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课程学习总结报告

单片机课程学习总结报告

单片机课程学习总结报告单片机课程学习总结报告单片机课程学习总结班级09微电子学号姓名这学期我们选择了单片机这门课,从第一节课开始,我们就感觉到了这门课与其他的课有一些不同。

单片机课程不仅是学习书本的内容,也需要从实验中掌握知识。

这门课程确实让我们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并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学习单片机,要掌握单片机指令系统中汇编语言各种基本语句的意义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单片机与其他设备相连接的输入输出中断等接口技术。

使我们从硬件软件的结合上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从而全面掌握单片机的应用。

熟悉单片机的人都知道,要学好单片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倒不是因为单片机很难学,而是很难找到一本专为单片机入门者而编写的教材。

翻一下身边的单片机教材,都好像是为已经懂单片机的人而写的,一般先介绍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再是系统扩展和外围器件,顺便讲一些应用设计。

如果按照此种学习方法,想进行产品开发,就必须先把所有的知识全部掌握了才可以进行实际应用。

学习使用单片机只能靠循序渐进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

万事开头难、要勇敢迈出第一步知识点用到才学,不用的暂时丢一边。

想把厚厚的一本书看完在做实验,估计是不太可能的。

看着人头都晕了,学了后面的,前面的估计也快忘光了,所以,最好结合实际程序,用到的时候才去看。

我们在焊接具体电路之前,最好做个仿真,这样实验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我们都学习过C语言,相信的大家的基础都不错,在编写程序千万不要光看不写,一定要自己写一次。

刚开始我们可以模仿别人的程序,然后慢慢的学会自己编写,这是一个完全自主学习的过程,需要恒心和信心。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遇到过许多困难,这并不可怕,因为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团结合作,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焊接电路过程中,我们需要互相学习焊接技巧,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在编写程序的时候,要善于把自己好的算法给大家分享,不会的时候要虚心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当然更要利用当今社会为我们提供的网络资源,学会在网络上搜索资料,自主学习。

切忌拿别人做好的实验和编写好的程序去蒙混过关,这样对自己百害无一利。

在学习单片机的时候,让我学会了思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比如说,当我看到交通灯的时候会想到它的程序是怎样实现的?为什么它的led灯会有如此的高亮度?而我的led灯亮度很低,如果电流稍过大,就会烧毁。

在家乡的公家车上看到远程led信息远程发布测试的时候,我便会想到它应有通信模块和显示模块两部分组成,也许我想的过于简单,但是让我学会了思考。

总之,学习单片机这门课程,不仅学会了这门专业课的知识,还提高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更让我的世界观、方法论有了深层的提高,谢谢老师对我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

扩展阅读:单片机课程总结报告单片机与通用接口技术综合实践课程总结报告加减计数器姓名:学号: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09班级0220xx年06月16日中文摘要:数码管可通过对其不同的管脚输入相对的电流,会使其发亮,从而显示出数字能够显示时间、日期、温度等所有可用数字表示的参数。

由于它的价格便宜,使用简单,在电器特别是家电领域应用极为广泛,空调、热水器、冰箱等等。

绝大多数热水器用的都是数码管。

本设计是用单片机实现的一个简易加减计数器。

基于数码管显示技术,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驱动电路驱动数码管计数,实现加减计数功能。

程序都是参考教材范例编写而成,在功能上限制较多,但仿真结果和实际运行结果都非常精准和一致。

设计分为三大步,分别是软件设计,硬件仿真及实际操作,兼顾理论性及实用性,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本任务的完成使得我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上的能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锻炼。

关键词:AT89C51单片机数码管加减计数器目录一、引言................................................................... ..........................1二、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思想...................................................1三、系统功能描述与使用操作说明 (2)四、电路原理图及其主要功能模块的文字标注与说明 (2)五、仿真效果图及其文字标注与说明................................................3六、源程序清单及其主要模块、关键代码的文字说明与注释........10七、设计实验实时记录表. (14)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15九、对本课程的认识、收获体会和个人总结. (16)参考文献................................................................... ........................16作者简介................................................................... (16)“单片机与通用接口技术综合实践”课程总结报告一、引言1.1设计背景LED数码管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用来显示文字、图形等。

LED数码管便宜,使用简单,主要用于楼体墙面,广告招牌、高档的DISCO、酒吧、夜总会、会所的门头广告牌等。

特别适合应用于广告牌背景、立交桥、河、湖护栏、建筑物轮廓等大型动感光带之中,可产生彩虹般绚丽的效果。

用护栏管装饰建筑物的轮廓,可以起到突出美彩亮化建筑物的效果。

事实证明,它已经成为照明产品中的一只奇葩,绽放在动感都市。

它的优点: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微型化、易与集成电路匹配、驱动简单、寿命长、耐冲击、性能稳定。

