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中学2017年秋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制卷人:张淑珺田兴平陈晨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六句)①,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②,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④,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⑤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⑥,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⑦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⑧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2)默写出王维的《使至塞上》颔联和颈联。
(4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4)题。
(9分)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线这边来,大地便换了一fān()风景,明朗又朦胧。
它日日夜夜焕发着一种气息,就像青年人身体散发出的气息。
清新的、充沛的、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
大地的肌肤——泥土,松软而柔和;树枝再不抽搐,软软地在空中自由舒展,那纤.()细的枝稍无风时也颤悠悠地摇动,召.()唤着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的到来。
湖水因为春潮涨满,仿佛与天更近;静静的云,说不清在天上还是在水里……(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分)一fān()风景纤.()细召.()唤(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应改成。
(2分)(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2分)(4)画线句子某一词语使用不当,请将改为(2分)3根据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4分)(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求取真经后,唐僧被封为“”。
(2)《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的人是,大闹飞云浦的人是。
4综合性学习。
(12分)面对岁月摆下的筵席,我们互相微笑殷勤地劝酒,仿佛所有没说的爱恋与不舍,都收藏在语句的背后。
因为我们都已明白,此去,再也没有比手中这杯更醇更香的美酒了。
为此裕安中学准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岁月如歌”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1)【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
请你根据示例补全标语。
(4分)回首过去,我们思绪纷飞,感慨万千;立足今日,,;展望未来,,。
(2)【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分)①讲一讲学习历程②③④绘一绘前程美景(3)【探究材料】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
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
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
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4)【感谢恩师】三年的时光稍纵即逝,你一定有很多心里话想对你的老师说。
借此机会,大声说出你的心里话吧。
(4分)二、阅读理解(55分)(一)中国人的“忍”(18)⑴“忍”字头上一把刀。
每个耳聪目明的中国人或许都听过这句话。
⑵孔夫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孟夫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圣人们强调,为人做事,万般皆需忍受、忍耐。
⑶中国人因忍字而得以百炼成钢的数不胜数,因逞强好胜而走麦城的也不少。
唐代高宗时,张公艺不仅位九世同堂,人生如此圆满,引得皇帝也羡慕,遂问其秘诀,张公艺在纸上写下“一百个忍字”。
高宗喟叹,原来如此。
大家耳熟能详的韩信,他早年能忍胯下之辱,终成大业,真个是“无度不丈夫”;后来却张扬高调,浑然忘记了“忍”字,颇有些“庸人得志”,最后横死吕后之手也就不冤。
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为了遥想中的绚烂未来,人们忍受着当下的种种不堪,人们夸赞着“忍”,绝口不想提心中暗暗怀想的他日之收获;若百忍后仍不能得道,自然也会有诸多温润的慰藉理由。
⑸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论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格的另一最大特点,是喜欢妥协,易屈服于公众舆论。
”封建社会官场中的“见风使舵”,生活细节的“防患于未然”,平头百姓们普遍存在的谨小慎微、办事圆滑等特点,皆可在各怀心事的“忍”字上找到源头。
罗素由是感叹,“没有什么能比中国人的忍耐性更令欧洲人吃惊的了”。
⑹一个忍字,两副面孔。
一面是温和下的良善,一面是摇摆中的功利;有些人得道,有些人中毒。
鲁迅笔下的冷漠看客,便是一“忍”成痴,浑浑噩噩,麻木不仁,无异于行尸走肉。
忽然明白了鲁迅的可贵,只因他在崇尚忍耐的国度,居然可以从来不忍。
⑺“忍”字头上一把刀---“每临大事有静气”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暂时的隐忍蛰伏自是上策,然刀为利器,久忍终恐伤人。
