的容积表体积减去浮顶排 开罐中介质在实际温度下的体积,才是油罐实际 液位下介质的表载体积。计算油量时采取扣除浮 顶质量的方法而不扣除浮顶的排油体积。因为当 油温变化时油的密度和体积都有变化,所以浮顶 的排油体积也有改变。但是浮顶的排油质量是不 变的,始终等于浮顶的质量。
速度式流量计
当被测流体以某一流速沿管道流动时,通过置于管道 中的测量系统输出一个与流速成正比的信号由于流量与流 速有关,因此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流过管道的流量。
油品标准体积——在标准温度下油品的体积。
用V20表示, 单位 m3
油品体积修正系数——在标准温度是油品的体积
与它在t℃下的体积之比值。用VCF表示
V20=Vt×VCF
我国规定油品重量计算方法:
m= Vt VCF(ρ20一1.1)=V20 (ρ20—1.1)
式中: Vt——油品在t温度下的体积m3 V20——标准体积,m3
润滑油。
2、检空尺法(空尺)——适用于原油、重质燃烧油、
重质润滑油以及汽车罐车。
测量前准备:
检查和带齐计量器具,了解被测的储油容器及相连管 线的储油工艺情况。油品交接计量前,排放罐底游离水。
操作方法和要求:
(1)下尺平稳 (2)触底轻 (3)读数准 (4)连续测量2次,两次读数误差不大于 1mm,取小的读数。当超过1mm时,必须 重新进行。
结构:由尺砣、尺架、尺带挂钩、手柄等部件构成。
量油尺的使用规定
(1)尺带不许扭折、弯曲及锒接。 (2)刻度线、数字应清晰。 (3)尺砣尖部无损坏。 (4)有检定周期内的修正值表。
(5)使用量油尺前应校对零点,并检查尺砣与挂钩是 否连接牢固。
(6)量油尺使用后应擦净,收卷好,放在固定的尺架 上。 (7)油品交接计量使用的量油尺检定周期最长不超过 6个月。
误差与数据表达
•有效数字的化整规则
误差值最终结果一般只需1~2位非零数字表
达即可.由于误差是用来为数据和结果提供准 确程度或精密程度信息的,为避免过于乐观, 并提供必要的保验,故在误差值截断后未位 进一以使误差大点,而不必考虑常用的“四 舍五入”的规则。
如:0.2436可写成0.25,而不写成0.24。
测温停留时间
1、轻油以及40℃时运动粘度小于和等于20mm2/s的
其它油品,最少浸没时间为5min.
2、原油、润滑油以及40 ℃运动粘度大于20mm2/s, 而100 ℃运动粘度小于36mm2/s的其它油品,最少浸 没时间为15min。
3、重质润滑油(汽缸油、齿轮油、残渣油以及100 ℃ 运动粘度等于和大于36mm2/s的其它油品),最少浸 时间为30min。 注意事项: 油温测量至少距容器壁30mm。
散装油品油量的计算
油量计算基础参数
密度——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
用ρt表示 ρt=m/Vt 单位:Kg/cm3
视密度——在某一温度下用石油密度计测定密度时所观
察到的密度计读数。用ρt’表示。
标准密度——在标准温度下(我国规定为20℃)石油产
品的密度,用ρ20表示 标准密度可以根据视密度与测量时的试样温度查表得出。
2.其它各数均凑成比该数多一位数字。
3.运算后取“n”个有效数字。
乘法、除法:
最后保留的有效数字不要超过运算数字最少的有效数。
人工计量器具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
计量器具——可单独或与辅助设备一起,用于直接或间
接确定被测对象量值的器具或装置。
分类——量具、计量仪器(仪表)、计量装置等。
量油尺
用于测量容器内油品高度或空间高度的专用尺。
非误差数据采用“五下舍去五上入,单
进双弃系整五”规则。
如:原数值 7.73437 6.933501 5.56350 截取后 7.734 6.934 5.564 说明 五舍下 五上入 整五单进
4.6525
4.652
整五双弃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加法、减法:
1.以有效数字最小的数字为标准,设n为数字最小的 有效数。
•用标准容器或流量计来计量油品的体积值。
•受温度影响大,对所得结果需进行温度补偿 修正。
•用于大宗油品交易场所。
体积—重量法——整个交接过程
采用体积法,然后根据油品温度、密度计算 出全部交接油品的重量。
计算公式:
m=V20(ρ20-1.1)
具体实施体积—重量法时,出现两种观点: 1、质量可习惯上பைடு நூலகம்重量,用质量 m= V20ρ20
•体积单位:米3(m3);分米3(dm3);升(L);桶
•质量单位:吨(t);千克(Kg)
•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温度单位:摄氏温度(℃) •流量单位:千克/分(Kg/min);吨/小时(t/h); 米3/小时(m3/h)
误差理论基础
测量误差——测量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
(3)温度计的刻线和数字应清晰。
(4)有检定周期内的修正表。
石油密度计
结构:由躯体、压载室、干管等部分组成。 使用要求:
(1)密度计的玻璃应光洁、透明、无裂痕和 其它不影响读数的缺陷。
(2)密度计的分度标尺刻线和数字应清晰, 标尺纸条应牢固地贴于干管内壁。
(3)密度计的金属弹丸不得有明显的移动。 (4)应有检定周期内的修正值表。密度计的 检定周期最长不超过2年,用于油品交接计 量的石油密度计检定周期一般为1年。
油品密度的测定
1、容器内的油品取样
2、油品密度测定
油品计量测定密度时,测量温度应在容器中实际油 温±3℃范围内测定,密度计静止并离开量筒自由地 漂浮时,读取试样弯月面上缘与石油密度计刻度相切 的点,读数时,视线要与试样弯月面上缘成一水平面。 其数值应读至0.0001g/cm3温度计读数准确至0.1℃。 记录连续两次测定的温度和密度的数值,经修正值修 正后为视温度和视密度,查《石油计量表》得20℃的 密度,取两个数据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密度。
量水尺
技术要求:
(1)量水尺应采用与金属摩擦不发生火花的铜或铝 合金材料制成。 (2)量水尺表面应光洁,刻线清晰,垂直立在平面 上应构成90度角,误差倾斜不超过0.5度。 (3)量水尺的长度为300~500mm,分度值为lmm。
温度计
使用规定:
油品交接计量应选最小分度值为0.2℃的玻璃全浸 水银温度计。 (1)玻璃棒内的毛细管水银柱不许断裂。 (2)感温泡无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