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齐齐哈尔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基础测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有兄弟两人,哥哥乘坐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离开地球去遨游太空,经过一段时间返回地球,哥哥惊奇地发现弟弟比自己要苍老许多,该现象的科学解释是( )A.哥哥在太空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停止生长了B.弟弟思念哥哥而加速生长了C.由相对论可知,物体速度越大,物体上的时间进程越慢,生理进程也越慢D.这是神话,科学无法解释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因其局限性而没有存在的价值B.物理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有它的适用范围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是对经典力学的全盘否定D.经典力学对处理高速运动的宏观物体具有相当高的实用价值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核裂变与核聚变都伴有质量亏损,亏损的质量转化成能量B. 射线和光电效应中逸出的电子都是原子核衰变产生的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不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长,银行利用红外线灯鉴别钞票的真伪B.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改变D.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系中,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简谐运动的单摆,其振动能量与振幅和摆球质量无关B.泊松亮斑是光的干涉现象,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的衍射原理C.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的D.高级照相机镜头在阳光下呈现淡紫色是光的偏振现象6.关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是物体以光速运动的动能B.是物体的核能C.是物体各种形式能的总和D.是在核反应中,亏损的质量和能量的对应关系7.如图所示是黑洞的示意图,黑洞是质量非常大的天体,由于质量很大,引起了其周围的时空弯曲,从地球上观察,我们看到漆黑一片。
那么关于黑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部也是漆黑一片,没有任何光B.尽管内部的光由于引力的作用发生弯曲,也能从黑洞中射出C.所有中子星都会发展为黑洞D.如果有一个小的星体经过黑洞,将会被吸引进去8.为使电子的质量增加到静止质量的两倍,需有多大的速度( ).A.6.0×108m/s B.3.0×108m/sC.2.6×108m/s D.1.5×108m/s9.牛顿把天体运动与地上物体的运动统一起来,创立了经典力学。
随着近代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实验发现了许多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事实,关于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车提速后,有关速度问题不能用经典力学来处理B.由于经典力学有局限性,所以一般力学问题都用相对论来解决C.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D.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像地球和太阳那样大的宏观物体10.如图所示,一辆由超强力电池供电的摩托车和一辆普通有轨电车,都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在我们的静止参考系中进行测量,哪辆车的质量将增大()A.摩托车B.有轨电车C.两者都增加D.都不增加11.用相对论的观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在任何参考系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一个物体的长度总不会改变B.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以10 km/s的速度运动的飞船中的时钟会变慢,但是飞船中的宇航员却看到时钟是准确的C.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以10km/s的速度运动的飞船在运动方向上会变窄,而飞船中的宇航员却感觉到地面上的人看起来比飞船中的人扁一些D.当物体运动的速度v≪c时,“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效果可忽略不计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利用紫外线的热效应对物体进行烘干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电磁波C.光的偏振现象证明了光是一种纵波D.火车以接近光速行驶时,我们在地面上测得车厢前后的距离变小了13.甲和乙为两个不同的惯性参考系,惯性参考系甲相对惯性参考系乙以速度v(v接近光速)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的人看到乙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快了,乙中的人看到甲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慢了B.甲中的人看到乙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快了,乙中的人看到甲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快了C.甲中的人看到乙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慢了,乙中的人看到甲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快了D.甲中的人看到乙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慢了,乙中的人看到甲中一切物理过程都变慢了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红外测温仪根据人体发射红外线的强弱来判断体温高低B.相同频率的机械波和电磁波叠加时也能发生干涉现象C.雷电时发出的声光从空气传入水中波长均减小D.高速运动的飞船中测得舷窗的长度比静止在地面上的该飞船中测得的短15.一辆由超强力电池供电的摩托车和一辆特殊的有轨电车,都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在我们的静止参考系中进行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质量增大B.有轨电车的质量增大C.摩托车和有轨电车的质量都增大D.摩托车和有轨电车的质量都不增大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摆的摆球在通过最低点时合外力等于零B.有些昆虫薄而透明的翅翼上出现彩色光带是薄膜干涉现象C.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D.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大17.普朗克的量子力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主要是因为()A.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B.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本质属性C.打破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局限性D.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18.