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地球运动(共21张PPT)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地球运动(共21张PPT)


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范文(河北版) 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简介:文章课件一 、指导 思想以 科学发 展管、 现代教 育理论 和 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全国学校艺 术教育 发展规 划》和 《学校 艺术教 育工作 规 程》。以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发 挥课堂 主阵地 作用,落 实美术 教学内 容,提 高
课 ... 文摘首页教学论文实用文档个人简历 论文中 心演讲 范文英 语学习 党团社 会职场 技
Q
直射点纬度

直射点纬度
90°S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及年变幅
热带地区
90°N
温带地区
90°N
66.5°
66.5°
纵轴法的妙用
寒带地区
90°N
66.5°
23.5°
直射点(最大)
0° 23.5°+当纬
直射点(最小)
23.5°直射点(最大)
0° 47° 直射点(最小)
23.5直°射点(最大)
90°
七次中四次考到正午太阳高度,其中一次涉及正午太阳方位。
年份 15年10月
16年04月 16年11年 17年04月
15年到19年(选考题中)的地球运动题目
考点
考查内容
正午太阳高度 日出日落时间
计算正午太阳高度 比较两地日落地方时大小
正午太阳高度 视运动
影子面积及朝向
视运动(正午太阳 绘制夏至日视运动图 高度)
29(4).(19年04月)下图为甲地 (30°N)与我国某中学正午太阳高度 角之差的年变化示意图。
计算该中学的纬度,说出P至Q时段 甲地与该中学直立物正午日影的朝向及 长短变化。(3分)
高度差(°)
3
0
PQ
时间
正午太阳高度之线性图
纵轴法的妙用
11.下图中,当a、c值相差20°时,该地的纬度值为(09浙 B)

23.5°+当纬的余角
直射点(最小为0°)
90°S
90°S
90°S
画出赤道、北极圈、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 H正 90°
45°
0°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赤道 北回归线
北极圈
正午太阳高度之线性图
11.(09浙 )下图中,当a、c值相差 20°时,该地的纬度值为 A.23°N B. 63°N C. 43.5°N D. 27°N
术教育的改革 步伐,提高学生美术技能,促使学生全面 发展。 大力弘 扬中华 民族的 优秀文 化艺术 ,
积极学习世界的优秀文化艺术,坚持积 极进取 、
E
F
图一
图二
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的关系
纵轴法
90°N 66.5°
23.5°
太阳直射点

转图形之意境
90°
必修一P24
B地夜
N
B地正午
图解法求正午太阳高度示意
真题链接
11.(09浙 )下图中,当a、c值相差20°时,该地的纬度值 为
A.23°N B. 63°N C. 43.5°N D. 27°N
11.读图,某经线上有一点M,虚线为过M点地面垂直线,L1、L2 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M点的 纬度范围是(10浙 11.A)
A.3°N~3°S B.6°N~17.5°N C.3°N~17.5°N或3°S~17.5°S D.17.5°S~23.5°S或17.5°N~23.5°N
2017年11月29题 材料三: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浙江省内选择甲(30°N, 120°E)、乙(28°N,120°E)两地进行天文观测。北京时间 2017年9月25日17时,微信开机画面更换成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 星于北京时间6月7日13时拍摄的地球照片,图2为微信开机画面 更换时刻的昼夜状况,阴影部分为夜晚。 (4)比较气象卫星拍摄照片那天甲、乙两地的日落地方时大小。 根据图2用虚线绘出照片拍摄时的晨昏线位置,并分别标上晨线、 昏线。(3分)
A.澳大利亚悉尼,5月
B.美国华盛顿,1月
C.南非 好望角,9月
D.印度孟买,4月
11.右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若甲、乙 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
A.47° B.43° C.23.5° D.21.5° 甲

沙地教育 SHA DI JIAO YU
地面 第11题图
化示意图。
(4)计算该中学的纬度,说出P至Q时段甲地与该中学直立物正午日影的朝向及长短
变化。(3分)
90°
方法(1)析趋势定范围:热带
66.5°
(2)“特殊点”法:得出P为夏至日
夏至日 Q日
30°N
23.5°
该中学 20°N

