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调查报告(共5篇)数学调查报告(共5篇)第1篇:数学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生活中的折扣1.前言: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商家们写出的牌子、横幅等。
上面写着某某某商品打多少多少多少折。
我不是很了解折扣、知道折扣,不知道为什么要打折等关于折扣的知识与问题。
借着这个寒假的时间,以及出去购物、买火车票等这些能接触到折扣的途径,调查了折扣。
通过这次调查,我深刻的了解了折扣。
因为折扣与数学有关,这次调查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也使我受益匪浅,下面便是我通过这次调查所写下来的调查报告:2.调查中的具体事例:年2月7日星期五,我随爸爸和妈妈从我的家乡回到xx,回来后,我查看了一下我们返回xx的三张火车票,发现我们的三张火车票的价格都不一样:我的火车票价是109元;爸爸的火车票价是161元;妈妈的火车票价是156元。
我了解到,除了我是儿童要打折,爸爸妈妈是大人这个原因以外,上中下的铺位的价格也是不同的。
为了对比清楚,我特地到网上搜索了那列火车的上中下卧铺票价,把我们三人铺位都看成上铺,那样的话,爸爸妈妈的火车票价就都是152元,我的火车票价就是109元,我算了一下,我的火车票价109元是由152元打了约七二折才得到的。
在调查的另一事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商家糊弄顾客的小把戏,是这样的:我们去一家超市买送亲戚的礼品,那家超市在搞年货大促销,满100元的东西送50元的代金劵。
我们买了牛奶、饼干、水果、糖等,一共花去了179.7元,当然也得到了代金劵,我们以为这代金劵可以现场直接用,可收银员告诉我们得(dei)到下次来才可以用,我们出去时,妈妈说:这还蛮便宜的,打半价。
一直在旁边思考的我,告诉妈妈:妈,你以为商家打了五折?才怪!商家哪有那么好?!这是商家耍的把戏罢了!就是用来迷惑顾客!妈妈迷惑不解,说:不是半价打五折吗?用50100不是50%,打五折吗?我对妈妈说:你说的那种情况是在代金劵可以在当时那次购物中使用才是五折折扣,他不让我们在当时用,就是这个居心!应该是这样算:满100元的东西送50元的代金劵,50元的代金劵下次用,相当于用100元买150元的东西,也就是100150,实际约打六七折,并不是表面上的五折!妈妈听后仔细思索了一下,恍然大悟,笑着对我说:看来我还不如我儿子聪明呢,被商家骗了。
我笑着说:没有,我学过这个知识,还有一个这样的问题呢!除了数据,其他都一样!我们都笑了。
3.解决问题(1)折扣是什么?折扣是商品买卖中的让利、减价,是卖方给买方的优惠,但买卖双方给予或者接收折扣都要明示并如实入帐。
(2)为什么要打折?应该是有两点:1.是吸引顾客,使销售量增多,赚的反而多。
因为一般他不管怎么打折,也不会低于成本价,多少要赚,每单个赚的虽少了点,但顾客多了,所以他这反而赚了。
2.想快速清理库存,要不很多都会过期、过时。
总而言之,商家打折就是为了销售量增多,赚的多。
(3)为什么说研究折扣会增长数学呢?因为打几折就是百分之几,比如打七二折,也就是乘72%,也可以说节省了原价的28%,所以说研究折扣会增长数学知识。
4.总结我们了解了折扣,也知道了商家用的把戏,所以遇到打很低的折扣时,一定要仔细思考,不要被骗了还不知情的高兴,如是商家的小把戏,不至于被骗还不知情的高兴;如果是真的,那就恭喜你,你撞好运了。
通过上面的报告,让我们知道学_数学非常重要。
数学处处不在,你也许找理由说:那只有过年才有这情况吧。
我定会反驳你:买火车票我承认一年中很少,但购物每月都必不可收吧,怎会没有数学呢?况且除了这几种情况,还有很多呢!总之一句话:生活少不了数学,也处处有数学!六(3)班刘名扬第2篇:数学调查报告_工作报告数学调查报告4篇本报告通过对本校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_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造成三年级小学生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根源,对今后数学学科潜能生的帮扶策略研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现把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实施(一)调查内容调查问卷13道题目(二)调查方法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抽19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是xx镇中心小学三年级部分学生19人共27人。
(四)调查步骤10月12日问卷调查10月13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10月14-24日深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二、调查结果与分析本次调查共发出19份问卷,收回19份。
问卷涉及12个有关学生数学学_方面的选择题,1个补充问题。
具体问卷情况如下:1/19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_1、你对学_数学的兴趣。
选非常喜欢的有1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68%;比较喜欢的有6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32%。
2、你感觉到学_有压力吗?选较大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一般的有12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63%;不确定的有6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32%。
3、做数学作业时你能做到独立思考吗?选能的有9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47%;选经常的有5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6%;选偶尔的有4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1%;选不能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4、你是否有过解决数学问题后的愉悦?选没有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6%;选偶尔有的有9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47%;选经常有的有2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0%;选有过,感觉不明显的有5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6%。
5、在数学课上,你会注意力不集中,常开小差吗?选不会的有9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47%;选偶尔会的有9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47%;选每节课都会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6、你有时候不专心听老师讲课的原因是什么?选老师讲的内容我已经动了的有7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37%;选老师讲的内容我都听不懂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6%;选班级纪律不好的有2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0%;选管不住自己的有7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37%。
