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华能风电工程设计导则

中国华能风电工程设计导则

中国华能风电工程设计导则1 范围12 总则23 风能资源测量123.1 风电场宏观选址123.2 测风方案133.3 测风数据采集与整理184 风能资源分析评判214.1 风能资源分析214.2 风能资源评判265 风电场总体规划295.1 建设条件初步分析与评判 295.2 风电场总体规划346 风电机组选型366.1 风电机组选型原则 366.2 风电机组选型比较 376.3 风电机组轮毂高度选择406.4 风电场发电量估算 407 风电场总体布置427.1 风电机组布置方案 43 7.2 微观选址457.3 升压变电站位置选择488 风电场测量508.1 测量原则508.2 测量技术要求518.3 测量成果599 风电场地质勘察609.1 勘察时期划分609.2 各时期勘察技术要求629.3 勘察成果整编6910 风电场土建设计71 10.1 交通工程7110.2 风电机组基础设计7810.3 箱变基础设计 10111 升压变电站土建设计10211.1 升压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原则 102 11.2 建筑设计10711.3 结构设计11211.4 采暖、通风空调设计 11711.5 给排水设计12312 电气设计12812.1 接入电力系统设计12812.2 电气一次设计 14312.3 电气二次设计 15812.4 场内架空线路设计18613 消防设计19313.1 一样设计原则 19313.2 消防总体设计 19413.3 工程消防设计 19513.4 施工消防设计19714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9814.1 一样规定 19814.2 要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0014.3 工程安全卫生设计20114.4 劳动安全与卫生气构及设置20 814.5 工程运行期安全治理20914.6 劳动安全与卫生专项投资概算 21 015 环境爱护与水土保持21115.1 环境爱护21115.2 水土保持设计 21516 节能设计22116.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22116.2 节能措施和成效22216.3 结论及建议22517 施工组织设计22517.1 施工条件22517.2 施工总布置22617.3 施工交通运输 23017.4 工程用地23117.5 要紧施工方案 23217.6 施工进度与工期23418 工程投资与经济评判237 18.1 工程投资23718.2 经济评判2391 范围1.1 本导则适用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公司所属或治理的国内建设的陆上风电场工程,在国外投资建设的工程可参照执行。

1.2 本导则适用于装机容量为50MW级及以上的并网型风电场工程设计,其他规模和离网型风电场工程可参照执行。

1.3 本导则适用于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为750kW级及以上的风电场工程设计,其他机组可参照执行。

1.4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和扩建的风电场工程设计,改建工程的设计可参照执行。

1.5 本导则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负责讲明。

2 总则2.1 为贯彻落实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两高一低”(高速度、高质量、低造价)的基建方针,按照“安、快、好、省、廉”的基建工作治理要求,规范和促进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所属区域公司、产业公司的风电场工程建设工作,统一和明确设计标准,特制定本导则。

2.2 本导则作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的企业标准,如与国家的强制性标准不一致时,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2.3 本导则按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标准、规程、规范编制。

如遇标准、规程、规范调整或新增,则以最新颁布的标准、规程、规范为准。

2.4 风电场工程设计一样包括风电场和升压变电站(开关站)两部分,风电场工程接入系统设计按有关规定执行。

2.5 风电场工程设计的差不多原则1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适用的要求;2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在工程中长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应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规划的关系,充分考虑后期工程建设的可能性;3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区已有的设施,统筹考虑分期建设情形,幸免重复建设;4 风电场工程设计中,工程建设用地应与规划、国土等部门相和谐,必须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原则;5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落实环境爱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和植被的破坏;6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采纳先进技术、先进方法,减少损耗,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7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符合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要求,落实安全预评判提出的安全计策措施;8 风电场工程生产运营治理模式一样考虑“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

2.6 风电场工程设计一样包括工程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项目核准申请报告)、招标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编制等时期。

各设计时期文件编制深度应满足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标准、规程、规范及有关规定的要求。

2.7 各设计时期的工作内容1 工程规划时期按照风电场工程规划的编制要求,收集差不多资料,编制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要紧工作内容和深度按照“国家进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中附件二《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方法》(发改能源[2005]899号文)规定执行。

1)对规划风电场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取得可靠的基础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作为规划的依据;2)按照风能资源普查成果、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其他风电场前期工作成果等初步选定各规划风电场场址;3)对各规划风电场的风能资源、工程地质、交通运输及施工安装条件进行分析;4)初步估算各规划风电场的装机容量;5)提出各规划风电场的接入系统方案;6)对各规划风电场进行环境阻碍初步评判;7)对各规划风电场进行投资匡算;8)经综合比较,确定规划风电场的开发顺序。

2 预可行性研究时期进行预可行性研究工作时应对风电场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取得可靠的基础资料。

按照风电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设计规程与规范开展设计工作,设计成果满足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

风电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内容、深度和技术要求,按照“国家进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治理方法及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中附件二《风电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法》(发改能源[2 003]1403号)规定执行。