⑻忍该忍之事,说当说之话,为必为之事。
自《青年文摘》2012年第12期)5.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6.第二段结尾处的“忍受”、“忍耐”两个词语是否重复累赘?为什么?(3分)7.选文第三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它有何作用?(3分)8.请你为选文第三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分)9. “忍”是一柄双刃剑。
请具体谈谈现实生活中你该如何把握“忍”的“度”(5分)(二)父亲的雨(22分)谢宗玉①有一个人总在来雨时走出家门,那是我父亲。
②田是梯田,禾苗都是喝水长大的,但天雨常不遂人愿,所以在每一垅梯田的上坳总得有一口山塘。
夏天热,禾苗需要同人一样拼命喝水,山塘没多一会儿就被喝得见了底,村人就有些慌了。
好在天再糊涂,也不会让村人处在恐慌中太久。
雨说来就来,一堆乱云一聚,几声炸雷一响,还不等村人都从田里地里跑回家,雨就下了。
站在屋檐下,看雨中的庄稼欣欣向荣的样子,村人都一脸傻乐,乐得什么都忘记了。
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他是一个小小的村民组长。
③父亲先也是站在屋檐下,傻头傻脑地看雨,突然就记起了什么的样子叫一声,哦,要去拦水,说罢提把锄头就冲进雨幕。
等母亲转身从灶背屋寻来蓑衣斗笠时,他已经不见人影了。
为这,父亲回来没少挨骂。
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叨唠,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母亲一边念叨一边把准备好的热水提到灶背屋。
父亲洗澡时,母亲又从衣柜里把干净的衣服找出来。
④父亲年轻时很结实的,他什么也不怕,再大的风雨也敢往里钻。
风雨越大,父亲就一副越快乐的样子。
有时,父亲叫一声要去拦水,就被母亲眼明手快地拉住了。
虽然戴上母亲寻来的斗笠,但一出门,风就将它刮跑了。
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拾起来,然后一甩手,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飘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
待我们弹落身上的水珠,再看父亲时,父亲又消失在雨中不见了。
父亲在雨中的身影像个谜,一闪一闪的。
⑤在瓢泼似的雨中,道道水流从山上落下来,父亲全把它们往山塘里赶。
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
我想,面对一下子就水灵丰活的山塘,父亲内心应该有一种满足。
⑥但我仍怀疑父亲是为着好玩,他在雨中那副兴奋得不得了的样子同小孩儿没什么区别。
但小孩儿不能玩雨,小孩儿只能在大雨初来时,在稀稀朗朗的雨颗中,嚎着叫着钻来钻去,迅速返回屋檐下。
所以我竟有些羡慕父亲。
⑦一年夏天,天旱了很久,大伙以为再没雨下了,就挖开山塘拼命往自己田里放水,父亲左劝右劝要节约,但没有人听他的。
后来再下雨时,父亲硬撑了两个小时没出门,但终于没忍住又冲了出去。
只有母亲看着心疼,念叨就更勤了。
⑧母亲的念叨并非多余,如今年老的父亲一身病痛,不打半点折扣。
母亲给父亲煎药时,还在不停地念叨,而父亲,也再不能笑吟吟地听她念叨了。
他躺在床上,配合母亲的念叨,咝咝咝地从牙缝里抽着凉气,他疼呢。
父亲正在为他年轻时所经历的风雨支付代价。
只不过,父亲的心里未必后悔。
10.阅读文中划橫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6分)(1)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叨唠,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为什么挨了骂父亲也不在意,仿佛是件快乐的事?)(2)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
(山塘给“吹胀”了是什么意思?)11.请任选一个角度(如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描写方法、描写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5分)12.文章以“父亲的雨”为题有哪些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5分)13.你认为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
(6分)(三)曹刿论战(15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5分)又何间.焉:肉食者鄙.:小惠未徧.:小信未孚.:彼竭我盈.: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6、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17、曹刿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三、作文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有人喜欢白色的纯洁,有人喜欢橙色的温暖,有人喜欢粉色的浪漫……你也许对某种色彩情有独钟。
激情燃烧的火红,收获成功的金黄,茁壮成长中的那一抹新绿,追逐梦想时的那一片蔚蓝……青春的画卷上,总有一种色彩属于你。
请以“有一种色彩属于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2)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3)不少于600字。
答案:古诗(1)1水何澹澹 2 潮平两岸阔3悠然见南山 4 树木丛生5江春入旧年6 城阙辅三秦7天涯若比邻8归雁洛阳边(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4)题。
(9分)(1)一番风景xiān细zhào唤(2)枝稍改成枝梢(3)比喻拟人(4)焕发改为散发3根据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