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

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

2、调整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觉性和习惯性) (2)谦虚好学 (3)在实践中体验,理论联系实际,做到 知行统一 (4)在自我修养中提高(自我锻炼、自我 改造、自我提高)
第二节 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
一、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的劳动保障 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1、《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劳 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保障监 察条例》、《劳动争议处理法》
辅导内容
第一章 职业道德 第二章 劳动就业 第三章 社会保险 第五章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练习题
第一章 职业道德
第一节 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第二节 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
复习重点☆
1 职业道德的概念、主要内容 2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与作用 3 职业道德修养的概念 4 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
第一节 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就业方针
劳动者自主Leabharlann 业•市场调节就业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政府促进就业
2、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 国家所有就业人员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 的数量和分布比例,是经济结构的重要 组成部分。
就业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 关系。
三、就业矛盾
总量矛盾:总量上劳动力供给大于 或小于需求的问题。
结构性矛盾:地区和行业的不平衡。 一般性就业矛盾:缺乏足够的工作 岗位而引起的就业矛盾。我国就业的主 要矛盾是当前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 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 矛盾。
复习重点☆
就业的概念、就业结构的概念和 1 就业方针的内容 2 失业的特征和主要类型 3 城乡统筹就业的主要内容 4 残疾人就业的方式
复习重点☆
5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6 就业服务的主要功能 7 公共就业服务的体系及主要服务 8 积极就业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就业与失业
一、就业的概念与特征
——毛泽东
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u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
u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 则。
u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 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 求。
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1、鲜明的职业性☆(反映职业特点,
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 德准则)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城镇登记失业率=—————————————×100%
城镇从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2、学法、懂法、执法。
二、热爱本职工作、钻研业务、保持 勤奋、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不断
提高工作效能
“乐业” 业”☆
前提 职业情感
“勤业”
“精
保证 工作态度
条件 完美追求
三、以人为本,乐于奉献,做到文明
礼貌,优质服务☆
以人为本 :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先 进的主体,不断买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 的全面发展。
乐于奉献,积极为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提 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举止文明,礼貌待人
四、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工作上相
互支持配合☆
五、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坚决抵制
不正之风☆
第二章 劳动就业
第一节 就业与失业概述 第二节 城乡统筹就业 第三节 特殊群体就业 第四节 劳动力供求分析 第五节 就业服务 第六节 积极的就业政策
四、就业的主要形式
正规就业
非正规 就业
非全日制 就业
境外就业
就业的主要 形式
灵活就业
自谋就业 弹性就业
五、失业的概念、特征、主要类型 及原因
1、失业概念 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劳动者有工作 能力并确实在寻找工作的情况下不能得到 适宜职业而失去收入的状态。
2、失业特征☆ 一是失业人员具有从事正常社会劳动 的行为能力;二是失业人员有工作要求; 三是虽然有工作,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 市最低生活标准的。
3、失业的主要类型及原因☆
摩擦性失业
自愿失业
结构性失业
失业原 因
季节性失业
隐性失业 (在职失业)
周期性失业
六、失业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
1、失业率 国际通用的失业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的 比。
失业率=失业人数/(从业人数+失业人数) ×100%
2、城镇失业率 我国的失业率是指城镇登记失业率
1、就业的概念☆
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 力的人员,依法从事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 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P12
2、就业的特征
(1)劳动者就业需具有劳动能力;(2)在 法定劳动年龄内;(3)所从事的劳动有报酬; (4)得到社会承认的职业,是合法收入。
二、就业方针与就业结构
1、就业方针☆
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表现在不
同的职业,其道德的内容要求、形式有所不同) 医生的职业道德: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
人道主义精神。 教师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记者的职业道德:客观公正
律师的职业道德:公平正义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为人民服务 保险业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 3、较强的适用性☆ (职业道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4、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职业道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一、道德和职业道德的概念
1、道德的概念
“道”的最初意思是道路; “德”主要是 指内心的情感和信念;
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荀子首先把“道” 与“德”二字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概念使用,是 以善恶、荣辱等观念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 内心信念和教育、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行为, 调整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 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四、职业道德的作用☆
1、培育具有职业道德品质的劳动者,促进 事业发展
2、调整职业关系,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3、有助于个人的提高和发展,在职业实践 中实行人生价值 4、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五、职业道德修养
1、职业道德修养的概念☆
指从业人员在道德修养、道德行为方面的自 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在职业实践中 所形成的道德品质以及应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2、职业道德
社会生活领域:公共生活(社会公德)、 家庭生活(家庭美德)、职业生活(职业道 德)
职业道德是通过人们的职业良心、职业态 度、职业行为以及各种职业关系等表现出来。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 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 规范的总合。☆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 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 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