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长如何指导孩子课外阅读各位家长:下午好。
欢迎家长参加我们的家长会,这是一个老师和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学习进步的交流平台,下面我就以“家长如何指导孩子课外阅读”这个话题,同家长进行一次交流。
首先,我想谈谈阅读的重要性。
有这样一份材料:早慧孩子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喜欢阅读,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发生学的研究成果中指出:有44%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是在5岁以前开始阅读的。
早期阅读可以使儿童增长知识,开开眼界,促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而且能使儿童获得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从这份资料中可以看出阅读对孩子一生的重要。
我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些至理名言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读书的重要,这关系到整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因此,以色列,把读书放在首位,法国,年人均读书11本,日本,六成人读书成风...... 而我国课程标准规定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作为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必须教会少年阅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
”孩子在课外阅读中的每一本书和每一篇文章的内容都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从这些好的思维方法中得到好处,受到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自觉的思维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也曾说:孩子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30%,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70%。
第二,我简单谈谈孩子在校的读书情况。
学校从现在起非常重视孩子读书,每周有一节阅读课,中午有20分钟的读书时间,另外还开展读书活动,如读书演讲、朗读美文、讲故事等。
这些读书安排和活动的开展,都大大的培养了孩子的读书兴趣,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
但这还是不够的,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终身阅读,这就需要家长协助老师把孩子的读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堂延伸到家中,从校内延伸到校外。
第三、具体谈谈怎样指导孩子读书1、读书先从兴趣培养。
可以带孩子逛书店(奇智书店、全鑫书店、万物书店),特别是到成都等大城市旅游时,一定要带孩子去书店,感受那里的书香和人们挑书、买书的喜悦。
或者去图书馆,去书吧(双三、县政府、迎宾广场)感受人们专心读书的氛围。
使孩子产生效仿别人也要买书和读书的冲动。
5---6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阅读文字多的如小说困难不大。
先从孩子最爱看的书下手,让孩子读。
不知道什么书时,可以问老师,或家长之间互相询问。
选书时,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并且帮助孩子选择贴近孩子生活的书籍。
例如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孩子们非常喜欢。
我在教上个年级时我给班里孩子们推荐后,发现孩子们有时间就读,有的孩子边读边笑。
有的孩子一天就读完一本,然后再读另一本。
在读书交流会上,我问孩子们喜欢马小跳吗?他们都说喜欢。
谈着马小跳的装扮,马小跳的趣事,津津有味。
有的孩子说,读了马小跳变得爱读书了,还有的学生说以前家长催着读书都不想读,现在自己就想读书。
孩子的读书兴趣起来了,再读其它的书,就变得主动了。
2、选好书。
选国内外儿童经典名著、选名人传记、选自然百科等作品。
买书不要太多,1-2本即可,读完再买。
少买作文书,孩子兴趣不大,只有故事情节的书才吸引他们。
如五六年级中国部分(20本)1.《稻草人》叶圣陶著2.《蓝鲸的眼睛》赵冰波著3.《蓝调江南》金曾豪著4.《骑扁马的扁人》(诗歌)王立春著5.《寄小读者》冰心著6.《三国演义》罗贯中著7.《水浒传》施耐庵著8.《论语》孔子著9.《少女的红发卡》程玮著10.《青铜葵花》曹文轩著11.《女儿的故事》梅子涵著12.《第三军团》张之路著13.《今天我是升旗手》黄蓓佳著14.《芝麻开门》祁智著15.《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杨红樱著16.《e班e女孩》张弘著17.《呼兰河传》萧红著18.《中国出了个邓小平》四川人民出版社19.《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生命的密码》谈家桢著《七彩的分光》王大珩著《灵性的王国》张香桐著《悠长的岁月》贾兰坡著《神奇的符号》苏步青著《与鸟儿一起飞翔》郑作新著《无尽的追问》王淦昌著20.《少年全球通》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外国部分(20本)21.《骑鹅旅行记》[瑞典]拉格洛芙著22.《夏洛的网》[美]eb·怀特著23.《希腊神话》[德]施瓦布著24.《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著25.《王子与贫儿》[美]马克·吐温著26.《苦儿流浪记》[法]埃克多·马洛著27.《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著28.《汤姆·索亚历险记》[美]马克·吐温著29.《鲁滨逊飘流记》[英]丹尼尔·笛福著30.《格列佛游记》[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著31.《哈利·波特》系列[英]j·k·罗琳著32.《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著33.《蓝色的海豚岛》[美]斯·奥台尔著34.《福尔摩斯探案集》[英]柯南·道尔著35.《做个快乐少年人》[澳大利亚]安德鲁·马修斯著36.《昆虫记》[法]法布尔著37.《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海伦·凯勒著38.《外国历史故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39.《莎士比亚戏剧故事》[英]查尔斯·兰姆、玛丽·兰姆著40.《世界上下五千年》宁夏少年儿童出版社3、读书时间最好每天读书20-30分钟。