高度差(°)
冬至日
3
0
PQ
时间
90 °
正午太阳高度之“牛角” 图
增 加 了 太 阳 方 位
第29题图3
第29题图1
29(4).(19年04月)下图为甲地(30°N)与我国某 中学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的年变化示意图。
计算该中学的纬度,说出P至Q时段甲地与该中学直 立物正午日影的朝向及长短变化。(3分)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如图 一所示H)。专业上讲太阳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阳光线与通过该地与地 心相连的地表切面的夹角(如图二所示E、F)。
材料一:图2为图1中乙地(50 °N )春分日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的 运动轨迹,黑点为春分日正午太阳位置。
(4)在图2中绘出乙地夏至日地平线以上太阳运动轨迹,并注 明日出、日落的位置,用小黑点标明正午太阳位置。(3分)
16年11年
第28题图2
17年04月 1.根据图3用实线绘出观测点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3分)
D.17.5°S~23.5°S或17.5°N~23.5°N
90°N
66.5°
地平面
23.5°夏至
α 0° β
冬至
同地不同日
正午太阳高度之“牛角”图
纵轴法的妙用
(18年04月)图2是正午太阳光线与直立杆子位置关系示意图。某经线上①、②两地
秋分日测得:α为5°,β为7°。
(4)计算①、②两地间经线长度。若测量在北京时间12时40分进行,计算两地的地理
11.若角θ、ω相差12°,则F点纬度为
A.12°N
B.78°N
C.72.5°N
D.84°N
B地子夜
N
B地正午
A
S
同地同日不同时
太阳方位之“牛角” 图
(18年11月)材料三:图3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日落位置年内变化示意图。α为 图1中甲地观测到的年内日落位置变化最大角。 (4)计算甲地P、Q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比较这两日日出地方时数值的大小,并 指出Q日晨线过该地的走向。(3分)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地球运动
年份 09 10 11 12 13 14 15
09年到15年(文综题中)的地球运动真题
考点 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 晨昏线 正午太阳高度 晨昏线 晨昏线 正午太阳高度
呈现方式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图 二至日太阳光线图 经纬线图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无图) 无图 无图 正午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
正午太阳高度
绘制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真题链接
15年 10月28题 (3)当乞力马扎罗山迎来一年内日出最早的那天,请计 算③地(12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并比较该日①、②两 地日落时的地方时差异。(4分)
图2为85号州际公路在洛杉矶市(34°N,118°W)的一块标志碑( 南北朝向)。
16年4年
(3)6月22日,某观消者测得图2中标志碑影子的最 小面积是0.3平方米;另于该日某时(北京时间10:30) 观测到该碑影子朝向东南。判断上述两种观测结果是 否正确,并分别说明理由。(4分)
坐标,并判定两地是否在图示区域内。(3分)
23.5°N
第28题图2
② 5°N 0° 秋分日
① 7°S
23.5°S
同日不同地
正午太阳高度之“牛角” 图
2011年文科综合测试卷
某经线上点F,虚线为过该点的地面垂直线,Q1、Q2是F点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 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完成11题。
A.23°N B. 63°N C. 43.5°N D. 27°N
温带地区
90°
方法(1)析趋势定范围:北温带 (2)纵轴法析字母: 得出c为23.5°
66.5°
a为3.5°
23.5°(夏至日)
C

春秋分日
90 °
正午太阳高度之线性图
纵轴法的妙用
(19年04月)图3为图1中甲地(30°N)与我国某中学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的年变
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 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 D.不可能出现在1至6月间
11.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α,其正午太 阳高度为H。若H等于α,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12浙11.A)
A.21.5°至68.5° B.11.5°至68.5° C.21.5°至78.5° D.11.5°至45°
图6中,M为赤道与某一经线L1的交点,北半球任一纬 线L2上两点Q1、Q2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完成9 ~10题。(11浙 9.A 10.B) 9.若某日晨线和昏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Q1、Q2之间经度 差达到最大值,则 A.Q1、Q2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 B.M、Q1之间连线与地轴相交 C.M、Q1、Q2三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D.Q1、Q2两点的直立物日影分别朝西、朝东 10.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昏线分别经过M、Q1和M、Q2,是Q1、Q2与 L1这两地方时差不等,则Q1、Q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