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一、填空题
1. 典型的液力变矩器是由_泵轮_、___导轮_、和___涡轮_.
2. 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有液力变阻器、齿轮变速机构、换挡执行机构._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组成.
3. 安全气囊系统由_安全气囊_、_气体发生装置_、碰撞传感器和ECU等组成..
4. ABS的主要工作过程就是由常规制动、__减压_、保压、_升压_的循环过程.
5.汽油喷射系统按喷射时序可分为:同时喷射、顺序喷射和分组喷射。
6.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按空气量的检测方式可分为:支管压力计量式、叶片式、卡门旋涡式、热线式和热膜式。
7.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把滑动率控制在10%~20%之间。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ABS和ASR的比较,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都是用来控制车轮对地面的滑动
B.ABS控制的是所有的车轮,ASR控制的只是驱动轮
C.ABS一般在汽车出现滑转时起作用,ASR只在汽车出现滑移时起作用
D.都可以通过控制车轮制动力的大小来控制驱动车轮相对地面的滑动
2. 下列关于安全气囊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安全气囊警示灯不亮,或点亮超过8S,表明该系统工作不正常;
B.安全气囊只能工作一次
C.车辆报废时,安全气囊一定要拆下在车外引爆处理
D.安全气囊只要没有打开工作,就可以一直在车辆上使用
3. SRS是指(D )。
A. 巡航控制系统
B.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安全气囊系统
4. 不是汽车安全系统的( C )。
A.安全气囊
B.安全带
C.自动空调系统
D.防抱死制动系统
5. 在自动变速器换挡杆中R 表示( D )。
A.驻车挡。
B.空挡
C.前进挡。
D.倒挡。
6.间接测量方式测量进气量的是( C )。
A.翼板式流量计;B.热膜式流量计;C.真空压力传感器
7.双金属片式辅助空气阀中双金属片的动作由加热线圈的( C )或发动机的水温决定。
A.通电电压;B.通电电流;C.通电时间;D.绕组数
8.一般来说,缺少了( C )信号,电子点火系将不能点火。
A.进气量;B.水温; C.转速;D.上止点
9.如果三元催化转换器良好,后氧传感器信号波动( D )。
A.频率高;B.增加;C.没有;D.缓慢
19.混合气过浓时,氧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是:( D )
A.OV;B.约0.1V;C.0.5V;D.0.9V。
11.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由( B )直接驱动点火线圈进行点火。
A.ECU;B.点火控制器;C.分电器;D.转速信号
12.在装有( C )系统的发动机上,发生爆震的可能性增大,更需要采用爆震控制。
A.废气再循环;B.涡轮增压;C.可变配气相位;D.排气制动13.ECU断电后内存的数据不会丢失的存贮器是( B )。
A、RAM
B、ROM
C、RDM
D、RBM
14.以下怠速控制阀是由ECU脉冲控制的( C )。
A、双金属片式怠速阀
B、石蜡式怠速阀
C、步进电式机怠速阀
15.下列传感器中最重要的传感器是( C )。
A、进气温度传感器
B、爆振传感器
C、曲轴位置传感器
三、判断题
1. 制动压力调节器根据ABS ECU的指令来调节个各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压力(√)
2. 大多数EFI系统采用的是外装式燃油泵(Х)
3. 在低温发动机起动暖机后,怠速空气调整器的通路打开,供给暖机时所需的空气量便进入进气歧管,此时发动机的转速较正常值高,称为高怠速(√)
4. 发动机电子点火提前角由基本点火提前角和修正点火提前角组成(Х)
5. 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作用是采集曲轴转角和发动机转速信号,以确定喷油时刻和点火时刻(√)
6. 怠速修正时,当进气压力增大或发动机转速降低ECU减少喷油量(Х)
7. 一般在液力变矩器中,泵轮的叶片数目应当等于涡轮的叶片数目,以使液力变矩器工作平稳(Х)
8. 自动变速器主要根据节气门信号和车速信号决定何时换档、换什么档(√)
9. 在雨、冰、雪等路面条件下,不能使用巡航驾驶系统(√)
10.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把滑动率控制在10%~30%_之间.( √)
四、简答题
1. 电子式巡航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10分)
答: 电子巡航控制系统主要由主控开关、车速传感器、巡航ECU和执行器等组成.
2.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10分)
答: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一般是由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元件三大部分组成.
3.解释什么是废气再循环:
是将一部分排气引入排气管与新混合气混合后进入气缸燃烧,从而实现再循环,并对送入进气系统的排气进行最佳的控制
4. 解释什么是汽车防滑控制系统:
是汽车上的一种安全装置,可以防止汽车在制动、起步、加速和转向时出现的侧滑、跑偏、丧失转向能力和滑转等,从而起到保护乘客和车辆的作用,大大降低因制动等引起交通事故出现的概率。
5.电子控制的汽车有哪些方面的优越性?
答:1)减少汽车修复时间;2)提高燃油经济性;3)减少空气污染;4)减少交通事故;
5)提高乘坐舒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