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爬架安拆技术交底

外爬架安拆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4五建新街坊5号院7#楼共布置48个机位分2段进行提升5五建新街坊5号院12#楼共设置38个机位分2段进行提升2 总体搭设要点2.1 施工时根据机位位置设置预留孔,将预埋管用扎丝捆牢在边梁钢筋上,每个机位在覆盖4个楼层的情况下每层需要设置7个预留孔,预留孔从楼板的高度下来10公分做预埋,预留孔应与结构外表面垂直,其中心误差应小于15mm,预留孔的安装位置详见架体剖面图、穿墙螺栓预埋孔图。

穿墙螺栓预埋孔图架体剖面图架体防倾图2.2 架体底部采用标准连接杆搭设底部桁架,局部用脚手架钢管搭设底部桁架,局部搭设的地方已在图纸上标出,详见机位图纸,本工程中1#、2#、3#、7#、12#楼局部用脚手架钢管搭设底部桁架的搭设要求:(1)搭设过程中严格控制立杆的垂直度,其垂直偏差不大于4‰。

(2)搭设过程中,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相邻两立杆的接点不能在同一步层内,对接扣开口应朝内。

(3)搭设过程中,各纵向横杆接长采用对接扣,相邻两杆的接点不得在同一立杆跨度内,且对接扣开口朝上。

(4)搭设过程中,各扣件螺母拧紧力矩控制在40~65N•m范围内。

(5)1#楼5# ~6#、19# ~20#等机位桁架弦杆用钢管扣件连接。

2#楼5# ~6#、19# ~20#等机位桁架弦杆用钢管扣件连接。

3#楼43# ~44#等机位桁架弦杆用钢管扣件连接。

7#楼46# ~47#等机位桁架弦杆用钢管扣件连接。

搭设形状详见底部桁架局部钢管连接图。

底部桁架局部钢管连接图2.3 1#楼爬架从4层结构开始安装搭设,随施工进度逐层搭设8层,标准8层结构施工时爬架开始提升,架体顶部提升到33层面。

2#、3#、7#、12#楼爬架从5层结构开始安装搭设,随施工进度逐层搭设9层,标准9层结构施工时爬架开始提升,架体顶部提升到34层面。

2.4 防倾导座在使用和升降工况情况下安装二个附着支座,在爬架提升时,把底部防倾导座安装在最上部,离墙超过400mm的地方根据现场实际距离,防倾导座重新进行制作。

详见防倾导座构造图防倾导座构造图2.5 爬架以主框架及水平桁架为骨架采用扣件钢管搭设,高度14米,架体宽0.8米,小于1.2m。

按规范搭设剪刀撑,剪刀撑从架体底部向上连续搭设,剪刀撑跨度不大于6m,水平夹角处于45-60°之间,并应将主框架和底部水平桁架连为整体。

2.6 脚手架悬挑不大于2m,且不大于跨度的1/2。

2.7 主要技术参数架体高度:14米,1#、2#、3#、7#楼中架体直线最大跨度为6.0米;立杆纵距:1.5米;架体折线布置最大跨度为5.4米;架体宽度:0.8米,步距1.8米;主框架距建筑结构距离:在没有线脚的情况下距建筑结构为0.4米;架体升降设备:7.5t×6m电动葫芦,架体升降速度12cm/min。

2.8 1#、2#、3#、7#楼外爬架基本设计值序号项目內容1 架体总高度14米2 架体宽度0.8米(内外排立杆中心距)3 立杆纵矩 1.5米4 架体离墙距一般为400mm-600mm5 主框架主框架采用竖向连接,主框架尺寸为1.8米(高)×0.8(宽),用m14螺栓进行连接6 附墙支座使用过程中每榀主框架上保证不少于2个7 提升梁一般长度为850mm,一端用M30螺栓与主体进行连接,一端用M30与上拉杆进行连接。

8 水平桁架800㎜1200㎜1500㎜1600mm (连接杆)9 防坠块最大最大制动距离不超过80mm.10 提升设备(电动葫)1#、2#、3#、7#楼共约设置194个电动葫芦,7.5t,一次行程距离为不小于6m,吊钩速度为120mm/min,功率为500W。

