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动物资源.
扁头哈那鲨
第八节 鱼类动物资源
2.1.1.1.2 虎鲨目(Heterodontiformes): 鳃裂5对。背鳍2个,前方1个具硬棘,有毒腺 相连,具臀鳍。我国有2种:宽纹虎鲨 (Heterodontus japonicus),分布东海、黄海, 狭纹虎鲨(H. zebra),分布东海、南海。 宽纹虎鲨:1米以上。体黄褐色,具深褐色宽横纹,
豹纹鲨
鲸鲨是最大的鲨,是鱼类中最大者,最大个 体体长达20米,体重10-15吨,为鱼类之冠。鲸鲨 的食物主要是细小的鱼类和浮游生物。鲸鲨长有 牙齿但对于捕食却是不起任何作用,用鳃滤去海 水后就可以将食物咽下。
鲸鲨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鱼类,鲸鲨的游动速度缓 慢,常漂浮在水面上晒太阳。鲸鲨以浮游性甲壳类及小型 鱼类为食,性情温和,不攻击人。
皱唇鲨
真鲨科(Carcharhinidae):牙狭长,第一背 鳍大,位于胸鳍和腹鳍之间的上方,第二背鳍小, 尾鳍宽大,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后部近尾端处 有1或2个缺刻。
黑印真鲨(Carcharhinus menisorrah)分布 南海、东海和黄海。
双髻鲨科(Sphyruidae):头的额骨趋向左 右两侧突出。喷水孔消失。
第八节 鱼类动物资源
2.1.1.2.2 鳐形目(Rejiformes):吻部不延长, 胸鳍前延形成体盘,尾柄粗大,尾鳍发达。 犁头鳐科(Rhinobatidae):体盘犁形或近犁 形。
噬人鲨
姥鲨(Cetorhinus maximus)成鱼最大可达15 米,仅次于鲸鲨,重达15000千克。张口取食浮游 生物,主要尾甲壳动物,有时食中小型鱼类,有 时翻身晒腹。性温和。
第八节 鱼类动物资源
2.1.1.1.4 须鲨目(Orectolobiformes): 有口鼻沟或鼻孔开在口内,鼻部有1鼻须或喉部 有1对皮须。我国有2科11种。如豹纹鲨 (Stegostoma fasciatum),分布东海、南海。 鲸鲨(Rhincodon typus)分布热带、温带海区。
第八节 鱼类动物资源 2.1.1.1 鲨形总目(Selachomorpha): 又称侧孔总目 (Pleurotremata):
体呈梭形,鳃孔侧位(侧孔总目)。 背鳍背位,胸鳍前缘不与头侧相连,歪尾。 2.1.1.1.1 六鳃鲨目 (Hexanchiformes):鳃裂6-7个,背鳍1 个,有臀鳍和喷水孔。我国有3属3种。如 扁头哈那鲨(Notorhynchus platycephalus),分布东海、黄海。
在头后宽狭纹交叠。分布于黄海及东海.
第八节 鱼类动物资源
2.1.1.1.2 虎鲨目(Heterodontiformes):
狭纹虎鲨(Heterodontus zebra ) 俗名: 虎皮鲨、虎头鲨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 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2.1.1.1.3 鼠鲨目(Lamniformes):
吻沟双髻鲨 (Sphyrna lewini):分布于太平洋 西部。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均产之。为捕捞其 他经济鱼类的兼捕对象。无显著渔期。
2.1.1.1.6 角鲨目(Squaliiformes):背鳍2个, 臀鳍消失,鳃裂5-6个位于胸鳍基底前方;吻软骨 1根。我国有21种。
长吻角鲨(Squalus mitsukurii)分布于太平洋 西部。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均产之。
2.1.1.1.5 真鲨目(Carcharhiniformes): 眼具瞬膜,椎体具辐射状钙化区域。肠螺旋 瓣螺旋形。我国有6科28属58种。 猫鲨科(Scyliorhinidae):如虎纹猫鲨 (Scyliorhinus torazame)分布黄海和东海、 梅花鲨(halaelurus burgeri)分布东海和南海。
鳃裂5对,吻软骨3根,椎体星型,背鳍2 个,均无硬棘,有臀鳍。我国有4科共8种。 如噬人鲨(Carcharodon carcharias)广泛分 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洋。我国见于广 东沿海;姥鲨(Cetorhinus maximus)分布 我国各海区。
噬人鲨
噬人鲨习性凶猛,在被钓捕或受枪击时, 挣扎猛烈,有袭击渔船和噬人的记录。大者长 达12米,普通者长6~8米。捕食各种大型动物。 也吞食大量小型鱼类和头足类。广泛分布于各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区,在大洋洲海域最为 常见。中国沿海常捕到1米左右的幼鱼。
第八节 鱼类动物资源 2.我国鱼类分类概述: 我国现已知鱼类3264种及亚种。包括软骨 鱼类和硬骨鱼类。 2.1 软骨鱼类:
特征:内骨骼全为软骨,海生,体被盾鳞;鼻 孔腹位;鳃间隔发达,鳃孔5—7对。歪尾。肠内 具螺旋瓣。雄鱼有鳍脚,营体内受精,卵胎生或 假胎生。 2.1.1 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体呈梭 形或盘形。鳃孔5—7对,各自开口于体外而无鳃 盖。共2总目。软骨鱼类多属此亚纲。
第1 躯体都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1.2 出现上、下颌。 1.3 皮肤常被鳞。 1.4 中胚层的内骨骼支持。双凹型椎体。附肢 骨出现,但未与中轴骨相连。 1.5 鳃呼吸,多具鳔。 1.6 单循环,心脏由一心房一心室、静脉窦和 动脉圆锥(软骨鱼类)组成。 1.7 肾脏排泄。 1.8 有侧线。神经较为原始。 1.9 多卵生。少数卵胎生。
虎纹猫鲨
梅花鲨(halaelurus burgeri)个体长不到 1米。全身被有黄褐色的“猫皮”,只具暗色横 纹和黑色斑点,三五成群,形成梅花状,故名梅 花鲨。为暖水性近海底栖小型鲨类。产于东海南 部以南海域。
皱唇鲨科(Triakidae):如:皱唇鲨(Triakis scyllium)分布东海、黄海和南海。
第八节 鱼类动物资源
2.1.1.2 下孔总目(Hypotremata):又名:鳐形
总目(Batomorpha):体形背腹扁平,鳃孔腹位。 胸鳍前部与头侧相连。无臀鳍。 2.1.1.2.1锯鳐目(Pristiformes):吻扁平狭 长,剑状突出,边缘具坚大吻齿;背鳍2个,尾柄 粗大,尾鳍发达。 尖齿锯鳐(Pristis cuspidatus): 见于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