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违约责任
19
四、承担条件(构成要件)
• 按照无过错归责原则,将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可以 分为两种情况: • A、违约尚未造成实际损失的,责任构成要件只有 一个,即“违约行为”;责任的形式以偿付违约金 为主(前提是当事人约定了惩罚性违约金),同时 也包括强制实际履行、退货、更换等。 • B、违约已经造成实际损失的,责任的构成要件除 了前述违约行为之外,还要增加“损害事实”及 “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两个要 件,责任形式则可以是合同法律法规规定的所有责 任形式,主要是损害赔偿。
23
• 答案:C • 在合同法上,除因不可抗力使一方当事人 应当对其违约行为承担违约责任,一般不 考虑是否具有过错。乙的行为属于违约行 为,有无免责理由,应向甲支付1000元违 约金。
24
第二节 违约责任的免除
一、免责事由概念和特征
• 概念: 免责是指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因出现了法定的 免责条件和合同约定的免责事由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债 务人将被免除履行义务和违约责任。这些法定的免责条件 和约定的免责事由统称为免责事由。 • 特点: • 1、是指合同不履行的免责事由,仅适用合同责任。 • 2、免责事由适用的效果是导致债务人被免除责任。 • 3、只有在法定的免责事由和约定的免责事由导致合同不 能履行时,才能使债务人被免责。如果合同仍然可以履行 ,则当事人应继续履行合同债务,不应被免责。“不能履 行”是指永久不能,而非暂时不能。 •
12
【案例分析】
•甲和乙签订了一份购销某种原材料之合同,约定乙向甲购 买价值20万元的原材料,于合同签订后30天内由甲先交付货 物,乙于货到验收后3天内付款。合同约定任何一方违约, 则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一万元。 •合同签订后的第10天,甲通过传真的方式表明由于其上游 供货商的原因,无法向其供货,故甲也无法向乙供货。甲表 示解除合同,并要求乙另行解决原材料的问题。 •乙在接到该传真件后,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另行寻找原材 料,反而让员工停工待料并签订了后续的销售合同。此后, 乙方因后续销售合同无法实现为由向甲索赔,双方引发纠纷。
【案例分析】
•甲电器厂和个体户王某经过协商谈判达成一份电器买卖协议, 双方约定合同签订后十天内甲电器厂向王某交付一批电子元器 件,王某在收到该批货物后十天之内交付全部货款人民币20万 元。由于王某将该批货物出售后未能及时回收货款,故无法依 约履行向甲电器厂支付货款的义务。甲电器厂即派员将王某强 行带回甲电器厂的招待所限制其人身自由并通过电话让其亲属 筹钱付款,后经多方协商,甲电器厂放出王某,王某控告甲电 器厂非法拘禁。 点评:违约责任具有财产性。合同当事人违约的应当承担 违约责任,但是合同当事人对于违约者不得采取扣押等方式 限制违约者的人身自由。
28
• 案例:开发商逾期交房被罚,竟怪罪5.12地震 商品房买卖纠纷案件
• 2007年10月19日,陈诚与重庆某房地产开发公 司于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购买该房地产 公司位于重庆垫江县桂溪镇一套商品房,房款 总价16万余元。 • 合同签订后,陈诚按约定交纳了相应的购房 款。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 。次日,重庆垫江县建设委员会发出通知,要 求当地各房地产公司停工排查安全隐患。一个 月后垫江县建委口头通知房地产公司复工。同 年12月底,房地产公司开始陆续交付该项目的 房屋,但一直未书面通知陈诚接房。
合同法学
单邦来
2019年2月
第七章
违约责任
第一节 违约责任概述
一、违约责任的界定
违约,是指违反合同之约定的事实状态。 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合法有效之合同约定,不履 行合同义务而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违约责任具有自己的特性。 1、违约责任是民事责任的一种形式。 2、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债务所产生的责任。 3、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约定。 4、违约责任具有制裁性和补偿性双重属性。
9
【案例分析】
•甲和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由甲以每平方米5000元 的价格出售100平方米的房屋给乙。当合同履行义务期限 到来之前,房屋市价飙升至12000元,甲觉得继续履行合 同会有很大的损失。故甲明确表示除非改变合同定价为每 平方米11000元,否则不再出售房屋;或在依照合同支付 违约金(10万元)的情况下解除合同。乙则不同意解除合 同,要求甲继续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10 万元)。甲与乙协商未果。
• 3、预期违约。 • A、明示预期违约(明示毁约):即在合同有效成 立后至合同的履行届满前,一方当事人肯定明确 向另一方当事人明示其将不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 务。 • B、默示预期违约(默示毁约):即在履行期到了 前,一方当事人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对方将不履行 或不能履行合同义务,而对方当事人又不愿意提 供必要的担保。
27
• 2、债权人过错 • 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实际证明债权人违约,需要 承担违约责任。 • 3、免责条款 • 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事先约定的,旨在限制 或免除其未来的责任的条款。 • 第53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
17
(二)《合同法》对归责原则的规定——严格责任原则
