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计量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测量液面至(罐底)的垂直距离叫检实尺。
2、从检尺点至(罐底)的垂直距离称为检尺总高.
3
4
5
6
7
8
9
10
11)mm;12
13
14、测温盒的提拉绳应选用符合(防静电)要求的材料制作。
15、装运轻质油品的罐车,在装完(10)分钟后,方可上车计量。
16、测温停留时间规定是汽油、煤油、柴油不应少于(5)分钟;润滑油不应少于(15)
分钟;重质滑油、汽缸油、齿轮油不应少于(30)分钟。
17、油品计量时,要对油品的重量进行(空气浮力)修正。
18、铁路槽车和汽车槽车的检尺、测温和采样,必须在装完且静止
(2分钟)后进行.
19、进行液体测温,检尺和采样时,不得猛拉快提,上提速度不大于(0.5m/s),下落速度
不大于(1m/s).
20、重质油检空尺计算高度是=检尺高-下尺数+(浸油高度).
21
22
23. 24
25
1
A.
C.
2
A.
C.
3
A:3B:7 C:10D:12
4.油品计量先测油品的体积和温度、密度,然后再经换算,得到油品重量的方法称.(C) A:重量法;B:体积法;
C:体积重量法;D:标定法.
5.石油量油尺的最小刻度是(C).
A分米;B.厘米;C.毫米;D.微米.
6.量油尺有折弯时,该尺要(D).
A.正直后方可使用;
B.配有其它尺进行测量读数才可使用.
C.可以使用,但必须是同一把尺;
D.一定不可以使用.
7.进行液体测温,检尺和采样时,不得猛拉快提,上提速度不大于(0.5m/s).下落速度不大于
8.
9
A.
C.
10
A:
B:
11
A:1
12
A.1
B.2
C.3
D.5;
13.测温应取液面的(B)处.
A:1/3B:1/2C:最下端;D:最上端;
14.检油尺时,应先读(B)
A:米数;B:毫米数;C:厘米数;D:同时读;
15.铁路槽车检尺计量用的量油尺长度为(C)米.
A:1B:3 C:5 D:10
16.测油温时,当油高3米以下,在油高(C)部测一点油温.
A:上B:下C:中D:统一
17.油品计量时查F值和f值,二者的相同点是(B).
A: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从油水界面到检尺点的距离为水高(√)
12.:被测底水在量水尺上试水膏变色留下的痕迹为水痕(√)
13.密度是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含物质的质量数,用ρt表示(√)
14.标准密度是在标准温度20℃下密度,单位Kg/m3(√)
15.标准温度是石油化工产品计量时将20℃定义为标准温度(√)
16.计量温度是储油槽车或管线内的油品在计量时的温度,单位℃(√)
17.单位体积重量是单位体积液体产品所含的重量,用G t表示(√)
18.标准体积是在标准温度20℃下的体积,单位m3(√)
19.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20.修正值是为消除系统误差,用代数法加到测量结果上的值(√)
21.
1
(1).
(2).
(3).
2
安全高:
检尺高:
3
检实尺:
检空尺:
4、为什么粘度大,凝固点高的油品需检空尺?
(1)因为尺锤不易下到油罐底部,易造成检尺误差;
(2).检尺后,,尺上的油迹,难以擦净.
5、计量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擅自离开岗位,造成溢油事故;
(2).计量交接不清,搞错罐号或数量,造成跑或冒油事故;
(3).计量员与司泵员交接不清,造成漏跑油事故.
6、怎样检水尺?
检水膏均匀涂在水尺规定范围内,水尺接触罐底将水尺拉紧.使水尺垂直罐底5---7分钟,提出水尺,水膏的变色部分与未变允色部分之分界线即为水尺高,若因油水乳化
7
(1).
(2).
(3).30
(4).,先8
(1).
(2).
(3).
(4).刻度误差超过允许范围;
(5).没有合格的校正表.
9、量油尺在什么情况下禁止使用?
属下列情况之一禁止使用:
(1).尺带扭折,弯曲及镶接;
(2).尺带刻度模糊不清或数字脱落;
(3).尺锤尖部损坏;
(4).尺的刻度误差超过允许范围;
(5).无合格的校正表.
10、什么情况下要人工检尺?
(1).
(2).
(3).
(4).
(5).
11
(1).
(2).
(3).
(4).. 12
(1)
(2)
的体积,温度和密度,然后再经换算,得到油品重量值;
13、试述对检温用的检温盒及检温绳有哪些要求?
(1).检温盒应用与铁碰撞不产生火花的金属;
(2).检温盒的底部嵌铅;
(3).检温盒的高度应是温度计的3/5左右;
(4).检查确认检温绳要足够长注意不能用化纤,尼龙等产生静电的物品制绳应用棉麻
等不易产生静电的材料.
14、若下尺未到预定部位就有触觉原因及处理?
(1).罐底有障碍物;
(2).下尺位置偏斜碰到加热管上;
(3).
(4).
1
均为40
m=(V
2.1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