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经济法概论配套PPT课件:第五章 证券法
经济法概论配套PPT课件:第五章 证券法
第四节 证券上市与交易法律制 度
• 一、证券交易 (一)证券交易概述 证券交易是指对已经依法发行并经投资者认
购的证券进行买卖、流通和转让的行为。 (二)证券交易的一般规则 1.非依法发行的证券不得买卖 2.转让期限有限制性规定的证券,在限定期
限内不得买卖
第四节 证券上市与交易法律制 度
3.证券从业人员不得买卖股票 4.交易场所及方式 5.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必 须依法为客户开立的账户保密。 6.证券交易的收费必须合理 7.大股东限期内买卖股票收益归入公司
(3)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4)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
(5)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
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
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交易:
(1)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 条件,在证券交易所规定的期限内仍不能达到上市条件;
(2)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 报告作虚假记载,且拒绝纠正;
(2)审核并签订 股票上市协议。
(3)上市公告。 (4)挂牌交易。
Page 34
• 3.股票上市交易的暂停和终止 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 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
(1)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 条件;
(2)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 告作虚假记载,可能误导投资者;
7.禁止挪用公款买 卖证券
8.国有企业和国有 资产控股的企业买 卖上市交易的股票 ,必须遵守国家有 关规定。
Page 31
二、证券上市
(一)证券上市的概念 证券上市是指发行人发行的证券,依法定条件和程序,
在证券交易所或其他法定交易市场公开挂牌交易的法律行 为。
(二)股票的上市交易
1.股票上市交易的条件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应当 符合下列条件:
1.股票
2.债券
3.证券投资基金份额
4.证券衍生品种
二、证券法
(一)证券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1.概念 :证券法是指调整证券的发行、交
易、监督和管理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
2.调整对象:法律的调整对象总是一定的 社会关系。证券法的调整对象就是证券市场的参 与者和监督管理者在证券的募集、发行、交易、 服务、监督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社会关 系,这些关系可统称为“证券关系”。
第五章 证券法
本章重点和难点
• 本章重点:证券发行与交易的一般原 则,以及证券发行、交易、上市公司 收购的基本规定,违反证券法的法律 责任 。
• 本章难点:运用证券法的相关知识辨 别现实中存在的违反证券法律制度的 行为 。
引导案例:
思考题: 1.参与证券市场活动的主体有哪些? 2.从事证券活动应当遵守哪些基本 原则?
1.发行人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的证券,法 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证券公司承销的,发行 人应当同证券公司签订承销协议。
2.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的证券票面总值超 过人民币5000万元的,应当由承销团承销。
四、证券的承销
3.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人有权依法自主选择承销的 证券公司。
4.证券的代销、包销期限最长不得超过90日。 5.证券公司承销证券,应当对公开发行募集文件的
第二节 证券市场主体
五、证券业协会 证券业协会,也称证券业同业公会,是依法
设立的旨在对证券业进行自律性管理的具有法人 资格的社会团体组织。 六、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我国《证券法》第178条规定,国务院证券 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管理,维 护证券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
第三节 证券发行法律制度
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查;发现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不得进行销 售活动;已经销售的,必须立即停止销售活动, 并采取纠正措施。
四、证券的承销
6.股票发行采取溢价发行的,其发行价格由发行人 与承销的证券公司协商确定。 7 .公开发行股票,代销、包销期限届满,发行 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将股票发行情况报国务 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三、公司债券的发行
• (一)公司债券发行的条件 1.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 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 元; (2)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 (3)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 一年的利息; (4)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5)债券的利率不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
(3)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 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 10%以上;
(4)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 记载。
2.股票上市交易的程序:
(1)上市申请。
• 一、证券发行的一般规定 证券发行,是指经过批准符合发行条件的证
券发行人,以筹集资金为目的,按照一定的程序 将股票、公司债券以及其他证券销售给投资者的 一系列行为的总称。
第三节 证券发行法律制度
• 二、股票的发行 (一)股票发行的条件 1.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应
当符合下列条件: (1)其生产经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其发行普通股限于一种,同股同权; (3)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数额不少于公司拟发
思考
1.张某、王某和李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合法? 2.赵某、刘某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合法?
解析:
• 1.张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行为不合法。根据规定,董 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 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本案中,公司2012年6月上 市,董事张某于2013年5月转让股份的行为是不符合法律 规定的。王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行为合法。根据规定,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 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本案中,董事王 某转让的股份未超过其持有股份总数的25%,因此符合法 律规定。李某卖出所持公司股票的行为合法。根据规定,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其 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本案中,李某2013年7月离职,因 此2014年3月转让其持有股份的行为是符合规定的。
2.赵某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不合法。根据规定,上市公司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 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 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 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本案中,监事赵某 2013年4月9日买入股票,2013年9月10日卖出股票的行为 是不符合规定的。刘某买入公司股票的行为合法。根据规 定,为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 见书等文件的证券服务机构和人员,自接受上市公司委托 之日起至上述文件公开后5日内,不得买卖该种股票。本 案中,2013年5月12日公司发布了年度报告,刘某在同年5 月20日买入股票的行为是合法的。
行的股本总额的35%; (4)在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中,发起人认
购的部分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但是国家另有 规定的除外;
第三节 证券发行法律制度
( 5)向社会公众发行部分不少于公司拟发行的股本 总额的25%,其中公司职工认购的股本数额不得 超过拟发行社会公众发行的股本总额的10%;公 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证监会 按照规定可以酌情降低向社会公众发行的部分的 比例,但是最低不少于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的 10%;
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是 指没有某种情况而进行 制造,并通过他人或者 机构将其进行传播的情 形,或者单独制造、传 播等。
Page 29
欺诈客户是指证券 公司及其从业人员
禁止法人非法利用 他人账户从事证券 交易,禁止法人出 借自己或者他人的 证券账户
依法拓宽资金入市 渠道,禁止资金违 规流入股市
Page 30
(6)发起人在近三年内没有重大违法行为; (7)证券委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股票的发行
• 2.公司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 (2) 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 (3)最近 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 行为; (4)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 定的其他条件。
目录
证券法概述
证券市场主体 证券发行法律制度 证券上市与交易法律制度
Page 6
第二节 证券市场主体
• 一、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是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
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 二、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设立的经营证 券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三、公司债券的发行
• (一)公司债券发行的条件 1.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 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 元; (2)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 (3)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 一年的利息; (4)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5)债券的利率不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3)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 复盈利;
(4)公司解散或者被宣告破产; (5)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禁止的证券交易行为
内幕交易是指证券交 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 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 的人利用内幕信息从
事证券交易活动。
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是 指在证券市场中,行为 人利用资金、持股和信 息等优势或者滥用职权, 影响证券价格和交易量, 虚假价格,诱导或者迫 使其他投资者在不了解 真相的情况下从事证券 交易活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