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保育学-练习试题

学前儿童保育学-练习试题

《学前儿童保育学》练习题第一章幼儿园保育工作简介练习题一、名词解释保育、保育员、保教结合二、简答题1.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特点是什么?2.幼儿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保育保育是成人(家长或保教人员)为0—5岁儿童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并给予精心照顾,以帮助幼小儿童获得良好的发育,逐渐增进其独立生活能力。

2.保育员保育员是指在托幼园所、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他保育机构中,辅助教师负责婴幼儿保健、养育和协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教育的人员。

3.保教结合保教结合是一个整体概念,“保”和“教”是幼儿园教育整体的不同方面,其中“保”就是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教”即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两者之间相互结合,互相渗透,共同对幼儿产生影响。

二、简答题1. 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特点是什么?(1)注重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2)注重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创设。

(3)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相融合。

(4)与教育工作相渗透。

(5)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实施保育。

2.幼儿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1)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2)在教师指导下,科学照料和管理幼儿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3)在卫生保健人员和本班教师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4)妥善保管幼儿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

第二章保育员常规工作练习题一、填空题1.盛放开水的壶要立即或放到幼儿的地方,不能直接给幼儿饮用开水。

2.教师在晨间擦拭工作中,应关注刚入园的幼儿,与幼儿进行及提示幼儿主动洗手漱口。

3.在盥洗过程中,培养幼儿盥洗的和的良好习惯。

4.在就餐环节中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保证就餐环节的规范有序,这对于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培养其生活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5.要求根据幼儿年龄按照带量食谱进行首次分餐,随后可根据幼儿进行餐量调整。

6.对年龄较小的幼儿喂饭时要,面对幼儿,待其口腔内的食物完全咽下后再喂,以免引起呛咳甚至。

7.关注并指导幼儿自主倒奶或饮水,培养幼儿的好习惯。

8.幼儿喝奶或喝水时,提示幼儿拿水杯,一手握杯把,一手握。

9.夏季幼儿户外活动时可以带,自由饮水,水壶每天清洗。

10.关注幼儿如厕的和具体情况,通过提示幼儿如厕逐渐培养幼儿的能力。

11.教育并提示幼儿便后冲厕所,并用和洗手。

12.日托幼儿要求一日组织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全托幼儿不少于。

13.户外活动中,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大型玩具;幼儿玩大型玩具时,要在大型玩具旁给予,确保幼儿。

14.注意对、幼儿活动的指导,保证其有氧活动每次持续时间15分钟以上。

15.指导幼儿保持正确的,以为好,不蒙头睡觉,不叭着睡。

16.负责看午睡的教师不能,要巡回幼儿的睡眠状况。

17.细心观察幼儿的睡眠状态,的幼儿往往表现出异常,如发热、疼痛等,发现问题要及时与联系,尽快解决。

18.对未入睡幼儿的要引起注意,口内不能含东西,手里不能拿过小的玩具或物品,避免将其塞入或吞食,引起窒息。

19.引导、帮助幼儿做好个人清洁、,幼儿带好回家的物品。

20.可以协助教师在离园前和幼儿进行谈话,以一日或一周生活进行。

二、案例分析题1.案例盥洗室里的故事有一阵子,我发现班上不少孩子总喜欢往盥洗室跑,孩子的异常举动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悄悄地跟了进去,看到的是六个水笼头齐刷刷地被开到了最大,瞳瞳兴奋地拉着我的衣角说:“老师,你看!好大的瀑布啊!这是我们做成的。

”看到此情景,作为老师你认为应该如何去教育呢?2.案例盛饭也有秘密小王老师最近很头痛,她刚解决了孩子入园哭闹的问题,又遇到午餐管理的难题。

尽管每次午餐,小王老师时刻关注、不断提醒孩子不要剩饭,可是每次餐桌上总会剩下一堆的饭菜。

不知道隔壁的大刘老师班上有没有这种情况呢?大刘老师分好饭菜,孩子们也陆陆续续地上桌吃起饭来。

大刘老师一会儿夸这个小朋友吃得棒,一会儿又说那个小朋友有进步,听着大刘老师的表扬,孩子们吃得更起劲了。

对几个吃得特别快的孩子,大刘老师提醒他们吃慢点儿,要细嚼慢咽。

对于吃得特别慢的孩子,大刘老师走过去,一个一个地鼓励他们。

“萌萌今天吃了两根小青菜,比上次多吃了一根,萌萌进步真大。

”听了大刘老师的话,萌萌开心地说:“刘老师,我还能再吃一根。

”“小宇,今天的肉圆特别好吃,你看晨晨吃得多香,一整个都吃完了,你要不要也吃一口?”分到半个肉圆的小宇看同伴们吃得正香,终于也咬了一口肉圆。

大刘老师又帮小宇把肉圆分成几小块,鼓励他一口口都吃完了。

你认为大刘老师的做法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地方?3.案例老爱上厕所的轩轩那是在开学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一,吃好早点,盥洗结束,魏老师正准备和孩子们一起讲故事,突然发现坐在后排的男孩轩轩不停地在座位上扭来扭去,两腿夹得紧紧地,神色紧张。

魏老师走过去问:“轩轩,你是要尿尿吗?”轩轩马上点头称是。

“没关系,如果你课上想小便,举一下手让老师知道,就可以轻轻地自己去。

”魏老师和蔼地说。

轩轩很快小便完回到了座位。

可是,还没到3分钟,轩轩又扭了起来,魏老师看着他难受的样子,连忙点了下头,示意他可以去小便,同时示意保育员阿姨帮着照顾轩轩。

结果,在短短的10多分钟的集体活动中轩轩一共去了四次厕所。

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如何做呢?4.案例让孩子轻松入眠刚工作不久的小朱老师,每当组织孩子入睡时都感到束手无策。