11架体分片1#、2#、3#、7#楼每栋楼都是分2段进行提升,采用电动提升,遥控控制。

2.9附着升降脚手架的使用要求:不允许有集中荷载施加于架体上。

升降脚手架施工荷载允许3KN/m2,如施工时架体上每平米站人不超过3人(不超过二步架同时施载);或2KN/m2(不超过三步架同时施载)。

架体提升作业时严禁站人、堆放建筑材料或与导轨式附着升降脚手架不相关的物品。

架体提升前操作人员应划分定岗、分片、分机位对架体进行检查清理并对机位提升时进行监护查看保证架体正常提升。

提升时单机超载范围应控制在4T以内。

架体提升时注意防止电动葫芦铰链、翻链,每次提升架体前应检查电动葫芦的导链轮是否完好有无损坏现象如有损坏立即更换,检查过程中如发现反链现象立即纠正链条环绕方式。

整体图2.10塔吊附墙处架体搭设要点要按以下步骤进行:1、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2、按升降脚手架组装的逆程序拆除所有提升系统构配件:电器控制线路、提升设备、吊挂件等构件,然后分类由楼层内运到施工电梯,再运输到地面并堆放整齐或及时运离进行维护保养。

注意小件吊离时必须用桶装或袋装后再运走。

3、按升降脚手架组装的逆程序,从分组处开始拆除升降脚手架的钢管架体,拆除顺序为:架体顶部几步架外层防护安全网----拆除顶部几步架外侧剪刀撑杆------ 拆除顶步架内踢脚板、脚手板----- 拆除栏杆、小横杆、大横杆----- 拆除可拆之立杆;重复上述步骤,逐步往下拆除架体。

4、升降脚手架拆除从上而下,一步一清,严禁上下同时作业,严禁先将附墙固定导向座整层全部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

(主框架分为三榀,从上往下,拆到第四步架时,拆除第一榀主框架,拆到第六步架时,拆第二榀主框架,拆第三榀主框架时最危险,要用塔吊配合,一段一段的拆除,用塔吊吊着,站在架子的令一段,拆除用塔吊吊着的这一段的螺丝和支座。

这时下面严禁过人)。

2.12料台开口处的处理脚手架在料台安装位置需拆开一个缺口,以便于料台安装及使用。

脚手架拆开一个缺口后,需进行局部加固,具体做法如下:1)、根据料台宽度确定开口宽度;2)、将该位置的的第1~第2步脚手架拆除;3)、料台安装位置正上方的脚手架采用内、外做竖向斜撑加固,如图所示;4)、料台左右两边的脚手架断口搭设0.6m和1.2m高的扶手防护,并且绑扎安全网密封,料台正上方脚手架用小眼白网做隔离,防止坠物伤人。

5)、主体封顶后,料台不再使用时,将该开口位置脚手架还原。

2.13 采光井和伸缩缝处理办法1#楼6-8轴、7-9轴、10-12轴、13-15轴、28-30轴、31-33轴、34-36轴、35-37轴的采光井位置的宽度不能满足爬架机位安置要求,故采光井位置搭设悬挑架进行施工。

1#楼16-17轴、26-27轴的伸缩缝位置的宽度不能满足爬架机位安置要求,故伸缩缝位置搭设悬挑架进行施工。

2#楼6-8轴、7-9轴、10-12轴、13-15轴、28-30轴、31-33轴、34-36轴、35-37轴的采光井位置的宽度不能满足爬架机位安置要求,故采光井位置搭设悬挑架进行施工。

