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秋收工作方案农场农业生产工作通过标准化管理、应用新技术,战胜了春涝、夏涝等自然灾害,作物长势喜人,粮豆总产有望突破历史。
为确保秋收工作顺利进行,提高三秋工作质量,提升标准化水平,实现农业生产总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动员、提高认识、集中力量、超前准备、科学谋划、适时早动、抗灾抢收、人机结合、割晒为主、收耕并重、明确任务、强化领导、责任到人、一线指挥、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努力拚搏、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确保安全。
以突出农时、粮食降水为重点,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适时抗灾抢收为保证,以阶段推进总结奖励为动力,全面实现全年农业生产的奋斗目标,多角度、全方位、高标准抓好秋收及明年生产准备的各项工作,誓夺取秋收工作全面胜利、实现农业生产丰产丰收、高产高效。
二、秋收形势(一)气象条件预计秋季降水正常,气温稍高。
预计秋季降水量为90.0~110.0毫米,与历年同期持平,比去年同期少112.3毫米。
平均气温9.8℃,比历年同期高0.5℃,比去年同期低0.5℃。
初霜预计在9月27日前后,比历年晚2天,比去年早11天。
(二)有利形势一是全场上下对秋收工作高度重视,准备工作充分,针对今年收获面积大、收获期集中、粮食总量大、贮存加工设施不足、粮食销售较难等秋收特点,提早谋划收获方式和明年生产准备工作,做到方案早出台,任务早明确,责任早落实。
二是农机装备力量明显提高,采取了“引、买、修、改”方法增加抗灾机型数量等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农机标准化作业和突击抗灾能力增强;三是全场晒场面积进一步扩大,烘干、仓储设施、苫盖物资准备到位;四是场、区、站干部积累了丰富的抗灾抢收经验,能够因地制宜指挥秋收生产,做到有的放矢。
(三)不利形势一是去年秋涝、今年春涝、夏涝及秋涝“四涝”叠加,秋收条件艰难,任务艰巨,8月份降水量较大,受洪涝灾害影响,地号中的积水很难排除,土壤处于严重饱和状态,部分地号仍有积水,给秋收及明年生产准备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二是秋收面积大,粮食总量大,收获水分大,贮存难度高,粮食安全受到影响。
三是部分种植户抗灾抢收意识不高,如不采取分段收获、加大霜前收获面积,水稻霜后、玉米冻后收获风险加大,不利于粮食安全归仓。
三、秋收生产工作(一)水稻收获水稻收获要以水稻生育进程为标志,以提高稻谷品质为重点,正确处理收获与农时、收获与提质增效、收获与粮食降水、收获与种子选留、收获与秋整地、收获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收获与明年生产准备、粮食降水与销售等八个关系,保证在界定的农时范围内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秋收工作。
水稻采取分段收获的方式,机械割晒拾禾与机械直收相结合。
在枯霜前人机结合,充分发挥机械割晒拾禾和半喂入式收获机的作用;水稻进入蜡熟期黄化完熟率95%以上时开始机械割晒;机械割晒要在枯霜期前完成,割后视稻谷水分及时拾禾,要实时掌握天气变化,防止割后多次降雨,增加稻谷惊纹粒,降低稻谷品质。
