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第四次阶段测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D.沼气、天然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解析:A项中纯碱是Na2CO3不属于碱属于盐,错误。
C项中Mg、Al属于活泼金属用电解法冶炼,Cu属于不活泼金属用置换法冶炼,错误。
沼气不属于化石能源,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选B。
答案:B2.(2013·四川省邛崃一中高三10月月考)辨析以下的说法:①16O与18O的转化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实现;②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那是发生了化学反应;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⑤石墨与金刚石的转化是化学变化;⑥5424Cr为铬的一种核素,其核外电子数为30.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⑤B.①③④C.③⑤D.②③⑥解析:同位素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选项①不正确;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②不正确;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③正确;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④不正确;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选项⑤正确;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所以质子数是24,⑥不正确,答案选C。
答案:C3.(2013·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属于碱解析:A项中Al2O3不属于碱性氧化物;C项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D项石灰石不属于碱。
答案选B。
答案:B4.(2013·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组合是( )①Mg2+结构示意图:②乙炔的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③有机还原剂LiAlH4中,氢显-1价④质量数为40的钙原子:4020Ca⑤NH4Cl的电子式:⑥2-甲基丁醇的结构简式: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④⑥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化学术语。
解析:乙炔是直线型分子,②错误;NH4Cl的电子式中Cl缺少8个电子,⑤错误;为3-甲基丁醇⑥错误,答案选C。
答案:C5.(2013·河北省容城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A.氧化物、化合物B.溶液、分散系C.溶液、胶体D.化合物、电解质考点定位:该题考查物质分类的有关判断。
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而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化合物包括氧化物,A不正确;分散系包括溶液,B不正确;溶液和胶体之间没有交叉点,C不正确;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所以化合物包括电解质,答案选D。
答案:D6.(2013·江西省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3届高三12月联考)现有①浓硫酸、②硝酸铵、③氰化钾、④苯、⑤浓硝酸、⑥双氧水、⑦氨水、⑧汞8种化学药品,下列有关在瓶上应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正确的是( )A.贴标签a的可以是:②④⑥B.贴标签b的可以是:②⑥⑦C.贴标签c的可以是:③⑧D.贴标签d的只有:①⑤考点定位:考查危险化学品标志。
首先要弄清楚每一种化学品的性质,再对它们进行分类描述。
解析:贴标签a的可以是:硝酸铵,氰化钾,50%的双氧水也是爆炸品。
贴标签b的是:苯,双氧水,贴标签c的是氰化钾、苯、汞。
贴标签d的是:浓硫酸,浓硝酸,双氧水。
答案:C7.(2013·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高三12月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O2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但SO2是非电解质B.饱和氯水的导电性很好,所以氯气是强电解质C.3517Cl和3717Cl为不同的核素,二者核外电子数不同D.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基本概念。
解析:SO2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是SO2自身不能电离出来离子,所以SO2属于非电解质,A正确;氯气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B错误;3517Cl和3717Cl核外电子数相等,C错误;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答案:A8.(2013·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高三12月月考)将淀粉与氯化钾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 )A.加入碘水变蓝色B.加入硝酸银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C.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加入碘水不变色考点定位:该题考查胶体的性质。
解析:溶液能透过半透膜,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如果半透膜破损则胶体能过渗出来,所以烧杯中的蒸馏水中会有淀粉,因此用碘水检验即可。
答案选A。
答案:A9.(2013·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Na2O2、Cl2、SO2等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Cl2、SO2依次属于电解质、单质、非电解质B.标准状况下,1 mol Na2O2和22.4 LSO2反应生成Na2SO4,转移电子数目为N AC.等物质的量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褪色更快D.在Na2O2中阴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目相等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常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电子数的简单计算。
解析:A选项分类正确,B选项中发生1 mol的反应转移2 mol的电子,所以转移电子数目为2N A。
C选项中氯气和二氧化硫溶于水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漂白性质消失。
D中Na2O2阳离子电子数=11×2-2=20,阴离子电子数=8×2+2=18,电子数目不相等。
答案:A10.(2013·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第三次月考)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
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
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 ________。
①氢化物②酸③碱④盐⑤氧化物(2)A、B、C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金属,则这种元素是A、B、C中的 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
(3)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分类。
解析:(1)两种元素不能形成碱,根据图示D和E溶于水得到相应的溶液,所以不能是氧化物。
(2)A为固体,B和C为气体,金属只能为A。
(3)E是一种强酸,所以E为HCl。
答案:(1)③⑤(2)A 因为BC为气体,不可能为金属(3)HCl11.(2013·河南六校联考12月月考)下表中每组均有4个选项,请从中挑选出1个选项,它跟另3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请将挑选出的选项的序号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
解析:②中Fe为原子,其余的均为阴离子;③中CaO为固体,其余的均为气体;④中的中和反应是化学变化,而其余均为物理变化。
答案:①A不成盐氧化物②C原子③D是固体④D不是物理变化12.(创新预测题)(14分)分类思想以及用分类思想研究一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殊性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和手段。
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
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 、B 组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F 组中物质除了Cl 2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D 组中的氨水呈弱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呈弱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l 3+制备Al(OH)3,最好不选择D 组中的NaOH 溶液,用离子方程式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eCl 3的水溶液滴入沸水可以得到Fe(OH)3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①该红色胶体中Fe(OH)3粒子的直径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Cl 3的水溶液滴入沸水可以得到Fe(OH)3红褐色胶体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分散系不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a 、光束通过该分散系形成光亮的通路b 、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c 、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d 、FeCl 3溶液中溶质离子可以通过半透膜,Fe(OH)3胶体中的分散质则不能通过半透膜 解析:(1)分析两组物质与水反应的情况可知,第一级分类标准是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NO 2与水反应时,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3)D 组氨水呈弱碱性的原因是:NH 3〃H 2O NH +4+OH -;(4)由Al 3+制备Al(OH)3,最好不选择NaOH 溶液,因为过量的NaOH 会溶解生成的Al(OH)3沉淀,Al 3++4OH -===AlO -3+2H 2O 或Al(OH)3+OH-===AlO -2+2H 2O ;(5)①Fe(OH)2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范围是1~100 nm ;②生成Fe(OH)2胶体的离子方程式是Fe 3++3H 2O ――→△Fe(OH)3(胶体)+3H +;③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 正确;由于Fe(OH)2胶体胶粒带正电,通直流电时负极附近液体颜色加重,该胶体中含有Cl -,故c 不正确;依据渗析可知,溶液中的溶质和离子可通过半透膜,而胶体不可通过半透膜,d 正确。
答案:(1)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NO 2 (3)NH 3·H 2ONH +4+OH - (4)Al 3++4OH -===AlO -2+2H 2O 或Al(OH)3+OH -===AlO -2+2H 2O(5)①1~100 nm ②Fe 3++3H 2O=====△Fe(OH 3)(胶体)+3H + ③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