1.2LED数码管分类数码管按段数分为七段数码管和八段数码管,八段数码管比七段数码管多一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多一个小数点显示);按能显示多少个“8”可分为1位、2位、4位等等数码管;按发光二极管单元连接方式分为共阳极数码管和共阴极数码管。

共阳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阳极(COM)的数码管,共阳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接到+5V,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阴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

共阴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阴极(COM)的数码管,共阴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接到地线GND上,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阳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

1.3发展前景LED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用来显示文字、图形等,特别适合应用于广告牌背景、立交桥、河、湖护栏、建筑物轮廓等大型动感光带之中,可产生彩虹般绚丽的效果。

用护栏管装饰建筑物的轮廓,可以起到突出美彩亮化建筑物的效果。

亮度高,功耗小,而且成本逐年降低,使用简单,满足户外环境的条件要求。

并且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因为其价格性能比的优势会使数码管向着标准化、规范化,产品结构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二、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思想2.1系统需求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技术日益更新。

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软硬件结合,加以完善。

如本设计是用单片机实现的一个简易加减计数器,实现了用户可控的加减计数控制过程。

程序都是参考教材范例编写而成,在功能上还并不完善,限制也较多,但仿真结果和实验台上运行结果都非常精准和一致。

第1页2.2总体设计思想通过两个个开关输入一组2bit的二进制数据,控制计数的正负向,即一位加控制位一位减控制位。

通过两个独立数码管输出显示各部分数据。

计数初值为4。

计数结果以十进制形式显示在低位数码管上,计数的正负显示在高位数码管上,其中“0”表示做加法,“1”表示做减法。

三、系统功能描述与使用操作说明3.1系统功能描述本系统由AT89C51型单片机、两位独立数码管、矩阵按键、单片机工作电路等模块组成。

利用单片机作为本系统的中控模块,单片机可以把各个模块读来的数据利用软件来进行处理,从而把数据传输到模块,实现规定的显示。

两位独立数码管为主要的显示模块,把单片机传来的数据显示出来。

矩阵按键模块可以通过数据传输,并利用软件程序来控制两位数码管动态显示预期的数据,低位显示计数结果,高位显示加减控制标志位。

3.2操作说明系统初始值为“4”。

当按下k2按键时,数码管高位和低位分别显示“1”“5”,表示做加法;当再次按下KB2按键时,高位和低位分别显示“1”“6”;但当按下KB3按键时,高位和低位分别显示“0”“5””,表示做减法;以此类推。

四、电路原理图及其主要功能模块的文字标注与说明LED驱动单片机P3口低两位控制开关P0口P2口XTALRST两位独立数码管单片机工作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图表1电路原理图3.1显示程序模块LED驱动P0口P2口两位独立数码管图表2显示程序模块显示程序模块通过两位独立数码管分别显示加减控制标志位和计数结果。

3.2选择方式模块P3口低两位控制开关图表3选择方式模块选择方式模块用来控制加减法,k2键做减法,k3键做加法。

五、仿真效果图及其文字标注与说明5.1仿真图及说明图表4仿真电路图说明:利用proteus软件搭建仿真电路,其中用到的器件有AT89C51、74LS245、MATRIX-8×8-RED、CAP、CAP-ELEC、CRYSTAL、RES、BUTTON。