2/19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_7、你每天花在数学上的自主时间(不包括数学课)有多少时间?选一小时以上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6%;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6%;选半小时以内的有12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63%;选更多一点时间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8、在学_数学中,你是否会自己提出一些数学问题?选经常提出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6%;选偶尔提出的有1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8%;选从未提出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选没有问题的有4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1%。
9、当你遇到数学难题时,你会怎么做?选先自己反复思考,不会再问他人的有1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8%;选先问同学,自己再做的有2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0%;选先问老师,自己再做的有5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6%;选抛在一边,等待老师讲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10、在数学课上你参加过小组讨论吗?选经常讨论的有10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3%;选根据实际情况,偶尔讨论的有4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1%;选很少有讨论的机会的有4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1%;选不知道讨论什么,没什么好讨论的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11、你有过因生病耽误数学学_吗?选经常会因生病请假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选从未请过假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7%;选偶尔会因生病请假的有1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61%;3/19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_选其他的情况请假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7%。
12、你一直都有好的心情去学_数学吗?选一直都有好心情学_的有10名学生;选心里一直有事影响学_的注意力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选偶尔有事不能好好学_的有5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8%;选其他的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13、你在数学学_方面还有什么想说的?11%的学生希望得到更多的数学知识;11%的学生上课听不懂;5%的学生渴望小组合作学_;5%的学生不喜欢学_数学。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针对小学数学学科潜能生的帮扶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目的,结合学生访谈,将本次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如下:一、90%以上学生对数学有较强学_兴趣,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学_没有兴趣。
主要体现在:1、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讲课,学_有困难(2人)。
2、对数学没兴趣,不爱学_数学(1人)。
二、有近40%的学生几乎没有过解决数学问题后的愉悦体验,从这点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把数学学_当成一件追寻幸福的事去做,而是当成任务去完成。
三、有近40%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上课容易跑神,一节课内容掌握常常丢三落四,导致知识掌握没有系统性。
四、30%的学生没有问题意识,把自己的数学学_完全依赖于老师的讲解。
不懂得问题长期搁置,而不知道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4/19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_三、调查结论1、教师备课、上课缺乏层次性、梯度性,难以照顾到学科潜能生的实际情况。
2、教师课堂教学中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对学科潜能生进行适时、适当的激励式评价,甚至对学科潜能生进行讽刺、挖苦,造成学科潜能生学_自信心缺失,从而失去学_数学的兴趣。
3、教师教学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式,被动的学_方式难以体现学生学_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4、由于智力或纪律较差,很多问题老师讲数遍,他们照样记不住。
5、部分聪明的学生怕吃苦,怕经受挫折,经受磨难,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没有主动学_的意识,经常一下课,扔下书本就玩,在学_的时候,不能集中注意力,坐不住,总想用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尽快完成学_任务后从事自己目前感兴趣的活动,导致学_质量不高,成绩相对比较差。
6、家庭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学_不重视,不管不问。
有的学生家长自己没文化,对孩子的学_不能及时辅导。
xx小雷xxXX年xx月xx日小学生数学审题心理障碍调查报告数学调查报告(2)|小学生数学审题心理障碍调查报告5/19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_审题是解题的开始,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而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很多情况下都会在审题这一初始环节中有所体现.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审题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地,积极地,有意识地从学生心理倾向中分析出产生审题障碍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之门.下面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一下学生审题中产生障碍的主要表现,以及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战胜学_困难的做法与体会.