关于电磁波和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均平行B.电磁波可以由电磁振荡产生,若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空间的电磁波随即消失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不同D.狭义相对论中的假设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均成立19.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物理学家是()A.库仑B.法拉第C.奥斯特D.爱因斯坦2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单摆的周期与振幅无关,仅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B.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无关C.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一定比减弱点的位移大D.声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大于声源的频率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传感器是把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息的器件或装置B.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是不相同的C.紫外线常用于医院和食品消毒,是因为它具有显著的热效应D.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波源的频率22.一枚静止时长30m的火箭以1.5×108m/s的速度从观察者的身边掠过,已知光速为3×108m/s,观察者测得火箭的长度约为()A.30m B.15m C.34m D.26m23.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正在威胁着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红外测温枪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外线是电磁波,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B.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C.医学上用X射线透视人体,检查体内病变等D.光在真空中运动的速度在不同的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可能不同24.如图所示,假设一根10cm长的梭镖以接近光速穿过一根10cm长静止的管子,它们的长度都是在静止状态下测量的。
以下叙述中最好地描述了梭镖穿过管子情况的是()A.静止的观察者看到梭镖收缩变短,因此在某个位置,管子能完全遮住梭镖B.静止的观察者看到梭镖变长,因此在某个位置,梭镖从管子的两端伸出来C.静止的观察者看到两者的收缩量相等,因此在某个位置,管子仍恰好遮住梭镖D.如果梭镖和管子都以光速c相向运动,则二者的相对速度是2c25.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下对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正确的是()A.牛顿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安培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C.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时空观D.法拉第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总结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上述故事反映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提出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物体高速运动时,运动物体的尺寸变短了,时针变慢了,因此运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以解释题目中的现象,即物体速度越大,物体上的时间进程越慢,生理进程也越慢.故选C.2.B解析:B【解析】牛顿运动定律能够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在生产、生活及科技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解决问题时虽然有一定误差,但误差极其微小,可以忽略不计;故经典力学仍可在一定范围内适用.虽然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更加深入科学地认识自然规律,它是科学的进步,但并不表示对经典力学的否定,故选项B正确.A、C错误;经典力学不能用于处理高速运行的物体;故D错误.故选B3.C解析:C【解析】【详解】A、核裂变与核聚变都伴有质量亏损,根据质能方程可以知道,亏损的质量释放所对应的能量,并不是转化成能量,故A错误;B、发生一次β衰变,就有一个中子转化为质子,β衰变的本质是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的过程,同时放出一个电子,光电效应逸出的电子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产生的,故B错误;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故C正确;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大于该原子核的质量,因为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释放能量,由质能方程知质量减小;选项的意思为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大于该原子核的质量,故D错误.4.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1)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长,但银行是利用紫外线灯鉴别钞票的真伪;故A错误;(2)麦克斯韦1860年提出了电磁场理论,一直到1888年赫兹才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B错误;(3)多普勒效应是接收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而波源本身的频率并未改变.故C 错误;D、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系中,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故D正确.故本题选D.【点睛】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长,银行利用紫外线灯鉴别钞票的真伪;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多普勒效应说明接受者接受到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光速不变是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5.C解析:C【解析】【详解】A、做简谐运动的单摆机械能守恒,其数值等于最大位移处摆球的重力势能或平衡位置处摆球的动能.摆球质量越大、振幅越大,其振动能量越大,所以做简谐运动的单摆,其振动能量与振幅和摆球质量有关,故A错误;B、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产生的,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故B错误;C、在狭义相对论中,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的,即都是相对的,故C正确;D、高级照相机镜头在阳光下呈现淡紫色是光的干涉现象,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