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桐梓县县情及教育简介

贵州省桐梓县县情及教育简介

贵州省桐梓县县情及教育简介
贵州省桐梓县县情及教育简介
桐梓县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是革命老区、夜郎故地、中国方竹笋之乡,交通便捷、区位优越、资源丰富、气候宜人。

全县面积3200平方公里,辖16镇8乡236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人。

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亿元,财政总收入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75元。

历史悠久。

桐梓县级建制有1300多年的历史,有20万年前“桐梓人”遗址,先后传承了史前文化、夜郎文化、巴蜀文化、军政文化、抗战文化等,自古受巴蜀文化的影响,充分吸取各种文化的丰富营养,形成了独有的桐梓文化。

区位优越。

桐梓县地处贵州省最北端,有“川黔锁钥”“黔北门户”之称,是川渝南下和云贵北上的重要通道,黔渝铁路、210国道、崇遵(黔渝)高速公路和即将建设的黔渝快速铁路纵贯县境南北,四条交通大动脉并驾齐驱、通江达海,东西向有桐梓至容光、习水至新站两条二级公路。

南距贵阳195公里、北距重庆188公里,处于重庆、贵阳两小时核心经济圈,能够挤入长江上游经济带和西三角经济核心区,是黔北对接重庆的“桥头堡”和黔渝经济的“传接带”。

资源丰富。

境内探明矿产29种,其中煤炭远景储量60亿吨,硫铁矿远景储量12亿吨。

正在建设或即将建设的有花秋一矿、花秋二矿、容光矿、吉源矿等百万吨级大煤矿和年产30~90万吨的10个煤矿以及年产9~30万吨的17对新建煤矿,力争建成千万吨级的国家级矿区。

方竹林面积45万亩,其中20万亩原生方竹林,被林业专家誉为“世界一绝,中国独有”,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方竹笋之乡”。

近年来,桐梓县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型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全县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大县、绿色产业之乡、特色旅游胜地、重庆卫星城市”四大定位,倾全县之力建设桐梓电厂、桐梓煤化工、万吨海绵钛、10万吨电解铝、200万吨水泥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气候宜人。

桐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5℃,素有“凉爽娄山、绿色空调、天然氧吧”之称。

教育概况。

桐梓县有省级示范性高中1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36所(含民办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含民办3所),完全小学193所,教学点95个,幼儿园44所(民办40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307所。

全县建有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站25人,收视点198个。

共有中小学教职工5334人,中小学在校生108152人。

1990年普及初等教育,1987年实现基本无盲县,1997年通过省政府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2003年实现“两基”目标,2007年通过省政府“两基”复查,2009年通过“两基”国家督导检查。

崇遵高速公路
川黔铁路
川黔铁路
210国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