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美德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家庭美德心得体会
学习家庭美德心得体会
我认真学习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系列课程,全面理解了
教师道德价值、教师道德观、教师道德范畴和教师道德养成等教
师道德的相关知识。
此次培训学习,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为主题,以立德、责任、自律、孝悌为核心内容,对我进一步提
升道德素质和水平,更加自觉地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很有帮助。
首先,俗话说,“正人先正己”,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提
高自己的修养,修身正己、树立形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
有这样才能在群众的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形象。
“为人民服务”是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和教师队伍的工作方向和
内容的集中体现。
群众满意不满意,就是看各级领导干部和教师
队伍宗旨意识牢不牢固,为群众扎扎实实办了多少实事、解了多
少难题。
能否得到群众的支持,对我们的工作成败至关重要。
在
实际工作中,只有了解民情,倾听民声,尊重民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找到解决群众利益问题的好办法、好途径,要
真正做到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人民服务上。
其次,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敬重自己的职业,勤奋努力,
是教师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自己工作岗
位的爱,对自己职业的敬,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教师应该自己
遵守的道德要求。
因为职业不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也是从业者
完成自身社会化的重要条件,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舞台。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一个公务员,如果缺乏敬业精神,不但
会给本部门、本地区造成严重损失,还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影响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因而,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自己的
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工作,敬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深入钻研探讨,力求精益求精,认
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最后,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把奉献精神体现在工作中,体现
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里,体现在各种考验面前。
奉献精神是中华
民族世世代代自强不息的精髓。
战争年代,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
义建设时期,更有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在本职岗位上,不讲条件、不求回报、不怕代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甘愿付出自己的汗水、艰辛甚至生命,才会有今天祖国建设举世瞩目的成就。
公总之,强化道德意识,重视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品质,自觉
践行道德规范,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让人民群众满意,
是成为一名高素质教师的必备条件,我始终保持良好的品行和高
尚的情操,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学习心得体会
以德孝责律自省做人民满意公务员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学习心得体会
近期,我在网上参加了公务员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培训活动,此次培训共分为立德、孝悌、责任、自律四个部分,四位老师为
我们深入浅出的阐明了做为一名公务员如何践行德、孝、责、律,四个字包含了国家对一名合格公务员的要求,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我一定按四个字的要求,约束自己,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求是》杂志副总编夏伟东博士给我们从六个方面讲了立德。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
交往日益频繁,凸显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因此,
社会公德建设和私德建设应并驾齐驱,以个人品德促进社会公德
建设,社会公德也为个人品德提供良好的环境,二者相辅相成。
立德,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
孝悌作为一种社
会道德风尚,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道德规范已经成
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部分,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结合当今社会对公务员的时代要求,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并将
此推广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群忠从三个方面为我
们阐明了现代公务员孝悌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叫百善孝
为先。
第二个问题叫治国先齐家。
第三个问题叫忠孝公私辩。
责任,在古代先贤身上多有体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勇于承担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任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挥写“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怕牺牲、尽忠职守,是仁人志
士相传的思想标杆,更是公务员效仿的典范。
作为一名公务员,
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既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又有利于
明确自身的职责和权力,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精神的干部。
当代社会,纷繁复杂,各种利益关系纵横交织,公务员面临
各种诱惑和考验,如何规避风险,紧把“关口”、守住“底线”,
这就需要公务员以道德自律和法律、规章制度和纪律来共同约束、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始终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
慎微、慎独、慎染、慎始、慎终。
善自律者自能安。
自律,是文
明素养之体现,是心智成熟之标志,是安身立命之法宝,是成就
伟业之基石。
2012年12月12日
篇三:学习《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体会
学习《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心得体会
今天,我认真查阅资料,细细地学习了《个人品德家庭美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深刻地理解了这四个“德”的层次,他们
是我们社会和谐、国家安定、民族文明传承的基本准则。
在我的
理解,他们应该是先有良好的个人品德,才能有和谐。
组成的机构,正是这些基本机构的道德意识上升了,他才推
动着我们社会文明的进程,推动着我们民族的道德意识不断前行,推动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素养向更高境界修炼,才能向世界展示我
们中华民族之魂。
由此,我认为这“四德”应该是相互补充、承
接的关系。
个人品德是家庭美德的基础,家庭美德又是社会美德
的基础,而职业道德和个人美德相似,个人美德与家庭美德中间
便存在承接关系。
(试问一个家庭的成员全都是流氓,杀人的恶人,这种家庭有美德吗)因此,个人道德修养影响着家庭美德,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有着直接、紧密、不可分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