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负债第一节流淌负债一、短期借款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借款。
企业借入的短期借款构成了一项负债。
关于企业发生的短期借款,应设置“短期借款”科目核算;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计算确定短期借款的应计利息,按照顾计的金额,借记“财务费用”、“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等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等科目。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金融负债是负债的组成部分,要紧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债券、长期借款等。
金融负债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治理要求,将承担的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两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2)其他金融负债。
其他金融负债是指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通常情况下,包括企业购买商品或服务形成的应付账款、长期借款、商业银行汲取的客户存款等。
企业应在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将其进行分类后,不能随意变更。
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不能重新分类为其他负债;其他负债也不能重新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企业应当在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差不多解除时,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
金融负债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不属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财务担保合同和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应当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中的较高者进行后续计量:(1)按照《或有事项》准则确定的金额;(2)初始确认金额扣除按照《收入》准则原则确定的累积转销额后的余额。
其他金融负债应按照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应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的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本节要紧阐述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其他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方法在本章第二节“非流淌负债”等部分中阐述。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概述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1.交易性金融负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负债,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1)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要紧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
(2)属于进行集中治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纳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治理。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组合中有某个组成项目持有的期限稍长也不受阻碍。
(3)属于衍生工具。
然而,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其中,财务担保合同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2.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关于包括一项或多项嵌入衍生工具的混合工具,企业能够将整个混合工具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1)嵌入衍生工具对混合工具的现金混量没有重大改变;(2)类似混合工具所嵌入的衍生工具明显不应从混合工具中分析。
关于混合工具以外的金融负债,只有能够产生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时才能将该项金融负债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越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讲明直接指定能够产生更相关的会计信息:(1)该指定能够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而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和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设立这项条件,目的在于通过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以消除会计上可能存在的不配比现象。
例如,有些金融资产能够被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从而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但与之直接相关的金融负债却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从而导致“会计不配比”。
然而,假如将以上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均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类,那么这种会计上的不配比就能够消除。
(2)企业的风险治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负债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治理、评价并向关键治理人员报告。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1.确认和终止确认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并承担相应义务时确认金融负债。
依照此确认条件,关于由衍生工具合同形成的义务,企业应当将其确认为金融负债。
然而假如衍生工具涉及金融资产转移且导致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则不再确认该项义务为金融负债,以幸免企业重复确认负债。
企业应当在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差不多解除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
【例9—1】某企业因购买商品于20×7年3月1日确认了一项应付账款2000万元。
按合同约定,该企业于20×7年4月1日支付银行存款2 000万元解除了相关现时义务,为此,该企业应将应付账款2 000万元从账上转销。
假如按合同约定,货款应于20×7年4月1日、4月30日分两次等额清偿。
那么,该企业应在4月1日支付银行存款1 000万元时,终止确认应付账款1 000万元(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50%)。
在4月30日支付剩余的货款1 000万元时终止确认应付账款1 000万元。
金融负债现时义务的解除可能还会涉及到其他复杂情形,企业应当注重分析交易的法律形式和经济实质来决定是否应全部或部分终止确认金融负债。
(1)企业将用于偿付金融负债的资产转入某个机构或设立信托,偿付债务的义务仍存在的,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也不能终止确认转出的资产。
尽管企业已为金融负债设立了“偿债基金”,但金融负债对应的债权人拥有全额追索的权利时,不能认为企业的相关现时义务已解除,从而不能终止确认金融负债。
(2)企业(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签订协议,以承担新金融负债方式替换现存金融负债,且新金融负债与现存金融负债的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的,应当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债,并同时确认新金融负债。
其中,“实质上不同”是指按照新的合同条款,金融负债以后现金流量现值与原金融负债的剩余期间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异至少相差10%。
有关现值的计算均采纳原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
(3)企业回购金融负债一部分的,应当在回购日按照接着确认部分和终止确认部分的公允价值的相对比例,将该金融负债整体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
分配给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关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按照其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相关交易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其中,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一般应当以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
金融负债初始计量时的公允价值通常以实际交易价格,即所收到或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然而,假如对价的一部分并非直接针对该金融工具,该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则应运用估值技术确定,而非直接以实际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
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
新增的外部费用,是指企业不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就可不能发生的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内部治理成本及其他与交易不直接相关的费用。
交易费用构成实际利息的组成部分。
关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利得或损失,除与套期保值有关外,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关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当设置“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核算其公允价值。
三、应付票据应付票据是由出票人出票、托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特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企业应设置“应付票据”科目进行核算。
应付票据按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应付票据和不带息应付票据两种。
(一)带息应付票据的处理应付票据如为带息票据,其票据的面值确实是票据的现值。
由于我国商业汇票期限较短,在期末,通常对尚未支付的应付票据计提利息,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票据到期支付票款时,尚未计提的利息部分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二)不带息应付票据的处理不带息应付票据,其面值确实是票据到期时的应付金额。
【例9—2】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购原材料采纳商业汇票方式结算货款,依照有关发票账单,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5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为2.55万元。
材料差不多验收入库。
企业开出三个月承兑的不带息商业汇票,并用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
例如该企业采纳实际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依照上述资料,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1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 500贷:应付票据 175 500开出并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假如不能如期支付的,应在票据到期时,将“应付票据”账面价值转入“应付账款”科目。
待协商后再行处理,假如重新签发新的票据以清偿原应付票据的,再从“应付账款”科目转入“应付票据”科目。
银行承兑汇票假如票据到期,企业无力支付到期票款时,承兑银行除凭票向持票人无条件付款外,对出票人尚未支付的汇票金额转作逾期贷款处理。
企业无力支付到期银行承兑汇票,在接到银行转来的“××号汇票无款支付转入逾期贷款户”等有关凭证时,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
对计收的利息,按短期借款利息的处理方法处理。
四、应付及预收款项(一)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同意劳务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
这是买卖双方由于取得物资与支付货款在时刻上不一致而产生的负债。
应付账款入账时刻的确定,一般应以与所购买物资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酬劳差不多转移或劳务差不多同意为标志。
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区不下列情况处理:在物资和发票账单同时到达的情况下,应付账款一般待物资验收入库后,才按发票账单登记入账,这要紧是为了确认所购入的物资是否在质量、数量和品种上都与合同上订明的条件相符,以免因先入账而在验收入库时发觉购入物资错、漏、破损等问题再行调账,在会计期末仍未完成验收的,则应先按合理可能金额将物资和应付债务入账,事后发觉问题再行更正;在物资和发票账单未同时到达的情况下,由于应付账款需依照发票账单登记入账,有时物资已到,发票账单要间隔较长时刻才能到达,由于这笔负债差不多成立,应作为一项负债反映。
为在资产负债表上客观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在实际工作中采纳在月份终了将所购物资和应付债务可能入账,待下月初再用红字予以冲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