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8年度出口退免税业务办理期限的提醒
1.出口退税申报
出口企业2018年度出口的货物劳务,应在2019年4月18日前申报办理出口退税申报。
逾期的,企业不得申报退(免)税。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24号公告第四条规定,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申报,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的出口日期为准)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及消费税退税。
逾期的,企业不得申报免抵退税。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24号公告第五条规定,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申报,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免退税申报。
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企业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以外的其他时间也可办理免退税申报。
逾期的,企业不得申报免退税。
2.无相关电子信息申报
出口企业2018年度出口的业务,没有电子信息或电子信息比对不符的,应在2019年4月18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出口退(免)税凭证无相关电子信息申报表》。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16号第六条规定,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在出口退(免)税申报期限截止之日前,申报出口退(免)税的出口报关单、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委托出口货物证明、增值税进货凭证仍没有电子信息或凭证的内容与电子信息比对不符的,应在出口退(免)税申报期限截止之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出口退(免)税凭证无相关电子信息申报表》。
相关退(免)税申报凭证及资料留存企业备查,不再报送。
3.出口延期申报
出口企业2018年度出口的业务,因未收齐单证无法在申报期内完成申报,符合延期申报情形的,应在2019年4月18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延期申报。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6号第七条规定,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货物劳务、发生增值税跨境应税行为,由于以下原因未收齐单证,无法在规定期限内申报的,应在出口退(免)税申报期限截止之日前,向负责管理出口退(免)税的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出口退(免)税延期申报申请表》及相关举证资料,提出延期申报申请。
主管税务机关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准,并将结果告知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
1.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
2.出口退(免)税申报凭证被盗、抢,或者因邮寄丢失、误递;
3.有关司法、行政机关在办理业务或者检查中,扣押出口退(免)税申报凭证;
4.买卖双方因经济纠纷,未能按时取得出口退(免)税申报凭证;
5.由于企业办税人员伤亡、突发危重疾病或者擅自离职,未能办理交接手续,导致不能按期提供出口退(免)税申报凭证;
6.由于企业向海关提出修改出口货物报关单申请,在出口退(免)税申报期限截止之日前海关未完成修改,导致不能按期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
7.有关政府部门在出口退(免)税申报期限截止之日前未出具出口退(免)税申报所需凭证资料;
8.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4.出口不能收汇申报
出口企业2018年度的出口业务,要在2019年4月18日前收汇,逾期未收汇的,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
符合2013年第30号公告所列9种情况的,应在2019年4月18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出口货物不能收汇申报表》,并提供对应的有关证明材料。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30号规定,属于视同收汇的9类情形应在退(免)税申报期截止之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出口货物不能收汇申报表》,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可视同收汇处理。
出口企业出口货物因下列原因导致不能收汇的,应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报主管税务机关。
视同收汇9类情形如下:
1.因国外商品市场行情变动的,提供有关商会出具的证明或有关交易所行情报价资料;
2.明的,提供进口商的检验报告、相关证明材料和出口单位书面保证函;
3.因动物及鲜活产品变质、腐烂、非正常死亡或损耗的,提供进口商的有关函件和进口国商检机构的证明;由于客观原因确实无法提供商检证明的,提供进口商有关函件、相关证明材料和出口单位书面保证函;
4.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的,提供报刊等新闻媒体的报道材料或中国驻进口国使领馆商务处出具的证明;
5.因进口商破产、关闭、解散的,提供报刊等新闻媒体的报道材料或中国驻进口国使领馆商务处出具的证明;
6.因进口国货币汇率变动的,提供报刊等新闻媒体刊登或外汇局公布的汇率资料;
7.因溢短装的,提供提单或其他正式货运单证等商业单证;
8.因出口合同约定全部收汇最终日期在申报退(免)税截止期限以后的,提供出口合同;
9.因其他原因的,提供主管税务机关认可的有效凭证;
5.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
出口企业2018年度出口的受托出口货物,《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的申请截止日期为2019年4月15日。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的规定,委托出口的货物,受托方须自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至次年4月15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并将其及时转
交委托方,逾期的,受托方不得申报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
6.进料加工手(账)册核销
从事进料加工业务的出口企业,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办理上年度海关已核销的进料加工手册(账册)项下的进料加工业务核销手续的期限为2019年4月20日。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6号第九条规定,生产企业应于每年4月20日前,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上年度海关已核销的进料加工手册(账册)项下的进料加工业务核销手续。
4月20日前未进行核销的,对该企业的出口退(免)税业务,主管税务机关暂不办理,在其进行核销后再办理。
7.出口免税申报
出口企业2018年度的出口业务,因各种原因没有在4月18日前申报出口退税的,应于2019年5月份增值税纳税申报期截止日前办理免税申报。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第三条第(一)项规定,《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7)项中“未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内按规定申报免税”是指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未在报关出口之日的次月至次年5月31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填报《免税出口货物劳务明细表》,提供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税申报手续。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5号第八条规定,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货物劳务,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增值税、消费税免税申报时,不再报送《免税出口货物劳务明细表》及其电子数据。
出口货物报关单、合法有效的进货凭证等留存企业备查的资料,应按出口日期装订成册。
免税收入应自主备案,不用提交给税务局。
8.来料加工免税证明核销
出口企业2018年度在海关办结来料加工委托加工业务核销手续的,应于2019年5月15日前,办理来料加工出口货物免税核销手续。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9号第五条规定,出口企业从事来料加工委托加工业务的,应当在海关办结核销手续的次年5月15日前,办理来料加工出口货物免税核销手续;未按规定办理来料加工出口货物免税核销手续或者不符合办理免税核销规定的,委托方应按规定补缴增值税、消费税。
9.出口征税申报
出口企业2018年度出口货物劳务适用征税政策的,须在2019年6月份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截止日前申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24号公告第十一条规定,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对本年度的出口货物劳务,剔除已申报增值税退(免)税、免税,已按内销征收增值税、消费税,以及已开具代理出口证明的出口货物劳务后的余额,除内销免税货物按前款规定执行外,须在次年6月份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申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
10.单证备案
出口企业申报退税后的15日内需将购货合同、出口货物装货单、出口货物运输单证等备案资料收集齐全,按申报退税顺序填写单证备案目录并整理归档,留存企业备查,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未按规定进行单证备案(因出口货物的成交方式特性,企业没有有关备案单证的情况除外)的出口货物,不得申报退(免)税,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24号公告第八条规定,出口企业应在申报出口退(免)税后15日内,将所申报退(免)税货物的下列单证,按申报退(免)税的出口货物顺序,填写《出口货物备案单证目录》,注明备案单证存放地点,以备主管税务机关核查。
1.外贸企业购货合同、生产企业收购非自产货物出口的购货合同,包括一笔购销合同下签订的补充合同等;
2.出口货物装货单;
3.出口货物运输单据(包括:海运提单、航空运单、铁路运单、货物承运单据、邮政收据等承运人出具的货物单据,以及出口企业承付运费的国内运输单证)。
若有无法取得上述原始单证情况的,出口企业可用具有相似内容或作用的其他单证进行单证备案。
除另有规定外,备案单证由出口企业存放和保管,不得擅自损毁,保存期为5年。
视同出口货物及对外提供修理修配劳务不实行备案单证管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第12号公告)第五条规定,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未按规定进行单证备案(因出口货物的成交方式特性,企业没有有关备案单证的情况除外)的出口货物,不得申报退(免)税,适用免税政策。
鄞州区税务局进出口税收管理科
2019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