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抗战英烈王璞壮烈牺牲被授抗日民族小英雄称号
导语:王璞,原名兰贵,1929年10月3日出生在河北省顺平县(原完县)野场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野场村距县城有近百里,位于太行山脚下。
王璞的祖母是
王璞,原名兰贵,1929年10月3日出生在河北省顺平县(原完县)野场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野场村距县城有近百里,位于太行山脚下。
王璞的祖母是位心地善良的老人,父亲王三群、母亲张竹子是全村有名的老实人。
王璞刚刚学走路时,母亲又生下了弟弟王全贵。
全家五口的生活全靠父亲起早贪黑耕种自家那二亩半地和外出打短工维持。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日本侵略军顺铁路大举进犯。
老百姓听到了保定失守的消息,人心惶惶。
接着,八路军在平型关打了大胜仗的喜讯传来,人们受到鼓舞,又看到了光明。
接着,八路军的一个班来到了离野场仅一公里的大悲村,他们到周围各村宣传抗日,宣传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动员和号召青壮年参加八路军。
群众听说他们就是在平型关打日本鬼子的八路军,是聂荣臻司令员派来的人,都特别高兴。
王璞当时才八九岁,对这些事儿还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儿,就问父亲:“爹,八路军是干什么的?”“是专门打日本鬼子的!”不久,八路军这个班扩大到了一个大队,顺平县当时叫完县,也建立了游击队。
王璞看到本村的一些大哥、大叔参加八路军、游击队,非常羡慕,他说:“我长大了也要参加八路军!”
晋察冀军区成立以后,成立了晋察冀边区政府,许多抗日群众团体也相继成立。
1938年在大悲村成立了区公所,接着,区农会、青救会、妇救会也建立起来了。
为了加强对抗日工作的领导,党组织先后在各村发展了一批党员。
王璞的父亲王三群,出身贫苦,积极参加抗日活动,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由区委直接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