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效应的理论探析
要依据与标准。本文梳理了产业转移及产业转移效应的有关文献,对产业转移效应的内涵、分
类与特点进行理论概括,对产业转移效应的作用机理加以分析,提出对产业转移效应建立多层
次、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估框架。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效应; 作用机理
中图分类号: F062. 9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作为一种以企业为微观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 产业转移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区 域,从总体 角 度 综 合 平 衡 各 方 主 体 利 益 而 做 出 的 战略性决 策。产 业 转 移 对 产 业 转 出 地 和 产 业 承 接 地的经济 和 社 会 发 展 具 有 深 远 影 响, 对 产 业 转 移 效应的认识与评估是产业转移研究中非常重要的 一个环节。其一,产业转移前期,对产业转移可能 产生的效应的预期与评估是判断产业转移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的重要依据; 其二,产业转移中后期, 对产业转移已经产生效应的识别与评价是判断产 业转移成效与可持续性的重要标准。
流出地与流入地分别称之为产业转移的转出地与 承接地,这里 “地” 的范畴可以非常广,它可以 指代任何 一 块 有 具 体 空 间 维 度 的 区 域。 我 们 把 产 业转移对转出地与承接地的影响分别称为转出地 效应与承接地效应。而在转出地与承接地中,又有 不同层次的主体,如微观的企业、中观的区域、宏 观的国家 等。产 业 转 移 同 样 对 这 些 不 同 层 次 的 主 体也将产生影响。
二是产业转 移 效 应 的 广 度。 企 业 是 产 业 转 移 的微观载体,是体现产业转移效应的 “点”,随着 产业转移 的 不 断 深 化,转 入 产 业 往 往 可 以 通 过 关 联作用,带动上下游行业、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周边
行业和区域,通过辐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 发展,并通过各个作用的复合,带动整个地区和国 家的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提出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也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动 因与路径,并认为通过产业的转移,发展中国家不 断地改造 和 调 整 自 己 的 产 业 结 构, 进 而 实 现 产 业 结构的升级。另外,在美国经济学家 H·钱纳里和 A·斯特劳特于 1966 年创立的 “两缺口” 模型中, 指出外国资本的流入会弥补发展中国家的 “外汇 缺口” 和 “储蓄缺口”,从而可以提高国内投资水 平,并引进发展中国家自己无法生产的资本品,促 进了产业 结 构 的 升 级,进 而 促 进 经 济 增 长 率 的 提 高。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均消费水平不 断得到提高,消费结构不断高级化和多样化,这种 变化也必 然 导 致 产 业 结 构 的 调 整。 当 该 变 化 积 累 到一定程 度 时,产 业 结 构 便 进 入 了 一 个 新 的 更 高 的水平。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于 20 世纪 30 年代提出的 “雁行模式” 理论,对产业转移的效应是持积极态 度的,并认为产业替代能够推动产业升级。而由阿 根廷经 济 学 家 劳 尔 · 普 雷 维 什 ( 1949 ) 提 出 的 “中心 - 外围” 理论,从依附角度分析了中心 - 发 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 -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 关系。这一 理 论 部 分 地 反 映 了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一是产业转 移 效 应 的 深 度。 在 产 业 转 移 的 初 期,产业转 移 的 效 应 可 能 只 体 现 在 承 接 企 业 的 经 济效益方面,随着产业转移的不断深化,企业在提 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断培养人才、加强研发,自 主创新能 力 不 断 增 强,从 而 形 成 了 企 业 自 身 的 核 心竞争力。产业转移效应由此深化。
4. 按照作用的方向分类。按产业转移所引起 的效应的 方 向 来 分,可 以 分 为 正 面 效 应 和 负 面 效 应。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产业转移的效应往往具有 两面性,就像是一把 “双刃剑”,从不同的方向和 角度作用 于 整 个 经 济 社 会。以 承 接 地 产 业 结 构 效 应为例,产业转移可能促进承接地的产业升级、产 业结构 优 化,但 也 可 能 产 生 产 业 空 心 化、 产 业 级 差、产业陷阱等负面效应。如经济效应中的技术溢 出、竞争力等,社会效应中的就业,政治效应中的 国际地 位、一 体 化 效 应 等, 都 既 可 能 产 生 正 面 影 响,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判断产业 转移效应的作用方向时,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一 是产业转 移 效 应 的 发 挥 具 有 一 定 的 约 束 条 件, 如 果没有基础条件,产业转移的效应可能无法发挥, 甚至走向反面; 二是产业转移效应的评价具有一 定的主观性,评价主体的立场不同,可能评价的结 果也不同。这 里 的 主 体 既 可 以 分 别 处 于 转 出 地 与 承接地,也可以处于同一区域中的不同层次。
· 14 ·
商业研究
2013 /03
