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试题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试题


()
A . 2 月 28 日 13 点
B. 2 月 29 日 13 点
C.3 月 1 日 1 点
D. 2 月 28 日 1 点
3.当图中 A 点的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C.成都必定处于下半夜
B.影响我国最大的气象灾害是寒潮 D. B 地一定处于白昼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
(3) 、造成四起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 , 回答问题。
C. ③④
D.

12、地球公转至图中所示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极昼极夜的范围呈扩大趋势
B. 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呈缩小的趋势
时最少的是( )
A. 丁—甲段
B.
甲—乙段
C.
乙—丙段
D.
丙—丁段
每天清晨, 有许多人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 天的升旗时间如下表所示, 据此回答问题题。
如果天安门广场连续三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升旗时间 5: 49 5: 50 5: 51
15. 关 于 这 段 时 间 里 地 球 运 动 产 生 现 象 的 正 确 叙 述 是 ()
图 14
B
( 1)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2)武汉某区( 114.5 ° E, 30.5 ° N)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地方时是

分。
(3)此时控制武汉的气压中心应为
压,气候特征


A M
0
O 70
图 16
3. 读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EF表示此刻的昏线,与极圈切于 E。完成下列各题:
⑴在图中用斜线条画出夜半球的范围。
N
8日
9日
D
8.甲地位于(

A.大西洋 B .非洲大陆
C.印度洋 D .南美大陆
9.已知乙处的昼长为 6 小时,伦敦的地方时可能是(

A. 18 时 B . 16:20
C. 13:40 D . 14:20
10.图 16 中 O为南极点, MA为晨昏线, M为晨昏线与纬线 ( 70°)
相切的切点, 且与经线 B 相交, 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与全球其它 地区日期不同的范围,读后回答:
( 2)、按地球上 " 五带 " 的划分,图上 ST与 EF之间为
带。
( 3 )、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 MN 向北移动到 EF,再由 EF 向南移动到 MN 的过程中,
在 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




( 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
0°,这时,在地球
图为北半球某纬线圈的昼夜分割情况,其中
为昼弧,
= ,α等于 20°,据此回答问题。
4.此时,太平洋标准时间为
A . 13 时 40 分 B . 22 时 20 分
C . 10 时
D . 9 时 40 分
5.此时,过地心与 M相对应的点的昼长为
A . 9 小时 20 分 B . 10 小时 40 分
C. 13 小时 20 分 D . 14 小时 40 分
(4)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5)此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日影朝向依次是(

A.西南.正南.东南
B
.正西.正北.正东
C.西北.正北.东北
D.西北.正北.东南
(6)此日过后,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 .昼长夜短,但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100° E 的区时为
A . 2 月 28 日 13 时 40 分
B. 2 月 29 日 13 时 40 分
C. 3 月 2 日 14 日 00 分
D . 2 月 28 日 14 时 00 分
读右图回答:
北半球夏至日昼夜长短示意图
(1)图中北纬 66° 34′处的昼长为
小时。
(2)下列四地中,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第一天
升旗时间 5: 49
第二天
5: 50
第三天
5: 51
20. 关 于 这 段 时 间 里 地 球 运 动 产 生 现 象 的 正 确 叙 述 是
()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逐渐向南移动
B .地球的公转速度在减慢
C .南半球的昼长越来越短
D .烟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21.这段时间里,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逐渐向南移动
B .地球的公转速度在减慢
C .南半球的昼长越来越短 D .烟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16.这段时间里,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 .我国东南沿海多台风活动 B .华北地区农民开始准备播种小麦 C .新疆的果农喜摘葡萄,晾晒准备出口的葡萄干
D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图 2 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 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
(
)
A 、新加坡 (约 1° N)
B 、广州 (约 23°N)C 、悉尼 (约 33° S)
N) (3)图示日期所在的季节, 亚热带气候区大陆东部的河流处于
水期、枯水期 );西部的气候特征为
图6 中 X 、Y 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据图回答问
题。
D 、北京 (约 40° (洪
27. X 、 Y 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A.太阳所在方向 B .所在时区 C .正午太阳高度 D .白昼长短
11、下表所列的是 12 月 22 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下 1-3 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长
5∶30
9∶ 09 11∶ 25 13∶56
(1)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2)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
A .我国东南沿海多台风活动
B .华北地区农民开始准备播种小麦
C .新疆的果农喜摘葡萄,晾晒准备出口的葡萄干
D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读图 ,回答 12~ 13 题。
22.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 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 .北京
B .广州
C.甲地
D .乙地
23.按照图中所示, 如果是晴天, 过 40 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以下地点中的
28. 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 A.向北 B .向南 C .向东 D .向西
29. 右图 XOY为地轴, MN为赤道, EF、E? F? 为回归线, ST、S′ T′为极圈。读图回答:
(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 、∠ XOF B 、∠ TOF C 、∠ FON D 、∠ TON
(7)该日, A、 B、C 三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___________。
(8)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_ 。
19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 回答 1~ 2 题。
s 与楼房高度 h 相同, 如图,据此
[ 来源 :状元源 ]
(1).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 A .23° 26′ C. 90°
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
A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 、各地全年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 、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 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
A、①②
B 、③④
C 、⑤⑥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D 、⑦⑧
(1)用直尺等作图工具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并在地轴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该天日期是 __________,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________,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比较 A、B、C 三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自转角速度 _________________ ,自转线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晨昏线 OP表示 _________(晨线或昏线) 。
(5)此时, C点地方时是 ________点,北京时间为 ________ 点。
(6)比较 A、 B、 C三点的昼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 。
D .昼短夜长,但昼渐长夜渐短
(7)此时 A 点正午太阳高度为
度,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7.下图甲图中曲线 ABC 的昏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1)此时日期为
,地球公转速度较
( 2)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 3)此时地球上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的分界线是 时新的一天在地球上占
(快或慢);



( 4)乙图中虚线小圆为极圈,在乙图中,画出此时的晨昏线,并标出夜半球。
右图中的外圆圈表示 30°纬线圈, O为海洋,
∠AOD=75°。读图回答问题。
1.若劣弧 AD 表示夜弧,则 D 点的日落时刻
(当地地方时)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