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M集团辅助运输管理办法(DOC)

TM集团辅助运输管理办法(DOC)

关于下发《集团公司矿井辅助运输管理办法》的通知同煤经生字[2016]397号各矿、子公司、有关职能部门:为进一步加强矿井辅助运输现场管理,提升矿井运输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矿井安全生产,依据2016版《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标准、法规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公司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下发本办法,望各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集团公司矿井辅助运输管理办法》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7月22日附件:集团公司矿井辅助运输管理办法一、轨道运输管理(一)巷道硐室管理规定1、巷道断面:巷道断面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设计规定要求。

2、车场车房:车场、车房巷道弯道半径、巷道连接方式、运输方式应设计合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设计规定要求。

3、硐室设计:斜巷信号硐室、运输绞车车房、候车室、调度站、人车库、充电硐室、井下运输车辆检修硐室、井下加油硐室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设计规定要求。

4、躲避硐:斜巷躲避硐齐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设计规定要求。

5、装卸载站:矿车装载站、矿车卸载站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设计规定要求。

6、轨道机车运输的巷道净高,自轨面起不得低于2m。

架线电机车运输巷道的净高,在井底车场内、从井底到乘车场,不小于2.4m;其他地点,行人的不小于2.2m,不行人的不小于2.1m。

7、轨道机车运输巷道(包括管、线、电缆)与运输设备,两侧最突出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得小于0.3m,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不得小于0.5m。

8、生产矿井新掘运输巷的一侧,从巷道道碴面起1.6m 的高度内,必须留有宽0.8m(综合机械化采煤的矿井为1m)以上的人行道,管道吊挂高度不得低于1.8m。

9、生产矿井已有巷道人行道的宽度不符合上述(第8条)要求时,必须在巷道的一侧设置躲避硐,2个躲避硐的间距不得超过40m。

躲避硐宽度不得小于1.2m,深度不得小于0.7m,高度不得小于1.8m。

躲避硐内严禁堆积物料。

10、在双向轨道运输的巷道中,两车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在对开时不得小于0.2m,采区装载点不得小于0.7m,矿车摘挂钩地点不得小于1m。

(二)运输线路管理规定1、运行7t及以上机车、3t及以上矿车、采区运送重量超过15t(包括平板车重量)及以上设备时,线路轨型不低于30kg/m;其它运行线路轨型不低于22kg/m。

2、主要运输线路(主要运输大巷和主要运输石门、井底车场、主要斜巷绞车道,地面运煤、运矸干线和集中运载站车场的轨道)及行驶人车的轨道线路质量必须达到优良。

3、其他轨道线路质量达到合格,不得有杂拌道(异型轨道长度小于50m为杂拌道);在轨道线路变坡点、拐弯处必须使用合格的曲线钢轨。

4、轨道主要项目质量要求:(1)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都不得大于2mm。

(2)直线段两股钢轨顶面水平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一般轨道8mm)。

(3)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mm(一般轨道+6mm),下偏差为-2mm。

5、运输线路的道岔质量达到合格,道岔轨型不低于线路轨型,无非标道岔。

6、道岔主要项目质量要求:(1)道岔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都不得大于2mm。

(2)道岔轨距按标准加宽后+3mm;辙又前后,轨距偏差为+3mm,Omm。

(3)道岔水平偏差不大于5mm。

(4)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密贴,间隙不大于2mm,无跳动;尖轨损伤长度不超过100mm,在尖轨顶面宽20mm处与基本轨高低差不大于2mm。

(5)心轨和护轨工作边间距,600mm轨距为572mm,偏差为+2mm,Omm; 900mm轨距为872mm,偏差为+2mm,Omm。

7、轨道扣件必须数量齐全、紧固有效并于轨型相符;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道岔的钢轨型号不得低于线路的钢轨型号。

8、轨道方向直线要目视平顺,曲线要目视圆顺;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

9、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轨枕无失效,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mm;轨枕下要捣固坚实,无空板、吊板现象;道床要经常清理,无杂物、无浮煤、无积水。

10、道岔尖轨开程为80~110mm,尖轨根部轨缝不大于8mm,滑床板应与尖轨底面贴合,其间隙不超过2mm;转辙器各部件齐全,连接紧固,动作灵活可靠。

11、道岔安装处应有道岔参数牌板,内容要完整准确(标明:道岔型号、辙又角、前长a、后长b、全长L、尖轨长度、尖轨前端轨距、尖轨跟部轨距、曲连接轨中部轨距、心轨和护轨工作边间距)。

12、倾斜巷道使用绞车提升时,轨道必须采取防滑措施,按设计要求设置托绳轮(辊),并保持转动灵活。

13、长度超过1.5km的主要运输平巷或者高差超过50m 的人员上下的主要倾斜井巷,应采用机械方式运送人员。

(三)轨道大巷运输管理规定1、采用电机车运输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生产矿井同一水平行驶7台及以上机车时,应当设置机车运输监控系统;同一水平行驶5台及以上机车时,应当设置机车运输集中信号控制系统。

同一水平行驶3台及以上机车时,应装备机车通信设备。

新建大型矿井的井底车场和运输大巷,应当设置机车运输监控系统或者运输集中信号控制系统。

(2)列车或者单独机车均必须前有照明,后有红灯。

正常运行时,机车必须在列车前端。

机车行近巷道口、硐室口、弯道、道岔或者噪声大等地段,以及前有车辆或者视线有障碍时,必须减速慢行,并发出警号。

(3)列车通过的风门,必须设有当列车通过时能够发出在风门两侧都能接收到声光信号的装置。

(4)巷道内应当装设路标和警标。

(5)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机车,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电机车的闸、灯、警铃(喇叭)、连接装置和撒砂装置,任何一项不正常或者失爆时,机车不得使用。