经营将直 接 改 观,承 接 地 就 业 数 量 会 很 快 得 到 提 升。而需要 一 定 的 传 导 机 制 与 路 径 才 能 够 实 现 的 效应,归为引致效应。例如经济效应中的竞争力、 经济增长、社 会 效 应 中 的 城 市 化 以 及 政 治 效 应 中 的一体化等。另外,如果我们从时间维度来考察的 话,一般来说直接效应属于短期效应,而引致效应 的体现则需要较长时间。
和发展中 国 家 之 间 产 业 转 移 的 现 实, 同 时 也 较 早 地注意到产业转移是区域间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 必然产物,但 对 于 产 业 转 移 能 够 加 快 欠 发 达 区 域 经济发展的 积 极 影 响 认 识 不 足。在 威 廉 · 阿 瑟 · 刘易斯 ( 1954) 的 《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 展》 中,提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动机与转 移路径,并 着 重 论 述 了 产 业 转 移 对 转 出 国 与 承 接 国劳动者,特别是劳动者收入的影响。
20 世纪 60 年代 初,美 国 经 济 学 家 弗 农 ( R. Vernon,1966) 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这一 理论中,弗农提出了产业转移的动因与动态路径, 其所建立 的 产 品 生 产 区 位 的 转 移 模 式, 很 好 地 解 释了跨国 公 司 的 投 资 行 为,并 认 为 跨 国 公 司 的 投 资行为不 仅 使 跨 国 公 司 本 身 受 益, 也 有 利 于 东 道 国及母国 的 经 济 发 展。梯 度 转 移 理 论 源 于 弗 农 提 出的产品 生 命 周 期 理 论。区 域 经 济 学 家 将 这 一 理 论引入到 区 域 经 济 学 中,便 产 生 了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梯度转移 理 论。该 理 论 指 出 了 产 业 转 移 的 前 提 与 动因,并指出产业转出地既可以摆脱包袱,充分利 用沉淀资金,获得比较利益,又可为本地区发展其 他优势产业提供有效空间,推动产业升级。转出地 应加快发 展,然 后 通 过 产 业 和 要 素 向 较 发 达 地 区 和欠发 达 地 区 转 移, 以 带 动 整 个 经 济 的 发 展。 因 此,从梯度转移理论的角度来看,产业转移可以使 产业转出地获得 “比较利益”,也可以带动承接地
作用的机制
直接效应
转出地 - 要素输出 承接地 - 要素注入
产业结构
间接效应
市场 经济增长
城市化 国际地位
一体化
作用的方向 ( 以承接地 产业结构效
应为例)
正面效应
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负面效应源自产业空心化 产业级差 产业陷阱
3. 按照作用的机制分类。按照传导的机制划 分,产业转 移 效 应 可 以 分 为 直 接 效 应 与 引 致 效 应 ( 也有称为间接效应) 。直接效应体现为资本、技 术等要素 流 动 的 直 接 作 用。如 承 接 企 业 的 生 产 与
2013 /03 总第 431 期
商业研究
文章编号: 1001 - 148X ( 2013) 03 - 0012 - 08
COMMERCIAL RESEARCH
产业转移效应的理论探析
郝洁
( 上海社会科学院 部门经济研究所,上海 200020)
摘要: 产业转移是一国产业政策中的战略性决策,产业转移效应是评价产业转移成功与否的重
三、产业转移效应的特征
从以上对 产 业 转 移 效 应 的 定 义 及 分 类 分 析 来 看,产业转移效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动态性。产业转移是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 的动态过 程,而 产 业 转 移 效 应 是 在 产 业 转 移 这 一 动态过程 中 体 现 的。产 业 转 移 本 身 也 是 一 个 不 断 积累的过程,随着产业转移的产生、发展和深化, 其产生的 效 应 也 不 断 地 发 生 变 化。 产 业 转 移 效 应 的变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的经 济 理 论 专 门 研 究 产 业 转 移 这 一 经 济 现象的文 献 并 不 多,但 产 业 转 移 往 往 表 现 为 跨 国 公司的国 际 投 资 与 国 际 贸 易 行 为, 这 方 面 具 有 代 表性的理 论 虽 然 并 不 直 接 指 向 产 业 转 移, 但 为 我 们进一步研究产业转移及其效用打下了基础。
在以上与产 业 转 移 相 关 的 理 论 中, 我 们 可 以 发现,经济 学 家 对 产 业 转 移 效 应 一 般 持 肯 定 的 态 度,但论述颇为笼统,缺少较为细致的梳理归纳。 本文将产业转移效应作进一步的探讨。
二、产业转移效应的内涵
( 一) 产业转移效应的定义 产业转移虽然已经出现在大量的经济文献中, 但其概念 目 前 尚 未 明 确。转 移 转 移 曾 被 用 于 描 述 一国内部某些工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 的过程,目前有学者将产业转移初步定义为: 由于 资源供给 或 产 品 需 求 条 件 的 变 化, 引 起 某 些 产 业 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 济过程 ( 卢根鑫,1997) 。而产业转移效应就是当 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时产生的影响及结果。 ( 二) 产业转移效应的类型划分 产业转移 效 应 将 随 着 产 业 转 移 的 发 生 与 深 化 而体现在 于 不 同 层 次 和 不 同 主 体, 因 此 对 于 产 业 转移效应的分析,不同的学者往往有不同角度、不 同的路径。我们在此做简要归纳 ( 见表 1) 。 1. 按照作用的内容分类。产业转移本身是一 项经济行 为,但 同 时 却 会 带 来 深 远 的 社 会 与 政 治 影响,按照产业转移作用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经 济效应、社会效应与政治效应。经济效应将体现于 产业结构、技术、市场、经济增长等方面; 社会效 应则体现在就业、城市化、环境等方面; 而政治效 应则一般体现在国际地位、一体化等方面。 2. 按照作用的主体分类。产业转移中要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