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试题及答案外科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
2.脂肪栓塞综合症:是指骨盆或长骨骨折后24~48小时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和瘀点。
3.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的症状和体征。
4.Pilon骨折:是指累及胫距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
5.Bent骨折:是发生在第1掌骨基底部的骨折合并第1腕掌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6.Tinel征:叩击神经损伤,出现其支配皮区的放电样麻痛感或蚁走感,代表神经再生水平或损害的部位。
7.Codman 三角:若骨膜增生病变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骨膜新生骨与骨皮质之间呈三角形改变,称为骨膜三角或Codman三角填空题1.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和骨擦感。
2.骨折治疗的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3.骨折愈合的过程分为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型期4.常见的腕部骨折collis骨折、Smiths骨折5.按照脊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脊髓损伤可分为脊髓完全性损伤、脊髓前部损伤、脊髓后部损伤、脊髓后部损伤、神经根损伤。
6.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7.肱骨髁上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8.臂丛神经损伤可分为臂丛上部损伤、臂丛下部损伤、臂丛完全损伤9.骨巨细胞瘤好发部位为干骺愈合后的四肢长骨骨端尤其是股骨、胫骨、桡骨远端10.慢性骨髓炎X线特征性表现为骨质硬化增生简答题开放性骨折的Gustilo分型;Ⅰ型:伤口长度小于1cm,一般为比较干净的穿刺伤,骨尖自皮肤内穿出,软组织损伤轻微,无碾挫伤,骨折较简单,为横断或短斜形,无粉碎。
Ⅱ型:伤口超过1cm,软组织损伤较广泛,但无撕脱伤,亦无形成组织瓣,软组织有轻度或中度碾挫伤,伤口有中度污染,中等程度粉碎性骨折。
Ⅲ:软组织损伤广泛,包括肌肉,皮肤及血管、神经,有严重污染。
ⅢA型:尽管有广泛的撕脱伤及及组织瓣形成,或为高能量损伤,不管伤口大小,骨折处有适当的软组织覆盖。
ⅢB型: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和丢失,伴有骨膜剥脱和骨暴露,伴有严重的污染ⅢC型:伴有需要修复的动脉损伤。
骨折的早期并发症有哪些1.休克2.脂肪栓塞综合征3.重要的内脏器官损伤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5.骨筋膜室综合征 3、骨折愈合的临床标准骨折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和反常活动;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痴通过骨折线;.解除外固定后,肢体能承受以下要求者:上肢向前平伸持重1kg达一分钟;下肢不扶拐在平地上连续行走3分钟不少于30步者,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腰痛、下肢放射痛、马尾神经症状半月板损伤的体征半月板损伤后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局限性疼痛、关节肿胀、弹响和交锁、股四头肌萎缩、打软腿以及在膝关节间隙或半月板部位有明确的压痛。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哪些年龄、全身健康情况、局部因素、治疗方法不当7、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体征有哪些关节活动障碍、患肢短缩、皮纹及会阴部的变化、跛行步态、患肢短缩畸形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方法有那些?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甲状腺B超、甲状腺功能、血清降钙素水平检查、甲状腺核素检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指征及术前准备。
继发性甲亢和高功能腺瘤、中度以上的原发性甲亢、腺体较大的甲亢伴有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状腺肿、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碘131治疗复发者、妊娠中早期的甲亢病人术前准备:甲状腺功能正常、基础代谢率在0-20%心率小于80次/分、甲状腺触诊质地硬韧甲状腺手术后容易出现哪些并发症?创口出血、神经损伤、手足抽搐、危险表象、功能减退、甲亢复发升主动脉瘤的病理类型。
动脉壁中层囊性变、动脉粥样硬化12.升主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未侵及主动脉瓣瓣环的升主动脉动脉瘤,早期可无临床症状。
动脉瘤长大压迫上腔静脉或无名静脉则颈部和上肢静脉怒张、扩大。
晚期病例动脉瘤向前胸壁长大,侵袭胸骨,则产生剧烈疼痛,甚或穿出胸壁,呈现搏动性包块。
夹层动脉瘤的分型:Stanford分型和Debakey分型腹部闭合性损伤时不同脏器损伤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
1.腹壁损伤一般单纯腹壁损伤的症状和体征较轻,可表现为受伤部位疼痛,局限性腹壁肿胀、压痛,或有时可见皮下淤斑,它们的程度和范围并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加重或扩大。
2.实质性脏器破裂主要表现是内出血。
包括面色苍白、脉率加快,严重时脉搏微弱,血压不稳,甚至休克。
腹痛呈持续性,脾损伤后一般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并不严重,但肝内胆管、胆囊或胰腺损伤腹膜刺激征和腹痛则较严重。
体征最明显处一般即是损伤所在3.空腔脏器破裂强烈的腹膜刺激征是主要表现,同时伴有恶心、呕吐、便血、呕血等胃肠道症状,有时可有气腹征,稍后可出现全身感染的表现。
外伤性肝、脾和肠破裂的处理原则。
