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家针灸学说课件第五章汉唐时期医家第八节孙思邈

各家针灸学说课件第五章汉唐时期医家第八节孙思邈


夫大医之体……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 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 食如无味;酝禄兼陈,看有若无。夫为医之法, 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 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 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 无双,此医人之膏盲也。”
上述的寥寥片语,已将孙思邈的高尚医德情操, 展示在人们面前。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 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 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 和《千金翼方》。
瘴, 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 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多指是热 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
的毒气瘴疠感受瘴气而生的 疾病。
已病防变-脚气
既病之后,又提倡及时治疗
《千金要方.卷七》曰:"凡脚气初 得脚弱,使速灸之,并服竹沥汤。 灸讫[qì]可服八风散,无不差,惟 速治之"。还谆谆告诫:"此病轻 者,登时虽不即恶,治之不当,根
“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 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
孙氏就是这样根据各种疗法的特长,按 照病情的需要,进行取舍应用,充分发挥
其各自的优势,以提高疗效
针灸药结合,应根据病情,灵活配合
阴阳不调, 风邪为患
隔日一次刺 治
若治诸沉结寒冷病,莫若灸之宜熟
若治诸阴阳风者,身热脉大者,以锋针刺之,间日一报之;
(一)针灸“医未病”
❖ 孙氏继承《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 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提倡用艾灸预防传染病。
灸法预防传染病
《千金要方.灸例》曰:“凡入吴 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 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 气不能著人也”。指出化脓灸 三两处可提高人体抵抗力,以 预防瘴疠温疟。
远离家乡在 官府任职。
著作
(1) 《摄生真录》、《福禄论》、《会三教记》、《庄子 注》、《老子注》、《龟经》、《明堂图注》、《孙真人丹 经》等,大部分已佚
(2)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孙思邈兼通儒、释、道三家,故在其著作中,包括《千金
》中,有较浓的道教及佛教思想。 《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 652年,三十卷,卷29~30论针灸。 《千金翼方》成书于682年 卷26~28论针灸。
针灸药各有所长说
❖ 在学医过程中还特别注意向民间寻求经验,广泛搜 集单、验方。
❖ 在医疗活动中他非常注重医生的道德修养,他强调 医生要把病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
孙思邈把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他在其所著 的《大医精诚 》一书中写道:“凡大医治病, 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 问其贵贱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 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 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 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 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 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中医称脚气为“脚 弱”。脚气病发初 期,从脚部开始, 因为得脚气的时候 ,足部会有肿胀充 气状的情况,所以
被人称作脚气
源不除,久久期于杀人,不可不 坏、不好
精以为意"。
马上,当 时,立刻
(二)“知针知药”是良医
❖ 孙氏强调针刺、艾灸、汤药三者并重。有些病以针为佳,有 些病以灸良,有些病宜用药治,有些病则针灸药同时施用 “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 药不针灸,尤非良医也”;
对针灸方面的贡献
❖ 重视疾病的早期防治, 首次提出预防疾病的保健灸法 ❖ 辑录针灸处方,收载针灸处方一千余条 ❖ 力主针药兼施,针灸并重,临证时需辨证取法 ❖ 注重诊脉施术、提高临床疗效
❖ 丰富艾灸疗法、临证讲究权变 ❖ 整理经穴,绘制《明堂三人图》 ❖ 确立四种指寸取穴法 ❖ 收集奇穴,创立阿是穴 ❖ 勘定十三鬼穴
大医精诚孙思邈源自孙思邈享年?❖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约 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 581年),卒于唐永淳 元年(公元682年), 活了102岁(有的考 证活了141岁)。
• “药王”,“真人”,“药 圣”
孙思邈
❖ 孙思邈一生淡于名利,隋文帝时曾征召他为国子博 士,唐太宗要授他爵位,唐高宗让他做谏议大夫, 他都一一谢绝了,他的志向是做一名济世活人的医 学家。
孙思邈
在临床实践中,孙思邈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 如“阿是穴”和“以痛为腧”的取穴法, ❖ 用动物的肝脏治疗夜盲症, ❖ 用羊的甲状腺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 ❖ 用牛乳、豆类、谷皮等防治脚气病
孙思邈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正由于他通晓 养生之术才能年过百岁而视听不衰。时至今日, 还在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如心态要保持平衡,不要一味追求名利; •饮食应有所节制,不要过于暴饮暴食; •气血应注意流通,不要懒惰呆滞不动; •生活要起居有常,不要违反自然规律……
若诸邪风鬼注,痛处少气,以毫针去之,随病轻重用之
感受风邪而致心腹鬼击之病 。相当于肺结核一类的病, 葛洪在《肘后方》中除记述 其低热、慢性消耗性症状以 外,还明确指出了它“乃至
灭门”的传染性。
杨继洲-诸家得失策
治愈
治愈
然而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 治愈 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不能以达,
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夫何
诸家之术惟以药,而于针灸则并bing而弃
之,
只用药物,针灸弃而不用
斯何以保其元气,以收圣人寿民之仁心哉?
取得
他们用什么保全病人的元气,以体 现圣人欲使百姓长寿的仁爱之心呢
杨继洲-针灸药各有所长说
❖ 到了明代末年,出现了崇 尚药物而废弃针灸的迹象, 杨氏为了挽回颓势,论证 了“针灸药不可缺一”的 论点。针灸衰落的原因, 是“业针法之不精,传授 之不得其诀耳。”非针灸 本身缺陷所致。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 这两部书的成就在于:首先对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很 深的研究,尤其对广义伤寒增 加了更具体的内容。他创立了 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 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后世以 方类证的先河。
一是人命之重,贵于千金,千金易得,而性命千金难买; 二是书中所载之方,皆是价值千金的救急宝要方; 三是用书中之方,救死扶伤,则厚德过于千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