可以是中午饭后,也可以是下午写完作业的时候,还可以是睡觉前。
双休日时间可以1-2个小时。
只要坚持每天读,一定会有成效。
4、地点现在多数孩子在家读书的时候多,也可以休息时带孩子去公园玩累了,看看书。
外出旅游路途中枯燥乏味时,用读书来消磨时间也是一种好办法。
5、多种形式监督检查孩子读书对于爱读书的孩子,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读书体会。
如:为什么喜欢这本书?你最喜欢小说中的谁?是一个怎样的人?等等,采用提问的方法。
也可以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然后交流读书体会,可以评价人物,谈论情节,提出质疑。
还可以谈动物、植物。
总之,孩子读什么就和孩子谈什么,帮助孩子加深理解,练习表达。
对一些精彩文段或篇章背下来。
对于不爱读书的孩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和孩子一起读书,言传身教。
②.规定读书时间。
③.规定读书页数。
④提出读书要求:勾画或是写感受。
⑤读书奖励。
可以看动画片,上网,出去玩,好吃的等等。
怎样检查读书效果呢?①.提问法:说说你读了什么内容?让孩子把故事讲给你听。
可以在吃饭的时候,或者在读完以后。
②.检查勾画的情况。
询问孩子你学了几个好词,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让孩子把精彩的段落读给你听。
如果家长也读了,要和孩子谈谈你对孩子勾画词句段的看法。
③老师留读书作业时,要督促孩子读书,签字时要看看孩子的读书笔记。
④.发现孩子读书专心,表现好,及时与老师沟通,共同表扬,推动孩子读更多的书。
第四、给家长推荐一些阅读方法我们要进一步引导孩子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
作为读书的指导者,家长要向孩子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1、选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如五年级学习了《猴王出世》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个性鲜明的神话人物形象,有目的地阅读《西游记》一书。
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
古人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
它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家长指导孩子精读,要求孩子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
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
这就要求孩子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如果我们的孩子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
因此教会孩子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而采用速读法。
4、摘录批注法。
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
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读与思共,思与读随。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
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名人的读书方法也很多,老舍是怎样读书的呢?首先,广读,泛读。
实际上正像是蜜蜂采花粉那样,广采博取。
凡是他觉得有用的知识,都尽量广泛地涉猎。
正象他说的,“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
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
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其次,快读,跳读。
老舍说自己读书常常“读得很快,而不记住。
”这实际是一种适应短期吞吐大量信息的快速读书法。
对此,他曾幽默地说:“读得快,因为我有时候跳过几页去。
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
……看侦探小说的时候,我先看最后的几页,省事。
”再次,广读,泛读,快读,跳读,并不意味着老舍不细读,精读。
他曾把但丁《神曲》的几种英译本,无论是韵文还是散文,都仔仔细细地读过一遍。
不光读原著,还读评论,并且搜集了许多关于但丁的论著。
1921年至1929年间,老舍读近代英法小说,也是采用此法。
他顺藤摸瓜,读过名家的一本名著,便又找来他的另一部,一直追寻下去。
“昼夜的读小说,好像是落在小说阵里。
”那一段,他从法国的福楼拜,莫泊桑的小说里,汲取了不少创作精华。
以上是我近几年有关培养学生读书工作的几点体会,余秋雨说过:“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为了您的孩子我们的学生,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你的孩子,祖国的未来,培养成为诚实、乐观、自信、自立、博识的一代新人。
欣赏中国名人书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