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M变化点管理办法

4M变化点管理办法

编制:审核:签发:
4M变化点管理办法
二、流程表(见附录C)
4M变化点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管理办法规定了4M变化点管理的工作方法与步骤,目的是防止因4M变化引起不良发生,在不良品发生前将萌芽的异常去除、杜绝异常发生,防患于未然。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
4M变化:是指生产过程中的“Man(人)、Material(材料)、Machine(设备)、Method(方法)”四个因素所发生的异常及变更。

4M变化点管理:是指将当天4M相关变化点记入规定用纸,并通过看板传达、指示给全组成员的一种可视化管理方法。

4 职责
4.1 技术质量部职责
4.1.1负责4M变化点的归口管理。

4.1.2 负责组织协调各班组开展4M变化点工作。

4.1.3负责4M变化信息汇总、统计。

4.1.4明确工艺工程师负责分管班组变化信息的跟踪确认。

4.1.5各班组信息传递表的定期更新。

4.1.6负责相关记录的存档工作,保存期限3年。

4.2 生产计划部职责
4.2.1负责本部门4M变化点的日常管理实施、监督和改进工作。

4.2.2明确区域工作小组责任人。

4.2.3 负责袖标(新员工、顶岗袖标)的统一发放及需求的申报工作。

4.2.4对袖标进行进行管理,发放、回收及保管工作。

4.4 综合管理部职责
4.4.1负责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4M变化点的知识培训。

4.4.2负责将新员工及转正信息反馈给技术质量部、生产计划部。

5 培训与资格
班组长、技术质量部工艺人员、检验员、设备工程师及要素协调员应经过本管理办法的培训。

6 工作流程
6.1 《4M变化点记录表》(附录A)采用一张A4纸张,需每日悬挂在4M变化点看板中。

6.2各班组长负责收集每天的变化点信息并记录在《4M变化点记录表》(附录A)中,班组长需跟踪确认每天的变化点内容直到按照相关指示实施了为止。

6.3《4M变化点记录表》(附录A)中变化点的相关信息由各相关人员(技术、质量、设备及生产)在QRQC日例会等形式中予以传递,由班组长负责统一收集填写。

6.4工艺工程师与检验员需每天到现场对《4M变化点记录表》(附录A)中变化点内容进行确认并签字,各生产单位(班组长)有权对拒不签字确认人员进行记录,并反馈到4M要素协调员给予上报处理。

6.5变化点内容及应对处理措施
6.5.1 人(Man)的变化:是指新员工上岗、休假1个月以上后返岗、顶岗、转岗、请假、离职等人员的变动。

新员工上岗按公司新员工上岗流程执行,并佩戴新员工袖标上岗,直至试用期满为止。

借调人员需佩戴顶岗袖标。

当人员发生变化后需由班长及检验员对员工操作生产的前3件产品状态进行确认OK后在安排上岗,操作技能达不到该要求的则需重新挑选调换顶岗人员。

6.5.2 材料(Material)的变化:是指材料厂家变更、材料尺寸更改、材料牌号变更及新产品上线/工程设变切换。

当材料发生变化后需由各班组长及检验员对前3件产品状态进行确认OK后方可纳入正常生产流程,当确认有异常时需通知技术及质量人员进行现场评审确认。

6.5.3 设备/工装(Machine)的变化:是指新增设备/工装、设备/工装异常生产、设备/工装维修(大修及更换零部件、调整工装定位)后首次生产、移序/设备规格的变更。

设备/工装发生变化时需由班组长及检验员对前3件产品状态进行确认OK后方可纳入正常生产流程,确认异常时需组织设备、质量、工艺人员现场进行评审;对于新产品(新工装)首次生产由工艺人员组织进行生产调试并对前3件产品状态进行确认OK后方可纳入正常生产流程,确认异常时需制定工艺措施(模具维修、更换设备等)整改合格后方可按正常流程生产。

6.5.4 方法(Method)的变化:是指作业标准变更(调序、生产线调整、压力参数变更)、工艺/质量通知(工艺设变)、为满足特殊要求采取的临时性生产措施/方法的变化。

工艺设变后需由工艺人员及时告知班组长并对前3件产品状态进行确认,OK后方可纳入正常生产流程,当确认有异常时需经技术质量部和生产计划部进行评审。

7 4M变化点处理流程图见附录C
8记录与表格
SP-05-01-A 《4M变化点记录表》
SP-05-02-A 《4M变化信息传递表》9附录
附录A 《4M变化点记录表》
附录B 《4M变化信息传递表》
附录C 4M变化点处理流程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