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枣树和小柳树

小枣树和小柳树

教材分析《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学生分析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

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1、在新教材和《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学生读、写的欲望都很强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

为了这一理念,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让师生之间形成这样一种特定的关系: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并由此诱导学生作出研究的反应。

学生通过研究性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具有诱导倾向的问题,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3、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找春天吧!引导学生齐唱《春天在哪里》。

好,我们已经找到了春天。

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小枣树呢。

想知道它们在春天、秋天时有什么不同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用学生会唱的歌曲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

教者以启发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回答: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设计意图:明确初读目标,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以简单的问答,提高学生的读书效率,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2)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

并想办法记住它。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3)开火车认读生字。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准备,帮助不会认的同学想办法认字。

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喜欢比赛的特点,培养团结合作和竟争意识。

]2、再读课文,突出重点。

(1)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讲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

[设计意图:抓住事情的过程,体会重点人物的特点。

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注重展示从对内容的理解到对人物品质的认识过程。

](2)略读分析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你喜欢哪几句话?读给大家听,要读出感情噢![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3)学生自选角色,有感情地表演出来,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感悟小枣树说的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小柳树:得意、骄傲、不懂礼貌;小枣树: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色的研读,力求突出重点,使学生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

](4)读了课文,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大胆说出来吧![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3、精读课文,加强语感。

(1)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们准备抓住哪些语句把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特点表现出来呢?[设计意图: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拔、指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角色表演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重点词语,观察插图,对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性格对比,加上学生自己的理解,把课文朗读并表演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情感。

] 三.拓展与巩固1、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

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醒。

先自己想想,然后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巧用课文抓住文中的发散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文中人物的优缺点转移至现实的每个人身上,使德育落到实处。

]2、巩固会认的字游戏:听音出示字卡。

(教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

]3、总结谈话: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却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

我们是不是要学习小枣树的高尚情操啊?四.作业设计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课后朗读全文给大家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吧《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篇充满童趣而又富有哲理的童话故事。

故事描述了小柳树和小枣树从春到秋生长过程中的不同变化,体现了小柳树和小枣树不同的人物性格。

优美、朴实的语言使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跃然纸上。

学生在认识两个人物形象的同时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教学目标:1.随文识字,在课文中理解“浅绿、光秃秃”等词语的意思,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性格。

3.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对待这些长处和短处。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激情引趣1.利用课件复习本课生字。

2.在课文里我们还认识了两个朋友,他们是谁呢?(课件出示两树图)谁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复习巩固,激发兴趣,实现了与课文内容的自然衔接,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与文中人物的距离。

)二、整体感知。

交流感受1.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教师配乐范读课文)2.交流:说说课文写了什么?(板书:“骄傲”或“得意”)(评析: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及时交流读书感受,发现小柳树很骄傲。

)三、指导朗读,个性理解1.质疑:从课文中哪些句子看出小柳树很骄傲(很得意)?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拨指导。

比较句子:①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②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1)两句话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小柳树在问小枣树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带着你的理解读读小柳树说的话。

(指导个性化朗读)2.质疑:小柳树为什么这么得意?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拨指导。

(1)因为小柳树长得很美。

课件展示:春天的小柳树发芽时的小柳树叶子又细又长的小柳树重点理解:“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浅绿色”“又细又长”等词语。

指导感情朗读第2—4自然段。

(2)因为小枣树长得不好看。

课文里哪些词语写了小枣树长得不好看?(板书:弯弯曲曲光秃秃)(评析: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围绕两个问题,根据学生的体会学习课文。

形象的画面,生动的情节,为学生对课文内容独特的理解和感悟搭建了一个平台。

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交流、互动,充分展示了个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l~4自然段,再次体会小柳树外形的美和内心的骄傲。

4.做课中操。

课件动画展示小柳树生长的画面,配上音乐,教师边引导学生做动作边说: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叶子又细又长,真美!老师真想和大家一块儿变成这棵漂亮的小柳树。

(评析:随着画面的变换,和着解说,教师与学生一起舞蹈,情、景、舞构成美妙的情境。

)我们慢慢地长高了,长大了…..我们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长长的树枝就像长长的辫子,谁也没有我好看。

春天,我们使劲儿长啊长啊,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换上了一件浅绿色的衣服,看看四周,谁也没有我长得美。

又过了好些日子,我们的叶子又细又长了,风儿吹过来,我们跳起舞来啦。

(评析:课中操起到小结学习内容,抒发读者情感,自然过渡学习下文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精读重点,深化主题1.引读第6自然段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读懂小枣树和小柳树的内心世界。

2.学习第7自然段。

(1)齐读。

看看小枣树说了小柳树什么?(2)师生合作读这段话。

你读懂了什么?重点理解:小枣树对小柳树优点的称赞。

用课文填空的形式填写小柳树的优点。

(3)换位思考。

说说人物内心的感受,从中受到教育。

a.如果你是他俩的朋友,你想对小枣树说点儿什么?b.如果你是这棵小柳树,你想对小枣树说点儿什么?教师点拨: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会正确地去看待自己和他人。

(评析:引导学生读书并发现文中蕴含的人文思想。

通过读书、体验、感悟、表达等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展示内心真实的想法,求真、求实,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在人物形象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同桌分角色练习读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

4.组织给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配音竞赛活动,比比谁是最棒的配音演员。

(评析:学生体验角色,丰富认知,实现与生活的链接,并在感情朗读中加深了情感体验。

)五、课后延伸,拓展教材第二年春天,小柳树和小枣树又要发芽长叶了,这一回,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一个什么故事呢?请你编一个小故事,说给小伙伴听听。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