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困惑和异常心理阳光心态的生存意境
大学生心理困惑和异常心理阳光心态的生存意境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通 过多种形式及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 教育活动。 包括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心理疾病防治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树立科学的健康观 2、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3、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3、 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 非静态(没有压力和冲突), 是动态(在平衡和不平衡、冲突中追求发展) 4、 心理健康归根结底是一种人生态度 非超控制(神经症)、非失控制(反社会性)、开放,乐于吸取新经验,积极眼光看问 题,放弃做完人和超人底目标。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
如果你想走出常规,放松心情,以阳光心态开始每一天,就有必要以自问的方式开始这一天,这些 问题会给我们带来力量和好心情。 ①我现在已经拥有什么最珍贵的东西?
“失去了才知道珍贵。”人们总是追求自己没有的东西,而对于已经拥有的却习以为常,甚至不 去珍惜。比如健康的身体、幸福的家庭、学习的机会等。
我拥有的最珍贵的三样东西是: ②我现在或曾经因为什么而感到自豪?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能保持对学习较深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能调节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乐于交往 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1、 判断心理健康应兼顾内外两方面 外:行为符合规范、人际关系协调、社会适应良好 内:心理机能健全、正当手段满足需要 2、 心理健康有不同层次 积极的:高层次、有追求、有价值目标 消极的:适应和平衡,内心没冲突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身心健康的七大标准: 1、快食:吃饭不挑食、不偏食,津津有味 2、快眠:较快入睡,睡眠质量好,精神饱满 3、快便:快速通畅地排泄,感觉轻松自如 4、快语:说话流利,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5、快行: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动作流畅 6、良好的个性:性格柔和、适应环境,为人处事好 7、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相处自然融洽,朋友多
越多,将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我今天必须解决的问题是:
⑤我现在就开始行动? 我是一个幻想家,还是一个行动者?我有足够的能力让自己拥有阳光心态吗? 我现在就开始行动:
当我们无法完成阳光心态时,需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2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 3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方法 4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5 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支持系统介绍
发现头顶的天原来是那样的蓝,身边的树原来是那样的绿,路边的花原来是那样的美。生活中不是
没有阳光,是因为你总是低着头;不是没有,遇到危机时,我们要看到危机后面的转机;遇到压力时,要看到压力后面的动力,遇
到挫折时,要看到挫折后面的成长。与其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消沉沮丧、萎靡不振,不如以阳光
的心态积极应对。要知道,拥有酸、甜、苦、辣、咸的五味人生才是真正丰富的人生。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正是这些喜悦的瞬间和悲伤的时刻,才造就了我们多彩的人生。不要因为任何
一个片刻的特别美丽而执著于它,也不要因为任何一个片刻的特别痛苦而将其推开,我们要将它们
看作人生中的一段经历而去体验,在体验中积极成长。
成绩和成功不分大小,每一次成功都意味着向前迈进了一步。你可以为你刚刚战胜一个挑战而感 到骄傲,也可以为你帮助了别人而感到幸福,总之一切都值得你自豪。
截止目前我最自豪的三件事是:
③我今天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希望?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就等于给自己点燃了一盏激情和自信的心灯。 我今天的希望是:
④我今天能解决什么问题? 试图把问题拖延到明天或以后解决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并且让问题越积
大学生心理困惑和异常心理阳光心态的生存意境
1
2020/11/26
“真诚永远不为过”赞美需要真诚,是发现对方确实存在的优点,而后赞美之。恭维是虚假的, 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是“发明”,是对方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虚假的赞美没有价值。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放大人生的美好
黄美廉的故事证明了,当我们用积极心态主宰自己的心境,用光明的思维去看世界,我们就会
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和绝对的界限,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 “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因此,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 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即人的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 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 (1)心理困扰——心理的不良状态 正常人群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压力 过大、晋升失败、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态(如:长期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的。 主要包括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
感到过分疲劳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9.头发具有光泽而少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活力, 人的潜能得到开发,人的价值能够实现。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也曾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四个标志: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健康乃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良好而完满的状态 (1948,WHO)。
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行为等因素分析: ▓有没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
▓有没有主观不适感 ▓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健康的标志(WHO,1948)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