(6)2辆机车或者2列列车在同一轨道同一方向行驶时,必须保持不少于100m的距离。

(7)同一区段线路上,不得同时行驶非机动车辆。

(8)必须有用矿灯发送紧急停车信号的规定。

非危险情况下,任何人不得使用紧急停车信号。

(9)机车司机开车前必须对机车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启动前,必须关闭车门并发出开车信号;机车运行中,严禁司机将头或者身体探出车外;司机离开座位时,必须切断电动机电源,取下控制手把(钥匙),扳紧停车制动。

在运输线路上临时停车时,不得关闭车灯。

(10)新投用机车应当测定制动距离,之后每年测定1次。

运送物料时制动距离不得超过40m;运送人员时制动距离不得超过20m。

2、轨道机车运输时,轨道机车的选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新建高瓦斯矿井不得使用架线电机车运输。

高瓦斯矿井在用的架线电机车运输,必须遵守下列规定:①沿煤层或者穿过煤层的巷道必须采用砌碹或者锚喷支护;②有瓦斯涌出的掘进巷道的回风流,不得进入有架线的巷道中;③采用炭素滑板或者其他能减小火花的集电器。

(2)低瓦斯矿井的主要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应当使用符合防爆要求的机车。

低瓦斯矿井进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可以使用架线电机车,并使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3)各种车辆的两端必须装置碰头,每端突出的长度不得小于lOOmm。

3、使用的蓄电池动力装置,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充电必须在充电硐室内进行。

(2)充电硐室内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矿用防爆型。

(3)检修应当在车库内进行,测定电压时必须在揭开电池盖10min后测试。

4、架线电机车运输时,架空线及轨道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架空线悬挂高度与巷道顶或者棚梁之间的距离等,应当保证机车的安全运行。

(2)架空线的直流电压不得超过600V。

(3)轨道应当符合下列规定:①两平行钢轨之间,每隔50m应当连接1根断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者其他具有等效电阻的导线。

②线路上所有钢轨接缝处,必须用导线或者采用轨缝焊接工艺加以连接。

连接后每个接缝处的电阻应当符合要求。

③不回电的轨道与架线电机车回电轨道之间,必须加以绝缘。

第一绝缘点设在2种轨道的连接处;第二绝缘点设在不回电的轨道上,其与第一绝缘点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1列车的长度。

在与架线电机车线路相连通的轨道上有钢丝绳跨越时,钢丝绳不得与轨道相接触。

5、平巷人车运送人员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每班发车前,应当检查各车的连接装置、轮轴、车门(防护链)和车闸等。

(2)严禁同时运送易燃易爆或者腐蚀性的物品,或者附挂物料车。

(3)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m/s。

(4)人员上下车地点应当有照明,架空线必须设置分段开关或者自动停送电开关,人员上下车时必须切断该区段架空线电源。

(5)双轨巷道乘车场必须设置信号区间闭锁,人员上下车时,严禁其他车辆进入乘车场。

(6)应当设跟车工,遇有紧急情况时立即向司机发出停车信号。

(7)两车在车场会车时,驶入车辆应当停止运行,让驶出车辆先行。

6、各乘人地点悬挂明显的停车位置指示牌和列车时刻表,安装语音报站装置。

7、人员乘坐人车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听从司机及跟车工的指挥,开车前必须关闭车门或者挂上防护链。

(2)人体及所携带的工具、零部件,严禁露出车外。

(3)列车行驶中及尚未停稳时,严禁上下车和在车内站立。

(4)严禁在机车上或者任意2车厢之间搭乘。

(5)严禁扒车、蹬车、跳车和超员乘坐。

8、运送人员的车辆必须为专用车辆,严禁使用非乘人装置运送人员。

严禁人、物料混运。

9、电机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驾驶,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10、严禁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辅助运输设备。

(四)盘区运输管理规定l、绞车必须按设计合理稳设,绞车操作空间和稳设安全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最突出部分与最近轨道的间距不得小于0.5m。

2、绞车必须保持完好。

护绳板不松动,不变形,安全可靠;小绞车稳设前应同时配套全封闭安全防护罩,安全防护罩安装牢固可靠;制动臂、闸块、拉杆、操作手把、定位手把、制动拉杆、调节拉杆、定位装置等齐全可靠,无弯曲变形。

3、绞车声光联络信号必须齐全可靠,符合规定;并按规定使用授权开启装置。

4、小绞车必须在额定的能力范围内运行,严禁超负荷运行,严禁超额定范围运输。

(新修)5、小绞车、无极绳绞车、连续牵引绞车等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6、绞车必须进行编码管理,安装地点应悬挂绞车管理牌板,要标明绞车司机操作标准和绞车管理参数,管理牌板内容要完整准确(标明:①绞车司机操作标准;②绞车管理参数:绞车型号、牵引力、钢丝绳直径、电动机功率、容绳量、牵引长度、允许牵引空重车数、允许最大牵引载荷、绞车包机人)。

7、绞车钢丝绳必须完好,钢丝绳的报废和更换,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一十一条规定。

(1)小绞车股捻钢丝绳在1个捻距内断丝断面积与钢丝总断面积之比,不得超过10%;无极绳运输股捻钢丝绳在1个捻距内断丝断面积与钢丝总断面积之比,不得超过25%;以钢丝绳公称直径为准计算的直径减小量,不得超过10%;钢丝绳明显变黑、有弯折、扭曲、硬伤、打结等;凡存在上述情况时,钢丝绳必须更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