2#楼16-17轴、26-27轴的伸缩缝位置的宽度不能满足爬架机位安置要求,故伸缩缝位置搭设悬挑架进行施工。

3#楼6-8轴、9-11轴、14-16轴、26-28轴、27-29轴、31-34轴的采光井位置的宽度不能满足爬架机位安置要求,故采光井位置搭设悬挑架进行施工。

3#楼4-5轴、15-17轴、36-38轴的伸缩缝位置的宽度不能满足爬架机位安置要求,故伸缩缝位置搭设悬挑架进行施工。

7#楼6-8轴、9-12轴、15-17轴、34-36轴、33-35轴的采光井位置的宽度不能满足爬架机位安置要求,故采光井位置搭设悬挑架进行施工。

7#楼4-5轴、16-18轴、27-29轴的伸缩缝位置的宽度不能满足爬架机位安置要求,故伸缩缝位置搭设悬挑架进行施工。

桁架三跨时斜杆布置详图脚手架立面图3 外爬架安装方法3.1 外爬架安装流程搭设安装平台→组装主框架下节、水平桁架→吊装→搭设脚手架体→接长主框架标准节→安装支座、导向架→搭设脚手架→铺底部钢板、防护钢板网封闭→检查验收投入使用安装流程图3.2 外爬架安装3.2.1 爬架搭设前,采用落地架作为安装平台详见安装平台示意图,来承受安装时的竖向荷载,平台宽度1.5m,承受荷载大于3KN/㎡,其水平度偏差应在20mm之内,在架体落在操作平台上之前,必须有爬架安全员对落地进行检查,保证落地架为双排落地架,搭设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保证落地架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安装平台示意图落地架立杆纵距为1.5m,步距为1.8m,剪刀撑自下而上连续设置,与楼面角度为45°~60°。

拉结原则1)脚手架与建筑物按水平方向3.0m,垂直方向3.6m,设一拉结点。

2)拉结点在转角范围内和顶部处加密,即在转角l米以内范围按垂直方向每3.6米设一拉结点。

3)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

3.2.2 主框架下节与桁架的组装在地面将主框架摆放就位,按桁架组装图中桁架尺寸安装连接桁架立杆、横杆、斜杆,横杆置于立杆连接板内侧,斜杆在外,螺栓由外向内穿入,严格控制其水平度和垂直度;调整合格后,再将所有连接螺栓拧紧。

螺栓拧紧后需抹上黄油,以免生锈。

用塔吊将安装好的导轨、桁架吊装到平台,按设计尺寸摆放就位,控制好导轨与结构之间的距离;将爬架与平台连接固定。

桁架组装图3.2.3主框架标准节的连接按照平面图位置将主框架位置找好,除满足图纸要求外,注意以下几点:1)、主框架的位置应尽量避开飘窗板、空调板、框架柱等部位。

2)、主框架要避开模板的穿墙螺栓孔,避免主框架影响穿墙栓安装和拆卸。

当水平支承桁架组装一部分后,随后安装导轨主框架。

导轨主框架安装、固定后,把固定导向座套在导轨上移至将要安装的位置,临时固定,并校正导轨主框架两个方面的垂直度,在结构顶板上预留拉结吊环,安装临时拉结,相邻竖向主框架的高度差不应大于20㎜,垂直度不大于5‰且不大于60㎜。

3.2.4提升梁的安装1)、把提升梁用M30穿墙螺栓固定在3层外墙上,把四根斜拉钢筋一端用M30穿墙螺栓固定在4层外墙上。

2)、用M30×70螺栓把斜拉钢筋另一端与提升梁的耳板连接,调节中节螺栓,使提升梁水平。

3)、安装如下图:3.2.5防倾支座的安装根据平面布置图及立面留孔图用穿墙螺栓安装支座,拧紧螺母,附墙支座应采用锚固螺栓与建筑物连接,受拉螺栓的螺母不得少于两个或应采用弹簧垫圈加单螺母,螺杆露出螺母端部的长度不应少于3扣,并不得小于10mm,垫板尺寸应由设计确定,且不得小于100mm×100mm×10mm.附墙支座支承在建筑物上连接处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且不得小于C10. 固定导向座背板必须满贴结构混凝土面,同时检查调节顶撑的灵活性、可靠性。

导向座固定螺杆拧紧后,背板满贴结构,与结构间形成很大的摩阻力,且导向座与主框架的固定连接点比螺杆位置低,受力后导向座所受偏心扭转力比起摩阻力很小,因此导向座可稳固地与结构连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