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法国
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在教材第81-83页。
具体内容包括“欧洲的经济大国”和“文化与旅游”两部分。
分别介绍法国的经济特征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在法国地图上指出其轮廓特点、地理位置、首都巴黎。
能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征。
能根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该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法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归纳该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并综合评价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录像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中,认识法国,畅游法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分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制作演示课件时,使学生认识到团结互助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法国的自然条件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难点
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教学突破
法国的自然条件可以指导学生读“法国地形图”,分组讨论完成课本设计的六个相关的活动题,并引导学生总结:分析某一国自然条件应从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定位能力、判断能力及归纳综合能力。
对于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补充材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自由组合,搜集、处理、整合资料,制作成完整的课件,并加以介绍和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精美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并将学生制作课件加入适当的位置
学生准备
分组搜集资料,并制作小课件和讲解稿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艾菲尔铁塔、凯旋门、希拉克等图片导入新课1.说出图片内容及其所涉及的国家,并说出自己对这个国家的所知所闻
2.出示相关地形图、气候图、位置图、及自制农业分布图等,设疑导学2.读图,析图,运用资料综合分析并归纳总结
3.将自制课件从头演示一遍,提醒学生注意顺序3.运用课件,角色反串,讲述自己所了解的法国
本课总结
法国是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强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四。
发达的工农业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相对平坦的地形、适宜的气候、丰富的资源、发达的交通密切相关。
板书设计
第四节法国
一、欧洲经济大国
1.概况
面积、人口、首都、地形地势
2.气候与农业
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
葡萄酒行销世界
3.工业发达,核电比重大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自由组合,分组收集法国有关资料:
a 酒文化组(可收集法国著名葡萄酒品牌名称,各式酒瓶等)
b 建筑艺术组(可收集法国著名建筑的图片、建筑经过、建筑设计特色及数据)
c 时装与香水组(收集时装杂志上法国香水及香水瓶)
d 艺术珍藏组(收集法国著名画家作品及珍藏品照片,及创作背景或欣赏指南)
e 历史人物与事件组(收集著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重要历史事件)
教学步骤(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欣赏影音资料,感受法国浪漫风光
2.提出分组演示的要求和顺序2.分组演示课件,介绍法国
3.设计议题,组织讨论 3.分析资料,综合回答
4. 师生共同总结,进一步从整体上了解和感受法国
每个小组演示后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并提出改进建议。
3.提出议题:法国作为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之间的联系是什么?评委学生根据各小组的演示和介绍,分别设疑,并找出最具特色的地方。
3.根据各小组的介绍,分组讨论,并举例说明。
本课总结
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景色秀丽的自然风光,浪漫多情的民风民俗,高雅的艺术,新潮的时装……无不吸引着天下的游人,是世界上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最多的国家,旅游业的繁荣同时又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法国一直位居经济强国之列。
板书设计(接第一课时)
二、文化和旅游
1.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最多的国家
2.旅游业成为经济支柱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学习法国利用文化特色发展旅游的成功之处,对青岛的历史文化进行调研,提出利用本地特色发展旅游或经济的可行性报告。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读法国图回答
(1)首都B为。
其北面邻国的首都A 为
(城市名称),本初子午线从这里经过。
(2)该国地势东南,西北,判断依
据是。
(3)其沿海C处为气候,夏季气温
高、降水少,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产地。
(4)其西海岸为气候,气温变化,
全年降水,基本没有旱涝等灾害,是欧洲
出口最多的国家。
2.法国地形以什么为主
A 高原
B 盆地
C 盆地和平原
D 平原和丘陵
3.有关法国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法国全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大西洋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南部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
D 大部分地区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均匀
4.法国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A 东高西低
B 南高北低
C 东南高、西北低
D 西北高、东南低
5.根据下列材料绘制巴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辅助信息请自行设计
巴黎属于气候类型。
个性练习设计
1.搜集资料,简单介绍一下法国的航空制造业。
2.法国旅游归来,你想给家人带点什么礼物?
教学探讨与反思
1. 法国这一节的教材内容很简单,尤其是“文化与旅游”这一部分给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每一节课都涉及了不少学科以外的知识,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累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2.第二课时设计为活动课,以学生为主体,介绍法国各方面的情况。
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认识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补充资料
凯旋门
凯旋门,座落在巴黎市中心的戴高乐将军广场,是拿破仑为自己建立的丰碑,以纪念他1802年在奥斯特里尔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
凯旋门1806年奠基,1836年落成。
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门宽14.6米。
拱形门内壁和石柱上,刻有拿破仑用以宣扬其战功的96个胜利战役的浮雕、大型浮雕《马赛曲》(浪漫主义雕刻大师弗朗索瓦-吕德的杰作)和当年跟随拿破仑远征的386名将军的大名。
1920年11月在凯旋门下建的无名烈士墓,埋葬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无名战士,墓志铭为:“这里安息的是为国捐躯的法国军人”。
墓前点着长明灯,经常有人献上象征法兰西国旗的红、白、蓝色鲜花。
1840年,拿破仑的灵车曾过此门。
1885年大诗人雨果的国葬仪式曾在凯旋门下举行。
每逢节日,就有一面10多米长的法兰西国旗从拱门顶端直垂下来,在烈士墓上空微微飘扬。
逢重大节日,一名穿着拿破仑时代戎装的战士,手持劈刀,守卫在《马赛曲》雕像前。
凯旋门顶部是一个博物馆,里面陈列着有关凯旋门的历史文件和拿破仑平生事迹的图片。
在这个博物馆的顶部平台向远处眺望,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等名胜尽收眼底
凡尔赛宫
作为世界著名文化保护遗产之一的“凡尔赛景区”(Versailles),有着雄伟、壮观的
“凡尔赛宫”和环抱其周围美不胜收的园林风景,以她迷人的风采向人们展现着法国十七世纪最完美最卓越的艺术成果。
凡尔赛宫的前身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狩猎城堡,后来由他的儿子路易十四,历时29年的时间,倾尽人力、物力,在原本是沼泽的地上改造扩建为王宫并将政府迁移到这里办公。
为了修建王宫,路易十四命人从各地运来大量的泥土来填充地基,并把森林外迁。
将数条河流改变流向,并制造巨大的抽水机将塞纳河水抽到150米的高度建造喷水池。
宫殿内部装饰无不经过精心打磨雕凿,动用了全法国有名的建筑家、画家、雕刻家、园艺家、工艺家以及数万人力昼夜建造。
工程始于1662年,结束于1710年,实际上到工程最后完工,用了近50年的时间。
在完工后的凡尔塞宫,法国名流贵族彻夜饮酒作乐喧嚣不止,这是路易十四从政治上、经济上抽掉反对王室的封建贵族们的基础的阴险谋略,但同时它也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波旁王朝走向破灭之路。
凡尔赛宫所属的园林风景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翠安农宫(Trianon)和专门为王后修建的游乐村。
在围绕着凡尔赛宫而逐步兴建起来的城市中,至今还可以看到许多那个时代所留下的历史遗物。
几个世纪的今天,他们仍在绘声绘色的向人们叙述着往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