1)初拟项目任务和规模,并初步论证项目开发必要性;2)综合比较,初步选定风电场场址;3)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4)初步查明风电场工程地质条件及要紧工程地质咨询题;5)初选风电机组机型,提出风电机组初步布置方案;6)初拟土建工程方案和工程量;7)初拟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并初步进行风电场电气设计;8)初拟施工总布置和总进度方案;9)进行初步环境阻碍评判;10)编制投资估算;11)项目初步经济评估。

3 可行性研究时期按照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勘测设计规程与规范开展勘测、设计工作,设计成果满足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

要紧工作内容和深度按照“国家进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中附件三《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法》(发改能源[2005]89 9号)规定执行,并增加节能减排章节。

1)确定项目任务和规模,并论证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对风电场风能资源进行评估;3)查明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评判和结论;4)选择风电机组机型,提出风电机组优化布置方案,并运算风电场年上网电量;5)按照风电场工程接入系统方案,提出风电场和升压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案;6)拟定消防方案;7)确定工程总体布置、中央操纵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布置和要紧尺寸,拟定土建工程方案和工程量;8)确定工程占地范畴及建筑征地要紧指标,拟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施工总进度;9)拟定风电场工程定员编制,提出工程治理方案;10)进行环境爱护和水土保持设计;11)拟定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方案;12)编制节能减排方案;13)编制工程设计概算;14)进行工程经济评判。

4 招标设计时期招标设计时期要紧内容包括:1)确定风电场采纳的风电机组机型;2)对风电机组进行优化布置,确定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案及变电站位置;3)按照微观选址成果和设计要求,进行风电场测量和地质详勘;4)进行升压变电站建筑方案设计;5)按照风电机组主设备情形,进行风电场土建方案设计;6)按照设备选型情形,进行风电场电气方案设计;7)编制风电场招标文件;8) 编制招标设计概算。

5 施工图设计时期按照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批复意见(及专家评审意见)、按招标时期确定的要紧技术方案、按照勘察设计规范及工程建设总进度要求,对本工程的设备及安装工程、建筑工程及其他有关工程项目进行结构分析运算和细部设计,提交满足规程规范深度要求的施工图。

1)风电场工程总图;2)场内道路施工图;3)风电机组基础与箱变基础施工图;4)升压变电站土建施工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5)风电场及升压站电气一次施工图;6)风电场及升压站电气二次(含通信)施工图;7)线路工程施工图;8)编制风电场工程施工图预算。

6 竣工图编制时期风电场工程竣工图编制以施工图为基础,并按照勘测、设计、施工、监理、调试、项目建设单位审核确认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联系单”等变更文件,以及现场施工验收记录和调试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图。

竣工图的编制深度应符合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的要求。

竣工图内容应与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施工验收记录、调试记录等相符合,应真实反映工程竣工验收的实际情形。

风电场工程竣工图编制可参照《电力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DL/T5229-2005)执行。

3 风能资源测量3.1 风电场宏观选址3.1.1 风电场宏观选址遵循的原则一样是,从宏观的角度,在一个较大的范畴内,按照风能资源初步调查与分析的结果,并参考其他风电场前期工作成果,选择最有利的场址,以求增大风电机组的出力,提升风电场的经济性、稳固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因素对风能利用、风电机组使用寿命和安全的阻碍;全方位考虑场址所在地对电力的需求及交通、电网、土地使用、环境、文物、军事等因素。

3.1.2 风电场宏观选址应按照风能资源普查结果,并参考其他风电场前期工作成果,初步确定几个风能可利用区,分不对其风能资源进行进一步分析、对地势地貌、地质、交通、电网及其他外部条件进行评判,并对各风能可利用区进行有关比较,从而选出并确定最合适的风电场场址。

一样通过利用收集的该地区气象台、站的测风数据和地势地质资料并对其分析、到现场询咨询当地居民、考察地势地貌特点(如长期受风吹而变形的植物、风蚀地貌)等手段来进行定性,从而确定风电场场址。

3.2 测风方案3.2.1 测风塔的布置1关于地势较为平坦的风电场,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塔址安装测风设备,原则上一座测风塔操纵半径不超过5km;2 关于地势较为复杂的风电场,应区分不同区域和地段,选择各地段有代表性的塔址安装测风设备,原则上一座测风塔操纵范畴不超过10km2;3 关于地势十分复杂的风电场,可考虑增加临时测风塔,临时测风塔安装高度不低于40m;4 关于专门下垫面的风电场如滩涂风电场,应考虑风速沿内陆方向衰减趋势,按照场址条件,宜由海岸线至内陆方向不超过50 0m设置测风塔;5 测风塔安装位置应能代表风电场区域平均风能资源水平,每个风电场原则上许多于2座测风塔;6 为满足风电场前期、运营和后评判全过程风资源评判需要,按照具体情形,确定设置永久性测风塔,长期保留与爱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