单片机的P0口和P2口输出数据并显示到数码管上。

其中高位数码管由P1.0~P1.7口控制,用来显示加减标志位;低位数码管由P2.0~P2.7口控制,用来显示计数结果。

单片机的P3口接收矩阵按键的数据。

矩阵按键从上至下,行1~行4由P3.4~P3.7控制,从左至右,列1~列4由P3.0~P3.3控制。

图表5电路初始状态图表6按键KB2显示“15”图表7再次按键KB2显示“16”图表8按键KB3显示“05”图表9再次按键KB3显示“04”5.2实际效果图及说明图表10实际效果图六、源程序清单及其主要模块、关键代码的文字说明与注释6.1源程序清单ORG0000HLJMPSTARTORG0030HSTART:ORLP3,#0CHMOVR0,#4MOVA,R0MOVDPTR,#FIRSTMOVCA,@A+DPTRMOVP2,ACLRP0.0LOP:LCALLKEYSCANLJMPLOP;调用键盘扫描子程序;重新开始下一轮扫描;将3.2(KB2)、P3.3(KB3)设置为输入状态;载入码表首地址KEYSCAN:;键盘扫描子程序;将行4送0;读列状态CLRP3.7MOVA,P3ORLA,#0F3HCPLAJZEXITLCALLDelaysCLRP3.7MOVA,P3ORLA,#0F3HCPLAJZEXITKX:JNBP3.2,K2JNBP3.3,K3K2:INCR0MOVA,R0MOVR2,#1MOVDPTR,#FIRSTMOVA,R2MOVCA,@A+DPTRMOVP1,AMOVA,R0MOVCA,@A+DPTRMOVP2,ALCALLDELY1SLJMPEXITK3:DECR0MOVA,R0MOVR2,#0MOVDPTR,#FIRSTMOVA,R2MOVCA,@A+DPTRMOVP1,AMOVA,R0MOVCA,@A+DPTRMOVP2,ALCALLDELY1SEXIT:RET;屏蔽无效的6位,只保留2位列值;取反,以判断按键状态;判断是否有键按下:A=00H则跳转到exit;否则A≠0,有键按下,则调用延时子程序去抖;再将行4送0;读列状态;屏蔽无效的5位,只保留3位列值;取反,以判断按键状态;判断是否有键按下:A=00H则跳转到exit;判断是否为当前列的第3个按键K2被按下:是KB2,则转K2;不是KB2,则再判断是否为当前列的第4个按键KB3被按下:是KB3,则转K3;载入码表首地址;从P1口送DPY1数码管显示;从P2口送DPY2数码管显示;载入码表首地址 ;从P1口送DPY2数码管显示;从P1口送DPY2数码管显示;键盘扫描子程序返回Delays:MOVR6,#5;延时1ms子程序MOVR7,#100DJNZR7,$DJNZR6,$-4RETDELY1S:MOVR5,#100D2:MOVR6,#20D1:MOVR7,#100DJNZR7,$DJNZR6,D1DJNZR5,D2R ETFIRST:DB0C0HDB0F9HDB0A4HDB0B0HDB099HDB092HDB082HDB0F8HDB080HDB090HEND;1秒延时子程序;数字0~9的共阳型数码管显示代码;0;1;2;3;4;5;6;7;8;96.2主要模块及关键代码说明6.2.1主程序开始按键扫描子程序图表10主程序流程图START:ORLP3,#0CHLOP:LCALLKEYSCANLJMPLOP6.2.2按键扫描子程序;调用键盘扫描子程序;重新开始下一轮扫描;将3.2(KB2)、P3.3(KB3)设置为输入状态开始读取按键状态延时去抖判断当前是哪个按键被按下KB2被按下KB3被按下调用K2子程序调用K3子程序调用结束图表11键盘扫描子程序KEYSCAN:;键盘扫描子程序;将行4送0;读列状态;屏蔽无效的6位,只保留2位列值;取反,以判断按键状态;判断是否有键按下:A=00H则跳转到exit;否则A≠0,有键按下,则调用延时子程序去抖;再将行4送0;读列状态;屏蔽无效的6位,只保留2位列值;取反,以判断按键状态CLRP3.7MOVA,P3CPLAJZEXITORLA,#0F3HLCALLDelaysCLRP3.7MOVA,P3ORLA,#0F3HCPLAJZEXIT;判断是否有键按下:A=00H则跳转到exitKX:JNBP3.2,K2JNBP3.3,K3是KB3,则转K36.2.3动态显示子程序;判断是否为当前列的第3个按键K2被按下:是KB2,则转K2;不是KB2,则再判断是否为当前列的第4个按键KB3被按下:K2:INCR0MOVA,R0MOVR2,#1MOVDPTR,#FIRSTMOVA,R2MOVCA,@A+DPTRMOVP1,AMOVA,R0MOVCA,@A+DPTRMOVP2,ALCALLDELY1SLJMPEXITK3:DECR0MOVA,R0MOVR2,#0MOVDPTR,#FIRSTMOVA,R2MOVCA,@A+DPTRMOVP1,AMOVA,R0MOVCA,@A+DPTRMOVP2,ALCALLDELY1SK2开始K3开始R0加1R0减1查表显示查表显示延时延时图表12显示计数结果子程序;载入码表首地址;从P1口送DPY1数码管显示;从P2口送DPY2数码管显示;载入码表首地址 ;从P1口送DPY1数码管显示;从P2口送DPY2数码管显示七、设计实验实时记录表时间第6周第7周第8周第9周第10周第11周第12周第13周第14周第15周第16周第17周任务提交总体设计方案进行第一个仿真实验进行第二个仿真实验设计程序分别编写程序的各个模块编写主程序进行程序编写、编译、运行进行软件仿真仿真测试、运行完成自主实践实验填写课程总结报告实际运行、调试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本次设计的加减计数器,能够手动按键控制加减的情况下获得计数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