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石混凝土找平层

细石混凝土找平层

1 材料要求
水泥:宜用标号不低于3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本工程选用标号为32.5的硅酸盐水泥,要求其新鲜不结块。

砂:宜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2%。

石子:应采用级配良好的坚硬碎石或卵石,颗粒一般为5~15mm,含泥量不应大于1%。

钢丝:宜采用φ4冷拔低碳钢丝,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场质量合格证。

2 作业条件
2.1 屋面隔离层已施工完毕,并办理交接验收手续。

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起砂、裂缝、松动等现象;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最大孔隙不大于5mm;突出部位应平滑过渡。

2.2 施工温度宜在5~35℃,不得在负温或烈日曝晒条件下施工。

2.3 材料已运到现场,经检查质量符合要求,数量满足需要;实验室根据实际材料情况,通过实验提出细石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2.4 备齐机械设备,搭设号材料垂直运输井架,安装好卷扬提升系统设备。

3 施工工艺
3.1 细石混凝土层配筋
细石混凝土层中要配置双向ø4的低碳冷拔钢丝网片,钢丝间距纵横向为150mm。

并在分格缝处断开。

钢筋网片的位置应放在混凝土内的上部,离防水层上表面15mm,绑扎的钢丝头要向下,切不可露出表面,否则会因锈蚀形成渗水通道。

施工时严禁踩踏钢筋,以免钢筋翘起造成保护层厚度不足。

钢筋要调直,不得有弯曲现象,也不应有锈蚀和油污。

绑扎钢筋的搭接长度应大于30倍钢筋直径,切不小于250mm。

同一截面内,接头不得超过钢筋面积的1/4。

分格缝处的钢筋要断开,使防水层在该处能自由伸缩。

为保证分格缝位置准确,可采用先满铺钢筋,再绑扎成型,然后在分格缝的位置剪断并弯钩的操作方法。

3.2 支设分格缝模板
为了使分格缝位置准确,必须在隔离层上进行弹线,确定分格缝的位置。

如遇有花篮梁,应在梁两侧板端均留分格缝。

分格缝模板应制成上宽下窄,上口一般为30mm,下口为20mm,事先用水浸透,并刷隔离剂,然后用水泥砂浆固定在隔离层上。

安装模板时应抄平或拉通线,标出防水层的厚度和排水坡度。

3.3 混凝土制备
细石混凝土应按防水混凝土的要求配制。

如按一般结构混凝土方法配制,则容易造成渗漏。

一般要求每m3混凝土水泥最小用量不应小于330kg,含砂率为35%~40%,灰砂比应为1:2~1:2.5,本工程为1:2.5,水灰比不大于0.55,坍落度以3~5成膜为宜,并应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的操作工艺,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3.4 混凝土浇捣
➢浇筑
(1)屋面细石混凝土浇筑应从高处向低处进行,在一个分格缝中的混凝土必须一次浇筑完毕,严禁留设施工缝。

盖缝式分格缝上边的反口直立部分亦应同时浇筑。

(2)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至浇筑完成时间不宜超过2h,在浇筑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

如有分层离析现象,应重新搅拌后使用。

(3)屋面上用手推车运输时,不得直接在已绑扎好钢筋的屋面上行走。

此时,必须架设运输通道,避免压弯钢筋。

(4)手推车运送混凝土时,应先将材料倒在铁板上,再用铁锹铺设在屋面上,不得在屋面上直接倾倒混凝土。

(5)用浇灌斗吊运混凝土时,倾倒高度不应高于1m,且宜分散铺倒在屋面上,不得过于集中。

(6)混凝土下料时,要注意钢筋间距和保护层的准确性。

➢振捣
(1)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应尽可能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振捣至表面泛浆为度。

(2)在分格缝处,宜两边同时摊铺混凝土,然后才可振捣,防止模板变位。

(3)在振捣过程中,应用2m靠尺随时检查,并将表面刮平,便于抹压。

➢表面处理
(1)混凝土振捣泛浆及表面刮平后,应即用铁抹子抹平压实,使表面平整,符合屋面排水要求;
(2)抹压时如提浆有困难,说明水泥用量过少或搅拌不均匀,振捣不够等。

此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改进操作方法。

严禁在表面任意洒水,加铺水泥砂浆或撒干水泥进行压光等错误做法;
(3)当混凝土初凝后,应用铁抹子进行第二次压光。

必要时,待混凝土终凝前还应进行第三次压光。

压光时应依次进行,不留抹痕;
(4)分格缝处的模板,应在混凝土初凝后及时取出,并及时修补好分格缝处缺损的混凝土部分,务使分格缝做到平直、光滑。

➢养护
(1)细石混凝土浇筑后,一般在10~12h后即可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在养护初期应禁止上人踩踏,避免防水层受到损坏。

(2)养护方法可采用淋水,覆盖砂子、锯末、草袋,涂刷养护剂等,使防水层保持充分湿润。

有条件时可采用蓄水养护,蓄水深度以50mm左右为宜。

(3)待防水层混凝土养护到期后,即可做嵌填分格缝的后续工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