暂时控制出血,尽快查明伤情、尽快进行修补手术治疗。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病因有哪些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损伤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诊断方法:根据病史和出现腹膜刺激征,诊断性腹腔穿刺。
如抽到脓性液体,甚至点滴液体在高倍镜下观察发现多量白细胞或脓细胞,便可确诊。
治疗原则:一般取半卧位、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生素、补充热量和营养支持、镇静、止痛、吸氧、手术治疗:1经上述非手术治疗6~8小时后,腹膜炎症状及体征不缓解反而加重者。
2 腹腔内原发病严重3 腹腔内炎症较重,有大量积液,出现严重的肠麻痹或中毒症状,尤其有休克表现者4 腹膜炎病因不明确,且无局限趋势者。
肠梗阻治疗原则:非手术疗法对于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特别是广泛粘连者,一般选用非手术治疗;对于单纯性肠梗阻可观察24~48小时,对于绞窄性肠梗阻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一般观察不宜超过4~6小时。
基础疗法包括禁食及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防治感染及毒血症。
手术治疗:①粘连带或小片粘连行简单切断分离。
②小范围局限紧密粘连成团的肠襻无法分离,或肠管已坏死者,可行肠切除吻合术,如肠管水肿明显,一期吻合困难,或病人术中情况欠佳,可先行造瘘术。
③如病人情况极差,或术中血压难以维持,可先行肠外置术。
④肠襻紧密粘连又不能切除和分离者,可行梗阻部位远、近端肠管侧侧吻合术。
⑤广泛粘连而反复引起肠梗阻者可行肠排列术。
肠梗阻的鉴别诊断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原因及处理原则原因:胃十二指肠溃疡、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性胃炎或应激性溃疡、胃癌、胆道出血处理原则:(1)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抑酸药物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
(2)对由于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的大出血,生长抑素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静脉血流,用于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有效。
血管加压素可使内脏小动脉收缩,门静脉血流量减少。
与硝酸甘油联合应用治疗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可以减少血管加压素的副作用。
血管加压素禁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病人。
急腹症的处理原则。
对于已确诊或高度怀疑腹内脏器损伤者,处理原则是做好紧急手术前准备,力争早期手术。
如合并其他损伤,应权衡轻重缓急,首先处理对生命威胁最大的损伤。
抗休克是治疗的重要措施,对严重出血性休克应在抗休克同时,迅速手术。
2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原则:非手术治疗:有休克者应首先治疗休克,并注意防治急性肾衰竭、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选用广谱抗生素静脉内滴注、给予镇痛药和解痉剂,纠正脱水,静脉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及维生素K1等、情况允许时可做纤维十二指肠镜及鼻胆管引流术手术治疗:胆总管切开引流术24.胆总管探查术的指征是什么?术前:B超、MRCP等提示胆总管内有超过1cm多发结石或肝内胆管有结石,胆总管扩张怀疑胆总管下端有梗阻,但不能明确着,有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表现和病史,反复发作胆绞痛、胆管炎,有胰腺炎病史。
术中:术中胆道造影证实有结石,胆道梗阻或胆管扩张,术中扪及胆总管内有结石、蛔虫或肿块,或发现胆总管扩张,直径1cm以上,管壁明显增厚,或发现有胰腺炎表现,或行胆总管穿刺抽出脓性、血性胆汁或泥沙样胆色素颗粒。
简述胆囊切除术后有哪些并发症?近期:术后出血、术后黄疸、术后胰腺炎等远期:胆管狭窄、胆道出血、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26.简述胆囊息肉样病变行胆囊切除的手术指征。
有症状的胆囊息肉、无症状的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的、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的,年龄大于50的、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疑有恶性变或恶变的潜在可能,也应手术下肢浅静脉曲张的诊断方法有那些:超声多普勒或静脉造影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并发症:血栓性浅静脉炎、湿疹和溃疡形成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指征和禁忌症手术指证:反复尿潴留、反复血尿、反复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继发性上尿路积水禁忌症:全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患、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全身出血性疾病、严重糖尿病等肾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全身和局部治疗。
临床表现:膀胱刺激症、血尿、脓尿、腰痛、全身症状诊断:肾结核的病变过程非常缓慢,临床表现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尿中可找到结核杆菌。
治疗:全身治疗、抗结核药应用早期、联合、足量、足期和规律用药五项原则、手术治疗肾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临床表现:最常见的症状是腰痛和血尿,少数患者是以腹部肿块诊断:诊断肾癌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常用影像学检查项目包括:胸部X线片(正、侧位)、腹部超声、腹部CT、腹部MRI检查,PET或PET-CT 治疗原则:早中期肾癌患者以外科手术为主的治疗方式,对转移性肾癌(晚期)应采用以内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