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食品国际贸易与安全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机构

第七章 食品国际贸易与安全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机构


7-1
WTO有关食品贸易的法规
二、SPS协定(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应用协定)
SPS协定的协调一致原则:
鼓励“成员国应尽其所能,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组织及其附属 机构的工作,特别是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兽医办 公室( OIE )及国际植物保护条约(IPPC)框架下的国际 和地区组织的工作,以推动这些组织根据卫生和植物卫生措 施的各方面内容,制定并定期审议有关标准,准则和建议”; 即明确指出:在食品安全方面(即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方面) 应以CAC标准为协调各国食品标准的依据; 而在保护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和健康方面,则分别以OIE和 IPPC的标准为基础; 如果一个成员国在贸易中不采用国际标准,则必须提供科学 依据;
7-1
WTO有关食品贸易的法规
四、WTO规则与CAC标准的关系
SPS和TBT协定中均明文规定食品法典标准(CAC)为协调各国食品标 准的基准; WTO在解决国际间食品贸易争端时,是以CAC标准为仲裁标准的; 事实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与CAC标准不一致的问 题,原因:科学水平、经济水平、文化传统及信息获得等诸多因素;不 一致的表现: 营养标准方面:如食品中允许使用的营养强化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和最 高用量;营养标识等; 安全指标方面(多):如重金属、农药、霉菌毒素的最高允许含量;允 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和最高用量;允许的细菌总数和大 肠菌群指数等; 作为一个国家,如果要避免发生贸易争端或在争端中 “输掉官司”,就 必须深入研究国际游戏规则;
7-2 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 二、欧盟
以“食品法律绿皮书”(1997年发布)为基本框架,基本涵 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食物链;包括农业生产和工业 加工的各个环节; “食品安全白皮书”(2000年),将食品安全作为欧盟食品 法的主要目标,形成了一个新的食品安全体系框架; “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2002年),颁布了第 178/2002号法令,此是欧盟食品安全方面的主要举措; 截止2009年,欧盟已经制定了31个法令、128个指令和14 个决定,其法律法规的数量和内容不断更新与完善; 在欧盟食品的法律框架下,各成员国如英国、德国、荷兰、 丹麦等也各自形成了一套法规框架,这些法规不一定与欧盟 的法规完全吻合,主要是针对成员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7-1
一、GATT / WTO规则
WTO有关食品贸易的法规
GATT最基本的原则是非歧视贸易原则(最惠国条款和国民 待遇)及透明度原则; WTO继承了GATT关于货物贸易透明度的有关规定,并将 该原则扩展到投资、服务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 护方面; 国民待遇原则:要求外国贸易伙伴和国内贸易伙伴享有同等 待遇;从食品国际贸易的角度来分析,要求对进口食品和本 国食品采取同样的检查标准,而不能无故抬高进口食品的标 准,而放松国内食品的标准; 透明度原则:要求各国的贸易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和标准要 向WTO和各成员国通报,并且还要求各国在制定新的法规 和标准时,向WTO和各成员国通报和征求意见,并尽量吸 收这些意见进行修改。
在制定适宜的保护水平时,应考虑经济损失和成本 效益,及减少对贸易的负面影响;
7-1
WTO有关食品贸易的法规
二、SPS协定(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应用协定)
透明度原则:
要求成员国向WTO和其他成员国通报新的SPS措施和现有 的SPS措施的变化; 通报不符合标准的措施; 对贸易有由显著影响的措施,并考虑所收到的反馈意见; 为此,成员国必须在政府部门中设立一个通报点,与之相 应的是成员国还需要在政府部门中设立一个询问点来回答 WTO 或其他成员国对本国SPS 措施的任何问题;
7-1
WTO有关食品贸易的法规
三、TBT协定(贸易技术壁垒协定)
技术法规除为实现正当目标所必须的条款外,不应有额外限 制贸易的条款; 正当目标指: 国家安全; 防止欺骗; 保护人身健康和安全; 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 保护环境; 即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是客观存在的,且不能是非必要的; 过去和目前国际上所发生的许多贸易争端,关键点均在于判 定是否属于“必要的贸易措施”;
7-1
一、GATT / WTO规则
WTO有关食品贸易的法规
在通报中需要详细说明的是在与国际标准不一致的 情况下,必须运用危险性分析的手段来提供科学依 据,而不是想当然而为之。 WTO的成员国在进行贸易时,任何进行的国际贸易 包括食品贸易都要以这两个基本原则为准则。
7-1
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
一、美国
食品召回制度:指食品的生产商、出口商或经销商在获 悉其生产、进口或经销的食品存在可能危害消费者健康 安全的缺陷时,依法向政府部门报告,及时通知消费者, 并从市场和消费者手中收回有问题的产品,予以更换、 赔偿的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以消除有缺陷食品危害风 险的制度; 从世界范围看,美国产品的召回制度是适用范围最广, 也是最健全的; 美国的产品召回制度始于1966年,首先是汽车行业, 此后在多项产品安全和公共健康的立法中引入了缺陷产 品召回制度。
