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秀书记先进事迹(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刘胜华

优秀书记先进事迹(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刘胜华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_____大英县花园街社区书记刘胜华的先进事迹材料当你走进大英县花园街社区,一提起社区书记刘胜华,社区居民都会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刘书记,真是个把我们居民大大小小事情放在心上的好书记呀!
的确如此,刘胜华,生于1959年,现任大英县花园街社区党支部书记,自2007年任社区党支部书记以来,十年如一日,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积极带领社区广大党员和社区全体干部为居民办好事、做实事,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严格要求自己,默默地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工作以来,几乎年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个人”、“优秀社区干部”、“先进工作者”、“五好文明家庭”,所在社区还多次代表组织接受中、省、市的工作检查和指导,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并被授予“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全国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市级“文明社区”、县级“卫生社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先进集体”、双拥工作“模范集体”、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特别是近年来,他任班长的社区在大英县城市工作系统年度考评中名列前茅,深受各级领导的好评和肯定。

该社区在平安社区创建中还涌现出了花园街社区警务室
民警“全国劳模”、“全国爱民模范”唐亚平同志。

现将其事迹汇报如下:
抓党建,社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
刘胜华同志十分重视党支部建设,具有十分清晰的社区发展思路。

自2007年1月任社区支部书记兼社区主任以来,注重抓班子,带队伍,带领班子成员积极为社区的发展研究举措,确定了“三点一线”的支部工作思路。

即完善社区服务,科学服务居民,发展社区经济,优化社区环境,创学习型示范社区,提高居民素质,全面构建和谐社区。

工作中,该同志创新思维,坚持科学发展观。

重视学用结合,要求支部党员用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增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断增强。

以共驻共建为抓手,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氛围,多方筹资20余万元,建设了160平方米的活动阵地,彻底解决了社区既无资金、又无活动场地的困境,现在的花园街社区早已享有现代化办公设施,深受居民称道。

工作中,刘胜华同志还十分重视社区的自我管理。

及时组织“两委”人员建立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以财经管理、党风廉政建设、民主决策等方面为重点建章立制,使社区的管理更规范,更完善,保障了工作规范运行,有章可循。

他乐于奉献。

带头示范、能很好地处理与其它同志的工作关系,把支委建
成坚强领导核心。

辖区有6个党小组,正式党员7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有25个,都充分发挥着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充分依托活动阵地,有效开设“市民文明学校”、“假日学校”、“父母学校”、“学习园地”,加强“五老”志愿者队伍、“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

他在党课和党员会上向党员提出了“没有职务有任务,没有报酬有责任”的号召,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突破口,全面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开展了“优秀党员”、“市民文明”、“五好家庭”、“平安之家”、“巾帼净美”之家等评选活动,激化党员队伍和社区居民创先争优意识,使社区党支部成为社区的坚强战斗堡垒。

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社区
花园街社区于2007年3月由原花园街、育才街、东正街、隆盛街四个居委会合并成立,位于大英县新城区中心地段。

辖区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有街道20条,居民小区29个,其中学校3所,社区居民小组7个,共计18000余人。

由于拆迁安置导致社区居民因就业、拆迁安置、民事民间矛盾纠纷较多,社区维稳工作压力大,任务重。

在社区“两委”会上,刘胜华同志提出加强社区警务室和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以入户走访调查入手,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民情,掌握民意,解决问题。

在刘胜华同志的带领下,社区干部的足迹遍布每个小区、家家户户。

了解群众疾苦1260件,排
查矛盾纠纷112件,并集中时间、人员,落实人头进行调处,慰问困难群众300余户,为群众办实事1300余件,化解矛盾112件,特别是为社区723户居民协调安装天然气,为1200余户居民协调办理房产证、土地使用证,协调硬化小区30000余平方米,输通社区老上访户李康林的思想,改变了隆盛小区、建设路小区脏、乱、差的局面,解决了一系列老大难问题,既受辖区居民的拥护,又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

社区民警唐亚萍被授予“全国劳模”、“全国爱人民模范”的称号,社区警务室也因此被命名为“唐亚平警务室”。

在5.12抗震救灾中,刘胜华组织社区班子及成员和居民群众为灾区爱心捐款12267.40元,其中特殊党费3400元,并对辖区临时避危处集中防疫消毒22000余平方米,震后拆除临时避震点700余处,并坚持昼夜治安巡逻,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大英“7.21”洪灾后,及时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因洪水引起山体滑坡给居民群众带来的不便和危险,及时清除建设路、隆盛街淤泥2处,90余车。

抓环境综合治理,打造优美社区环境
刘胜华同志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致力打造优美社区工作。

一是通过召开各种会议、依托市民文明学校、举办大型街头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办墙报、设立社区宣传站等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社区的重大意义。

社区组织创卫文艺表演队3支68
人,举办大型街头宣传活动5次,办墙报6期,书写宣传标语15幅,出动宣传车2辆,印发“门前五包”、健康知识、犬只管理、创省卫倡议书、创国卫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倡议书等宣传10000余份。

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居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从而在社区形成了一种健康向上、文明卫生的新风尚,还加强对进城购房、务工、经商的农民及外来暂住人群,征地农转非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引导他们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完成从农民到居民的角色转化,让他们尽快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二是带头投入活动中,共组织社区干部大规模义务劳动63次,并带动参与者11000余人。

疏通阴沟、下水道78处、30000余立方米;清除卫生死角35处;解决卫生难题21个;清掏化粪池40余口;清洗门面6000余个。

同时开展了“四进社区”、“青年志愿者”、“巾帼建功”等系列活动,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为大英创建省级文明、国家级卫生县城做出了突出贡献。

抓教育活动,打造高素质居民
社区紧紧围绕“人人参与、改善环境”这一主题,狠抓教育引导,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质。

一是大力表彰先进典型,树立学习榜样。

社区每年都要在“七一”期间大力表彰一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表现较好的优秀党员,年底都要表彰一批
先进工作者,号召社区远学王家元,近学唐亚平,在社区党员中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

二是充分依托社区远程教育阵地,加强党员干部和居民教育,特别是社区工作者和文明市民。

社区还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居民观看了露天电影《老百姓是天》、《第一书记》、电视剧《焦裕禄》,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座谈交心。

不断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是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活动。

始终坚持以社区为阵地,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家庭为主体,以建设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

先后开通了咨询电话,组建学习活动室、健身广场、休闲长廊,并配备了电脑、电视、DVD、音箱等供居民寓教于乐的设备,把社区建成居民学习、娱乐,提升素质的中心。

社区还积极开办了“假日学校”、“父母学校”等,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组织社区家庭开展读书活动,有力引导社区家庭学知识、用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养,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把花园街社区建成受到中央相关部门表彰的学习型社区。

以身垂范品行高尚
刘胜华同志与其妻子结婚21年以来,互敬互爱,相互理解,使家庭和谐的美誉传遍全社区。

2010年6月,其妻身患重病,生活难以自理,儿子又面临高考,情绪深受影响。

刘胜华同志在紧张的同时,起早熬夜日复一日地一边细心照
料妻子的饮食起居,洗衣浆裳,一边疏导儿子的心理,妻子的病情日渐好转,儿子也成功进入大学课堂。

他的事迹传为佳话,也因此被县上命名为“五好文明家庭”。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他的带领下,花园街社区各项工作已走在了全县先进行列,把社区建设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优秀团队。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能想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基层党员光辉形象,刘胜华同志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基层社区党支部书记。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