• 第107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 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 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严格责任原则指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 合同义务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害,就应当承担 违约责任。即,违约方不履行合同义务,不论主 观上是否有过错均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29
• 据了解,陈诚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中明确约定:陈诚 以按揭形式交清购房款;房地产公司在2008年12月30日前 出示相关证明文件并书面通知陈诚接房;如遇不可抗力, 房地产公司在事件发生之日起30日内告知对方,可据实延 期;如房地产公司违约超过30日后,应从最后交房期限的 第二天起至实际交付之日止,按日向购房者支付已交房款 万分之五的违约金。 • 根据购房合同的约定,陈诚将地产开发商起诉至法院,请 求判决房地产公司继续履行合同,支付逾期交房的违约金 。庭审中,房地产公司辩称逾期交房是 “5.12”汶川地 震不可抗力事件所致,该公司与陈诚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 同中对不可抗力所设定的通知义务违反立法本意,不可抗 力事件一经发生,当事人即享有法定免责权利,故该条款 无效。
【案例分析】
•甲乙双方在房地产中介(丙)的促成下,签订了一份《房 地产买卖合同》。在该合同中,不仅约定了买卖双方的责任, 还约定了买卖各方应向中介方(丙)承担的中介费用支付义 务。在合同的履行中,卖方不再履行合同从而构成违约。此 时,合同中所约定买卖各方向中介方支付的中介费没有支付。 中介方于是向违约的卖方追究其不出售房屋之违约责任,并 要求其承担买方应向中介方支付的中介费用。 •试分析?
•点评:在得知合同对方明示毁约的情况下, 合同守约方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损失的 进一步扩大。如果其放任甚至有意造成损失 的,自己承担责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4、履行不能。 • 即债务人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履行其债务。 • 履行不能的种类:主观不能与客观不能、自始不能与嗣后 不能、永久不能与一时不能、事实不能与法律不能、全部 不能与部分不能。 • 5、迟延履行(逾期履行、债务人迟延)。 • 即债务人能够履行,但在履行期届满时却没有履行债务的 情形。 • 6、受领迟延(债权人迟延)。 • 即债权人对于债务人之履行应当且能够受领而不为或不能 受领。
21
• 可预见性理论认为,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不 得超过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预见或应 当预见到的因违约造成损失。
22
案例分析:
• 甲向乙订购了一批干果,约定乙应于2007年6月1日之前 将货物交给甲,否则将承担1000元违约金。乙便向外地 的供货商发送电子邮件,订购干货。按照乙与供货商的 交易习惯,供货商受到电子邮件以后并不回信,而是直 接发货。然而由于网络服务器故障,导致乙的电子邮件 并未发到供货商处。最后,乙在2007年6月1日无法向甲 交付干果,甲边便向乙索要违约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 A、乙不必支付违约金,因对迟延履行并无过错。 • B、乙不必支付违约金,因为对电子邮件未发到供货商 处并无过错。 • C、乙违约,需要支付违约金1000元。 • D、乙的行为不属于违约行为。
15
• • • •
注意:违约原因—— 1、自己原因; 2、第三人原因。 第121条:“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 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 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 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
16
三、归责原则
• (一)归责原则的概念 •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就是指确定违约当事人的 民事责任的法律原则或一般准则。 • 1、归责原则直接决定着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 • 2、归责原则决定着举证责任的内容。 • 3、归责原则决定着免责事由。 • 4、归责原则决定着损害赔偿的范围。
18
• 注意:严格责任的规则原则并没有在合同法中得 到严格贯彻。合同法分则中有许多条款仍然适用 过错责任原则。 • 例如:第191条 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 承担责任。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 ,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 责任。 • 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 赠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第222条 承租人应当妥善保管租赁物,因保管不 善造成租赁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 责任。
【案例分析】答案提示
•点评: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在该合同书中存在着两类不 同性质的合同(买卖合同、中介合同),存在着三方当事人 (卖方、买方、中介方),有三个具体的合同关系(买方与 卖方的买卖合同关系、卖方与中介方的中介合同关系、买方 与中介方的中介关系)。当事人的违约应根据其所处之不同 合同关系加以判断,追究相应的违约责任也必须依据其本身 的合同关系。中介方只能在中介合同关系中行使权利,追究 向对方的违约责任。中介方无权代替买方来追究卖方的违约 责任。至于卖方的违约所导致买方的损失,应由买方行使债 权。中介方只能依据中介合同来追究未支付中介费用的违约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