7-3 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 一、美国
美国食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食品之一,民众对 食品放心度普遍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国食 品安全相关部门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整个流程科 学监控所做的努力,以及从1906年起逐步建立形成 的一套完备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美国设计食品安全监管的机构非常复杂,主要机构达 20多个,其中主要有: FDA:美国联邦卫生与人类服务部所属 FSIS:《食品安全检验局》,美国农业部所属; APHIS:《动植物卫生检疫局》; EPA:《联邦环境保护署》
7-1
WTO有关食品贸易的法规
二、SPS协定(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应用协定)
在标准9、10和14中分别涉及技术援助:
主要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SPS 协定,包括技术、 研究机构设置、建议、资助、培训及设备等; 并允许最不发达国家有5年延缓期来达到SPS协定 的各项要求;
7-1
WTO有关食品贸易的法规
第一级最为严重,消费者食用了这类产品一定会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导致 死亡; 第二级危害较轻,消费者食用后可能不利于身体健康; 第三级一般不会有危害,消费者食用后不会引起任何不利于健康的后果, 如贴错产品标签,产品标识有错误或未能充分反映产品内容等; 随着召回制度的深入,食品召回有增加趋势,但这并不代表食品质量在 下降,而是说明人们对食品质量有了更高标准的监督与管理;
二、SPS协定(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应用协定)
SPS协定首先声明,各成员国有权采用保护人类、动物和 植物声明或健康所必需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包括: 保护人和动物生命免受来自食品、饮料中添加剂、污染物、 有毒物质或致病性生物的危险; 保护人类生命免受来自植物或动物携带的疾病危险; 保护国家免受来自害虫进入、存留或传播所造成的损害 SPS措施(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包括最终产品的标 准、检疫措施、加工要求、出证、监督检查、测试和与健 康有关的标识; 而旨在保护环境本身、消费者利益(与健康无关的)及动 物权益的措施则不包括在SPS措施之中;
第七章 食品国际贸易与安全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机构
内容提要
7-1 WTO有关食品贸易的法规
7-2
7-3
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
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
7-4
食品国际贸易的协调机构
7-1
WTO有关食品贸易的法规
一、GATT / WTO规则 二、SPS协定 三、TBT协定 四、WTO规则与CAC标准的关系
目录
总论 上篇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中篇 食品国际贸易与安全 下篇 中国食品国际贸易
中篇
食品国际贸易与安全
第四章 食品国际贸易发展历程与贸易格局 5节
第五章 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与食品国际贸易 5节 第六章 食品安全与食品国际贸易 5节 第七章 食品国际贸易与安全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机构 4节
7-2 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 二、欧盟
欧盟其他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还有《通用食品法》、《食品卫 生法》、《添加剂、调料、包装和放射性食物的法规》等; 还有一些由欧洲议会、欧盟理事会、欧委会单独或共同批准, 在《官方公报》公告的一系列EC、EEC指令,如有关动物饲料 安全、动物卫生法、化学品安全,食品添加剂与调味品、与食 品接触的物料、转基因食品与饲料、辐照食物法律等;
7-2
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
三、日本
日本是一个法制比较完善的国家,其法律的条款的修订非常普 遍,一旦发现某些条款与现实相左或不相适应,即以省令或告 示的形式对该条款加以修订; 日本食品安全管理的主要法律如下: 《食品安全法》:1947年,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 2006年5约,添加了肯定列表制度的内容; 《食品安全基本法》:2003年,以保护消费者为根本前提, 是保障日本食品安全的基本法;为日本食品安全行政制度提供 了基本准则和要素; 其他:《食品卫生法实施规则》、《食品卫生法实施令》、 《产品责任法》、《植物检疫法》,与食品进出口有关的还有 《输出入贸易法》、《关税法》等。
7-1
WTO有关食品贸易的法规
二、SPS协定(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应用协定)
等同性原则:
进口国应接受出口国的SPS措施,即使两者的具体 措施可能不同,只要在保护水平上具有等同学原则 即可; 在成员国之间应通过双边或多边协商就某些SPS的 等同性达成协定;
7-1
WTO有关食品贸易的法规
二、SPS协定(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应用协定) SPS 措施的制定必须采用危险性评估的方法:
7-1
WTO有关食品贸易的法规
二、SPS协定(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应用协定)
SPS协定规定各国有权限制贸易来保护健康,但所 采取的措施必须基于以下原则:
科学原则 非歧视性原则 不对贸易产生隐藏的限制性原则 SPS协定的协调一致原则 等同性原则 SPS 措施的制定必须采用危险性评估的方法 透明度原则 在标准9、10和14中分别涉及技术援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