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1.“植物受阳光照射,制造有机物”、“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些现象说明了:A.生物的生活需要光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的生活需要食物D.生物的生活需要空间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粒”这句话表明:A.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B.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C.生物体能够繁殖自己的后代D.生物体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调查:A.人口普查B.森林资源调查C.水资源抽样调查D.仔细观察牛,并拍照4.下面调查活动步骤正确的是:A.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记录→归类→整理B.设计调查路线→分组→选择调查范围→调查记录→归类→整理C.分组→设计调查路线→选择调查范围→调查记录→归类→整理D.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整理→归类→调查记录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D.生物圈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6.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盘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的温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间⑥水A.①③②⑤⑥④B.⑥①②③④⑤C.④⑤③⑥①②D.③⑥④⑤②①7.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儿,也吃昆虫;还有的田鼠危害牧草。
而鸟和田鼠又往往会成为鹰的食物,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有人将草用网了罩起来,一段时间后,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了,而没有用网子罩的草却生长良好。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鸟和鹰之间是捕食关系B.昆虫与鸟之间是竞争关系C.对于草来说,昆虫、鸟、鹰都属于生物因素D.若鹰大量被捕杀,那么对草的生长不利8.某合作学习小组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设计方案,其中最科学的是:A.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不放任何东西。
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B.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干燥的土壤。
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C.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再用纸板盖住有潮湿土壤的一侧。
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D.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干燥的土壤。
将2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9.地衣(一种植物)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
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又能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10.鱼在水中用鳍游泳,鸟在空中用翼飞行,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的结构很复杂B.生物体的结构与环境是相适应的C.环境造就了生物D.环境对生物的改造11.人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都不是12.澳大利亚草原上的野兔,常泛滥成灾,为了减轻灾害,又不破坏生态平衡,应该:A.用化学药品毒杀B.人工适量捕杀C.把野兔的食物都除掉D.杀死所有野兔13.被誉为“绿色水库”之称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14.从食物链的角度看,大量使用农药,反而使害虫增多的原因是:A.环境的污染严重B.益虫被大量消灭C.使害虫产生抗药性D.食虫鸟大量减少15.牧草留种地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
用网把留种地罩上。
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环境污染B.植被被破坏C.缺水干旱D.食物链被破坏16.实验室的水族箱里生活着水生植物、动物,还有其他微小生物,这样的水族箱可看作是:A.食物链B.生物圈C.生态系统D.食物网17.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A.有细胞结构B.能生长和繁殖C.体小且呈绿色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18.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内容是关于温度对鼠妇的影响,下列设计中正确的是:A.用一只健康的鼠妇做实验材料B.统计的次数为一次,但一定要认真操作C.设计对照实验,除温度是变量外,其他各项都一样D.需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19.为了探究东北虎的生活习性,科学家冒着危险在深山对东北虎进行跟踪。
这种科学探究方法属于:A.调查 B.分析资料 C.收集资料 D.观察20.下面是小刚在调查昆嵛山生物种类时的具体做法,其中正确的是:A.调查范围内偶尔飞过的昆虫可以不记录B.险峻的峭壁生物种类多,应选这样的调查路线C.选择生物种类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D.发现珍稀物种应及时采摘、捕捉制成标本2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于一定环境的B.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C.生物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D.生物与环境是有关系的,生物的生存是受环境主宰的22.我市广饶县是全国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全县粮食亩产近千公斤.实验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此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该食物网中蛇占有的营养级有个.(2)请写出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3)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4)收获季节,人们往往在农田焚烧农作物的秸秆,这样做很不科学.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建议,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进行无废料生产,该生产模式应该是.(5)该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6)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成分外,还缺少了(7)水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主要采用鸟灭虫、蛙灭虫、虫灭虫的措施.若不考虑图中其他因素,下列图解能正确表达完全自然状况下昆虫与鸟数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是.(注:──表示昆虫,…表示鸟)(8)此食物网中,鸟和蜘蛛的关系是23.某湖泊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状态.近年来,由于周围农田大量使用农药以及附近居民生活污水的排入,水质污染严重,湖内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成为远近闻名的臭水湾.如表是科研人员对湖内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DDT含量的检测结果.请分析回答:、生物类别 A B C D DDT含量(ppm)0.008 0.39 0.03 3.27(1)写出A、B、C、D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2)除表中生物外,该生态系统至少还应有等成分.(3)人工建造的鱼塘生态系统稳定性往往比天然的湖泊生态系统弱,这是因为鱼塘生态系统.(4)污染使湖泊中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的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威胁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24、为了探究鼠妇的生活习性是否受到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某兴趣班学生进行了相关实验,请根据如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1)图一表示兴趣班学生实验探究设计图,甲、乙、丙、丁四组中,对照组应是组,图中的大圈代表圆形纸盒,其中的A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而B区面积应分成等份,并设置成相应的环境条件.(2)当图一的A区放入20个鼠妇后,图二的坐标表示有关丁组鼠妇的6次记录数据,从第分钟开始,该组区域鼠妇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需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值.25、下面是某学生写的一篇小作文中的一个片段,分析回答:我家有一个鱼缸,里面有假山、水草、沙滩和许多的贝壳.在灯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五光十色,就像一个小小的海底世界.在这美丽的世界里住着三个可爱的小家伙-三条金鱼.大的那条长得又肥又壮,叫肥肥.最小的那条最机灵,叫聪聪.还有一条颜色特别美丽,所以叫它美美.他们三个和睦相处,就像是一家人.(1)文中影响金鱼“肥肥”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2)鱼缸中的水温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步骤烧杯①烧杯②烧杯③烧杯④烧杯⑤烧杯⑥1 各加入1000毫升20℃的水、一条相同状况的金鱼,并测量、记录水温2 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3 ①②各加入适量热水,使水温均升高10度③④均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水温升高10度⑤⑥不做任何处理4 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分析得出结论①在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②烧杯①②和烧杯③④两组设计中,哪组更科学、更严谨?③烧杯⑤⑥组的作用是.26、图一是某同学在公园里做完调查之后,根据自己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绘制的一幅结构示意图,根据你自己的相关知识解答他的一些疑难:(1)图一中的AB代表的是生物类群,甲代表的是某些物质,请帮他将该结构图中未完善的地方完善起来:A B 甲(2)如果你对图一的完善与该同学的设想一致,那么此图能否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3)图一较完整地描绘了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的现象,图中所有的生物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后来,该同学发现人们在该生态系统中大肆捕杀蛇,他十分焦急,就和同学们做了很多广告牌进行生态宣传,后来该现象得以制止,图二是该同学对该生态系统长期跟踪调查后统计的蛇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在图二中画出同时期黄雀的数量变化大致曲线.27、如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据题意回答:(1)圈中各生物间通过关系构成多条食物链,请你认真数清:图中有条食物链.(2)若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绿色植物→田鼠→X,则X所代表的生物应该是.(3)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着以腐肉为食的秃鹫,从生态系统成分上看,它属于.(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都是由固定在有机物中,这种生物在属于者.(5)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食物链的能量关系,乙代表狮子,则丙可能为或斑马.(6)人们如果大肆猎杀羚羊: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说明生态系统的是有限的。
27、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若C是腐生性微生物,则C是生态系统中的者.(2)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D代表非生物环境,则该图表示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3)若A代表草,B代表牛,则A与B构成关系.B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4)该生态系统能够长时间维持稳定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