枯霜后充分发挥机械直收的作用,半喂入式收获要一直作业到秋收结束;水稻割晒拾禾商品粮水分要确保16%以下进入晒场,直收商品粮水分要确保以不坏粮为标准进入晒场,同时要加大粮食清选、烘干的力度,防止发生“坏粮”现象1、收获时期水稻进入蜡熟期开始机械割晒,9月15日-20日计划完成割晒总面积的15%; 9月20日-25日计划完成割晒总面积的45%;9月25日-30日以半喂入收获及割晒拾禾为主,计划完成收获总面积的60%;10月1日-13日,半喂入收获及机械直收,10月13日前全面积收获结束,科技示范带两侧要求10月10日前完成收获任务。
2、秋收准备。
一是对低洼地号要进行强排水,确保水稻收获质量;二是为提高收获机械的作业效率,提前人工平埂,提高割晒作业标准和效率;三是提前利用半喂入收获机割好枕地,为割晒机作业创造条件。
3、收获标准。
(1)割晒方向与插秧方向垂直,放鱼鳞大铺,厚度不超过15cm,割茬高14-16cm。
晾晒3-5天,稻谷含水量小于14.5%时拾禾。
(2)收获综合损失率不超过3%。
(3)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成熟度差别大的水稻要单收、单储、单销。
(二)水稻种子收获水稻种子田要保证种子的纯度,达到管局水稻生产用种标准的方可作为种子田。
组成由管局专家组、农场种子管理科、种子质量监督员、农户代表参加的种子田检小组,对全场种子田进行一次全面田检,凡检验合格的可作为种子田,否则一律转商处理。
根据种子田生育进程适时确定种子田收获开始时间,水稻种子田枯霜前100%使用半喂入式收割机收获,否则不允许做种子,每300亩种子田必须配备1台半喂入式收割机,种子田收获必须在枯霜前收获完成。
种子收获后及时清选、烘干、加工、检验、包衣、入库保管,种子加工入库在10月30日前完成。
(三)玉米收获玉米人工收割要在9月25日前割倒下棒,积极扩大机械直收面积,机械收获在10月20日前结束,不留冬收面积,机械直收综合损失率不超过3%,10月23日前将地号清理干净,适时深松耙茬起垄。
(四)晒场准备各区站做好晒场的清理、维护和扩大工作。
做到土晒场刮平压实,排水沟畅通无积水,台面无垃圾、无杂物、无杂草;晒场设备运转正常,防雨设施齐全,要备好检测仪器和设备,实时监测粮堆温度、水分变化,确保贮粮安全。
各单位对辖区内的田间路刮平压实并进行有效管理,充分利用田间路进行晒粮、储粮;做好田间临时晒场的准备,临时晒场要有足够面积,要备足垫底和苫盖物资。
(五)粮食收储做好收储机械设备维护检修,烘干塔达到完好状态,苫盖物资准备齐全,全面做好接收新粮和粮食收储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农机工作(一)机械准备收获机395台,其中120马力以上收割机“3518”、“3316”、“佳联-6”共计250台;割晒机174台,其中自走割晒机27台、轮式拖拉机配套割晒机65台、收割机配割晒架82台;拾禾台189套;半喂入18台,外引半喂入120台;70马力以上拖拉机590台,配套“25”水田犁570台;半链轨59台套、后驱动106台套;拍打式筑埂机12台。
(二)具体措施坚持“两个立足、两个确保、一个实现”开展秋收农机工作。
即立足于抢早、立足于抗灾;确保收获时限、确保机械作业质量;实现秋收农机安全生产无事故。
1、立足于抢前抓早、提早准备、适时早动,以早动争主动。
2、立足于抗灾抢收。
抗灾抢收机械重点是半链轨、后驱动和叶尼塞、小履带、半喂入等机型,恢复现有抗灾机型和配套设施的技术状态,推广半链轨与后驱动等抗灾机具,积极引进半喂入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
3、确保收获时限。
秋收农时时限采取“倒计时”整体推进秋收进程,日进度10%。
4、确保机械作业质量。
严格机械各个环节的作业标准和作业质量,收获与秋翻地、秋筑埂适时同步进行。
水田整地采取翻地与旋耕相结合的作业方式,秋季筑埂和池埂修复面积100%。
秋翻地机械选用7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25”水田犁,扣垡严密、翻到头到边、不留死角。
每个管理区与周边地方至少引进20台翻地机车跨区作业。
充分发挥筑埂机的作用,积极扩大机械筑埂面积。