这天,趁着换班的机会,她决定去她的结对师傅——杨老师班里,现场观摩杨老师是如何组织孩子午睡的。

刚走到中一班的门口,就听到悠扬的钢琴声。

她打开门一看,只见孩子们正在轮流上厕所,上完厕所的孩子则脱衣裤、鞋袜,上床躺下,一切有条不紊。

杨老师轻声提醒着几个动作较慢的孩子:“抓紧时间啊,音乐马上就要停了哦。

”孩子们轻笑着点头,轻轻地脱衣、上床。

随着一阵舒缓的音乐的尾音响起,孩子们大多已躺下了。

音乐声渐弱、渐止,杨老师声音轻柔地说:“接下来我要来找一找了,你们的小肩膀、小手、小脚有没有都藏到被子里呢?赶快藏好了,可不要让我找到哦!”杨老师边说边检查......眼看孩子们都已经躺下、盖好了被子。

杨老师拿出了一本故事书,翻到中间一页,说:“故事时间到了,你们准备了吗?闭上眼睛静静地听故事喽。

今天我们来讲童话故事《小意达的花》,故事有点长,讲到一半我们就得睡觉了,剩下的部分起床吃过点心后我们继续讲。

”随后,杨老师轻轻地讲起了故事......你认为案例中杨老师的做法蕴含着哪些教育智慧?5.案例你经常这样组织“离园活动”吗?接近放学的时间,张老师环视一下教室里闹哄哄的孩子们,随手拿起书架上的一沓图书,不考虑幼儿的年龄阶段和兴趣特点,散沙式地分发给每桌的孩子,孩子们拿到书,有的漫不经心地翻来翻去,有的把书卷起来做望远镜,有的更是一脸的焦躁不安。

而此时,鹏鹏大叫起来:“老师,他抢我的书……”在老师解决问题的同时,图书损坏的情况也频繁发生……该老师的问题出在哪里?你认为离园活动应该怎样去组织和安排?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降温、摸不到;2.礼貌问好;3.自主性、节约用水;4.就餐习惯、自理;5.个体差异6.蹲下、窒息;7.自主饮水;8.两手、杯身;9.水壶;10.次数、自主如厕;11.洗手液、流动水;12.2小时、3小时;13.保护、安全;14.肥胖、超重;15.睡眠姿势、右侧卧位;16.离岗、观察;17.身体不适、保健医;18.行为、鼻腔;19.整理工作、提醒;20.总结性谈话、简单小结二、案例分析题1. 答:很多时候,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理解孩子的行为。

同时,幼儿生活经验比较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老师在行为习惯、安全教育上要给予适时适度的引导。

策略:1.宽容、理解幼儿的行为。

2.积极引导孩子认识水,珍惜水资源。

2. 剩饭、偏食、挑食......是教师在午餐管理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对于年龄较小的上班孩子,如果向他们提出“不可以这样那样”的要求,是很难获得管理成效的,就如同案例中的小王老师那样,虽然她时刻关注、不断提醒,却仍然没有效果。

相反,大刘老师却通过“盛饭”的区别对待,解决了这个问题。

大刘老师根据幼儿不同的饭量和用餐习惯来分配饭菜,体现了她在午餐管理中对幼儿个体的关注以及以人为本的保教理念,看似“厚此薄彼”,实则“对症下药”。

其实,大刘老师在用餐指导中的做法,还不止按量分饭、逐渐加量这一点,进一步透视案例,我们还能发现语言鼓励、同伴榜样、个别帮助等多种策略的运用,这些有效的指导策略能对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起到促进作用。

3. 答:在保教过程中,类似轩轩这样尿频事件时有发生,有的是生理疾病引起的,有的是由心理强迫引起的,还有由其他复杂因素引起的。

一方面教师要与家长进行有效细致的沟通,查找相关资料或询问有经验的老师,同时教师在平时更要关注幼儿的行为,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4. 答:(1)借助音乐引导幼儿开展入睡前的自我管理,安定幼儿情绪。

(2)借助游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掌握正确而舒适的睡姿。

(3)借助故事促进幼儿安静、愉快入睡。

5. 答:该老师离园活动的组织方式是随意应付式,除了用看书来让幼儿打发时间外,一些教师还会用播放动画片等类似的组织方式。

离园前教育活动的组织可以安排:(1)幼儿自主的闲暇活动;(2)区域的自选活动;(3)一日活动的回忆;(4)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5)有趣的游戏活动第三章教育活动中的保育工作练习题一、填空题1.幼儿园是对以上幼儿实施的机构,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2.保育员在活动中要协助教师维持的秩序,关注幼儿的及情绪。

3.在活动中,注意不要在中走来走去,更不要教师的话,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4.在教学活动中,保育员还应根据活动的需求协助教师对幼儿进行,特别是在中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

5.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准备的材料要安全、卫生,具有,符合幼儿的,以利于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

6.幼儿个体操作时一般不要过多幼儿的活动,首先要注意幼儿的活动,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

7.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一定的,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

8.在娃娃家或建构区等游戏区域中,要注意观察游戏的进展情况,在幼儿需要帮助时可以以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以推动游戏的进行。

9.户外体育活动前,保育员应幼儿的服装是否。

10.活动前检查活动场地、器械是否,是否有危险物品,如发现危险,应及时报告有关人员进行。

11.带小组体育活动时,要保证本小组幼儿在自己的范围内,并经常小组幼儿人数。

12.注意对班级肥胖儿、体弱儿等幼儿的,在活动有目的地针对他们的状况开展多种运动。

13.保育员应随时注意发现一日生活中的,用自己的和经验去引导和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成长。

14. 、倾听是了解幼儿的基础,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