(文秘)一,粗心大意引起结果出错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例:17.58-5.49+4.51=17.59-(5.49+4.51)=17.59-10=7.59上面是学生经常出错的典型案例.究其原因:在题目中,学生不是没有掌握加减法计算法则,而是仅凭直觉,一眼看出5.49与4.51可以凑十,于是动起笔来一挥而就;导致结果出错也就不奇怪了.上述情况的出现,与学生审题时缺乏细心,耐心是有密切关系的,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引导学生数学审题过程中,要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审题中,要引导学生自始至终细心推敲,耐心思考.解题时要有自信,但不能过于轻信自己的经验与直觉;尽管题目文6/19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_极其简单,但我们审题时思维却丝毫不能简单化,从而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_惯.二,事理不清引起算理错误增加生活数学知识的积累例:张师傅把一根长120厘米的自来水管锯成6截,每锯断一次需小时,张师傅共用了多少时间这是一道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植树问题类的应用题.如果学生阅历不够丰富,解此类问题时,很可能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不少学生对张师傅只要把水管锯断5次,就能锯成6截的事理不熟悉,因而思路无法展开,错误列式为(1206)也就见怪不怪了.帮助学生找出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弄清事理与算理,有助于克服学生解题时的心理障碍,提高解题能力.由此及彼,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处处留心与数学有关的生活常识,丰富并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登上五楼,实际上只需登四个楼层之间的楼梯;把一根管子锯成4段,实际只需锯三次;钟敲10下,实际一声与一声的间隔只有9次.随着对生活中数学算理的感知,以及这些知识的积累,为学生开阔视野,开拓思路,正确审题,分析与解答应用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手段单一引起思路狭窄学会用线段图启发思路例:商店里运来一批红,蓝墨水.红墨水占总数的,如果把40盒红墨水换成蓝墨水,蓝墨水则占总数的,红墨水,蓝墨水各多少盒有些学生在审题中_惯于从问题与条件中苦苦寻找联系,探索思7/19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_路,却从不愿意借用线段图进行审题分析,认为用画线段图费时费事.这种单一的审题手段,势必引起思路狭窄,在碰到上面这样的题目时,这些学生就出现了审题障碍.我从人需要各种营养成份,才能健康生长,战士需要各种武器,才能打好胜仗入手,启发学生:我们只有把握各种审题手段,才能打开解题思路.并指导这些学生学会用好线段图,分析解答应用题.借助线段图表示出的数量关系,学生在对线段图的观察,感知中发现:调换后蓝墨水多的40盒与相对应,由此可以求出红,蓝墨水的总盒数.这样,学生在审题中借助线段图晓事理,明算理,悟转化,很快把握了数量关系,理顺了解题思路,并从中尝到了甜头,提高了借助线段图与其它手段参与审题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四,迁移障碍引起思路中断把握课题类化的规律例:修一条路,甲需要12天,乙需要15天,甲队工作效率比乙队快百分之几这条题目中具体的路程是未知的,只给出两队的工作时间,却要比较工作效率.许多学生认为条件不完备,思维陷入困境,思路难以为继.其实,如果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能从工程问题这一思路去思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求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应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学生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事物统一起来,这就是进行课题类化.而这种类化首先体现在审题阶段.把握知识迁移和课题类化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既然路程时间=工作效率,本题中隐含的抽象的工作总量1分别除以甲,乙的工作时8/19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_间,也可以得到甲,乙的工作效率与,在此基础上,再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百分数的应用题,再也不是难事了.五,心理_惯引起思维定势-学_领会转化的思想方法例:一根绳长176米,第一次用去68米,第二次用去75米,这根绳比原来短了多少米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就犯下错误,多数同学都是因为心理_惯,思维定势造成的.受是条件都得用上的思维定势影响,不少同学做成了176-68-75=33(米).为将学生这次出现的错误经历转化为他们认知方面的财富,我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进行转化思考:这根绳为什么会短能否把比原来短的米数换种说法当学生悟出比原来短的米数就是用去的米数后,我再让学生举一反三,诸如:比原来少多少钱就是指用去了多少钱,以加深理解.最后,我启发学生对一根绳长176米这一多余的条件进行再认识,消除思维定势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学生在学_领会转化的思想方法中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六,指向错误引起思维障碍-提高善抓题目关键的能力例:某汽车厂六月份上半月完成了原计划生产任务的一半,下半月前5天每天生产160台汽车,后10天每天生产150台汽车.结果超额完成300台.这个厂上半月生产汽车多少台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在上半月完成原计划生产任务的一半上苦思冥想,以为一定要求出原计划生产的台数,这个题目才能解决.却想不到只要把思维的聚焦点转移到另一半上:即下半月9/19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_实际完成的台数中,去掉超额数,就是原计划生产的一半.只要找准方向,抓住关键,转化思想与方法,所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文秘)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审题中善抓关键,把握重点,选准角度,学会从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就能有助于学生克服障碍,提高审题,解题的能力.关于农村小学学生在数学科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调查报告数学调查报告(3)|我们七家子镇中心小学农村小学数学科创新教学的研究课题组于XX年34月份,利用2个月的时间对课题实验人员及实验班部分学生就教师教学观念更新、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状况,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初步的创新能力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课题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