机车作业采取量化管理,车与户、与地号相对应,计划工作量和作业时间,绘制地号图,编制作业详细卡,做到割晒与拾禾不脱节,收获与整地相结合。
5、实现秋收农机安全生产无事故。
一是人员安全。
参加秋收作业人员及外来务工人员做到安全教育及签字,农机驾驶人员须持有农机驾驶证。
严格做到四个签字(安全教育、安全责任状、坚决杜绝“黑车非驾”责任书、秋季作业十不准保证书)。
二是机械安全。
参加秋收作业的各种农业机械牌证齐全,安全设施齐全有效,农机具粘贴安装有效示宽反光标识。
三是开展“秋季生产百日安全活动”,农机、安全、交警、交通等部门进行联合检查,加大检查和违章整改力度,确保秋季安全生产。
(三)科学调配、合理运用作业机车1、以管理区为单位成立专业水稻机割、机拾及整地服务队,由副主任总负责,站长直接负责,机车实行统筹安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落实工作量、统一作业费价格、统一结算作业费。
2、服务队机型以半喂入收割机;自走割晒机、拖拉机配倒臵式割晒机;大型收割机配套拾禾器; 7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25”水田犁、筑埂机等机型为主。
3、服务队主要服务于高速公路、主干公路两侧的水稻机割、机拾及整地、筑埂等作业。
4、农场引进的半喂入收割机由各管理区副主任负责调配,与农户核对好作业面积,有签字,作业费由农场统一垫付结算,管理区负责收缴上缴农场财务科。
(四)农机田间作业要求及农机入场入库1、农机作业标准严格按照《建管局农机田间作业标准》的规定执行。
2、机车作业费价格参照《农场质量效益农业实施方案》中的机械作业价格表规定执行,作业收费价格可随柴油价格的变动进行适当调整,禁止哄抬、降低作业费价格。
3、农场收获任务未完成时,不经农场批准,任何收割机、割晒机不准出场作业,否则每台罚管理区5000元。
4、做好管理区的油料储备工作,每亩耕地油料储备不少于2公斤。
5、做好农机具冬季封存工作,入场入库机械达到“十字”标准。
五、“三秋”及明年生产准备工作“三秋”及明年生产准备工作要统筹考虑、抢前抓早、落实计划、分步实施,务必在封冻前保质保量全面完成“三秋”及明年生产各项准备工作。
(一)“三秋”工作水田“三秋”工作主要是集中标准化育秧基地建设、展示田改造田间工程建设、地号整理、泡泽治理、标准化晒水池建设、本田取床土、秋整地、秋筑埂、秋做床、秋备床土和有机肥准备等。
旱田“三秋”工作主要是秋整地、秋起垄。
坚持农时标准、作业标准和验收标准,按照明年结构调整要求搞好“三秋”作业,按照“三秋”作业标准搞好技术培训,达到结构合理、措施到位、设计落实。
1、黑色越冬。
黑色越冬面积100%,高速两侧10月20日前完成,主干公路两侧10月25日前完成,其它地号10月30日前完成。
旱田。
旱田整地要以大型联合整地机为主,以浅翻深松为辅,松耙结合,深松深度35cm以上,浅翻深松犁必须100%配带合墒器,玉米灭茬整地80%,秋起垄机械应配套整形器进行作业。
水田整地采取翻地与旋耕相结合的作业方式,翻地必须全面应用单铧耕幅在25厘米以上的水田犁,翻地深度22厘米左右,翻到头、翻到边,不留死角;水田秋翻地要尽量做到池埂不受破坏,收获、翻地破坏的池埂要及时修复,为明年提早泡田整地争得主动;适合旋耕的地号可采取旋耕作业,旋耕深度18厘米以上。
2、秋起垄。
做好秋起垄工作,玉米秋起垄面积60%以上,起垄前在距地头20-30米处要先深松后按照亩施肥量进行机械撒施肥料。
要创造条件扩大机械联合整地面积,扩大GPS定位起垄面积,扩大垄体整形器起垄面积,要求大垄垄距135cm,垄高25cm,小垄垄距65 cm,垄高18cm,起垄笔直,百米误差不超过5cm,10月28日全面结束。
3、秸秆还田。
玉米秸秆还田面积100%;水田地号实施高茬收割粉碎还田和割晒脱谷粉碎后还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