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光光度法复习题

分光光度法复习题

第十七章 吸光光度法复习题一、填空题17-1-1.已知某有色络合物在一定波长下用2cm 吸收池测定时其透光度T=0.60。

若在相同条件下改用1cm 吸收池测定,吸光度A 为0.111,用3cm 吸收池测量,T 为0.46。

17-1-2.测量某有色络合物的透光度时,若吸收池厚度不变,当有色络合物浓度为C 时的透光度为T ,当其浓度为1/3C 时的透光度为31T 。

17-1-3.影响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 入射光的波长17-1-4. 已知KmnO 4的摩尔质量为158g ·mol -1,其水溶液的k 545=2.2×103L ·mol -1·cm -1。

求此波长下质量分数为0.002%的KmnO 4溶液在3.0cm 吸收池中的透光度为14%。

17-1-5. 吸收曲线上光谱峰值处称为 最大吸收,它对应的波长称为 最大吸收波长,吸收曲线的 形状 和 最大吸收波长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关,因此,吸收曲线的特征可作为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

17-1-6对于同一物质的不同浓度溶液来说,其吸收曲线的形状 相似 ;最大吸收波长 位置相同 ;只是吸收程度要 随浓度的改变而变化 ,表现在曲线上就是曲线的高低 不同 。

17-1-7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联立方程的方法求得各组分的含量,这是基于多组分溶液的吸光度等于___各组分吸光度之和_。

17-1-8分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分光元件主要有 三棱镜 _和___光栅_两种。

二、选择题17-2-1.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围,有色物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B )A . 增加, 增加,增加;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增加;D 增加,不变,减小。

17-2-2.参比溶液是指( A )A 吸光度为零的溶液B 吸光度为固定值的溶液C 吸光度为1的溶液D 以上三种溶液均不是17-2-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情况。

下列说法中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C )A 测量和参比溶液所用吸收池不对称;B 参比溶液选择不当;C 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D 不含KIO4的试样溶液。

17-2-4.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得标液C1的透光度为20%,试液的透光度为12%;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以C1为参比,则试液的透光度为( C )。

A 40%B 50%C 60%D 70%17-2-5.今有两种有色络合物M和N。

已知其透光率关系为lgT N-lgT M=1,则其吸光度关系为A N-A M=( D )A 1B 2C -2D –117-2-6.已知Ar(Mn)=55.0。

准确称取含锰试样2.00g,处理成100.0mL溶液。

取出25.00mL 溶液,将其中的Mn2+用KIO4氧化为MnO4-,稀释至100mL,在515nm波长处用2.00cm吸收池,测得吸光度为0.62。

已知MnO4-的k515=2235L·mol-1cm-1。

则该试样中锰的质量分数为( A )A 0.152% B 1.52% C 1.65 D 3.317-2-7.用饱和法(摩尔比法)测定Al3+与某显色剂形成的络合物的组成时,在同样加入1.0×10-3mol·L-1Al3+的溶液2.00mL的情况下,分别加入1.0×10-3mol·L-1的显色剂R的体积为:2.0mL, 3.0mL, 4.0mL, 5.0mL, 6.0mL, 8.0mL, 10.0mL, 12.0mL,在相同的条件下用1.0cm吸收池在一定波长下测得吸光度为:0.220, 0.340, 0.450, 0.573, 0.680, 0.669,0.699, 0.699。

因此,Al3+与显色剂R络合物的组成是( B )。

A 1:2B 1:3C 1:1D 2:117-2-8.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1.0cm吸收池测得透光度为T,若浓度增大1倍,则透光度为(A )A T2B T/2C 2TD T17-2-9. 影响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因素是 (B )A.比色皿的厚度B. 入射光的波长C. 有色物的浓度D. 配合物的lgKs017-2-10.以下说法有错误的是 (C)A. 吸光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加B. 吸光度随液层厚度增加而增加C. 吸光度随入射光的波长减小而增加D. 吸光度随透光率的增大而减小17-2-11. 下列几组吸光度围,测量相对误差较小的是( C)A. 0.2~0.8B. 0.1~0.8C. 0.3~0.6D. 0.2~0.617-2-12. 光度分析中选择参比溶液的原则是 (C )A. 一般选蒸馏水B. 一般选试剂溶液C. 根据加入试剂和被测试液的颜色选择D. 一般选择褪色溶液17-2-1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 吸收光谱曲线表明了吸光度随波长的变化情况.B. 吸收光谱曲线以波长为纵坐标, 以吸光度为横坐标C. 吸收光谱曲线中, 最大吸收处的波长为最大吸收波长D. 吸收光谱曲线表明了吸光物质的光吸收特性17-2-14. 在可见分光光度分析中,若试剂或显色剂有颜色,而试液无色时,参比溶液应为( C)A.溶剂空白B.样品空白C.试剂空白D.蒸馏水空白17-2-15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溶液C1的吸光度为0.21,试液的吸光度为0.54;若以示差法测定,以标准溶液C1为参比,则试液的吸光度为(A.0.75;B.0.33;C.0.54;D.0.21;17-2-16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用于可见光区的光源是()。

A. 钨灯B. 卤钨灯C. 氘灯D. 能斯特灯17-2-17下例说确的是()A.透光率与浓度成直线关系B.摩尔吸收系数随波长而改变C.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色物质时,用红色光测定 D.玻璃棱镜适用于紫外光区17-2-18测定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用1cm比色皿时吸光度为A,若用2cm比色皿,吸光度为A.2AB.A/2C.AD.4A17-2-18吸光度读数在围,测量较准确。

()A.0~1 B.0.15~0.7C.0~0.8 D.0.15~1.517-2-19吸光光度法是( D)A.吸光光度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可见紫外光谱区辐射能的发射以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B. 吸光光度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可见紫外光谱区辐射能的散射以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C. 吸光光度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可见紫外光谱区辐射能的折射以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D吸光光度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可见紫外光谱区辐射能的吸收以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17-2-20吸光光度法的仪器中,光源的作用是(A)A光源的作用是提供所需波长围的连续光谱。

B.光源的作用是提供激发样品所需的能量。

C.光源的作用是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

D光源的作用是提供所需的单色光。

17-2-21吸光光度法的仪器中,单色器的作用是( A )A. 单色器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最容易被样品溶液吸收的单色光。

B. 单色器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单色光。

C. 单色器的作用是将光能转换成电流进行测量.。

D 单色器的作用是盛装吸收试液。

17-2-22吸光光度法的仪器中,吸收池的作用是(D)A. 吸收池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最容易被样液吸收的单色光。

B. 吸收池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单色光。

C. 吸收池的作用是将光能转换成电流进行测量.。

D 吸收池的作用是用于盛装吸收试液。

17-2-23吸收光谱曲线是( B )A :吸光度(A)--时间(t)曲线 B: 吸光度(A)--波长(λ)曲线C: 吸光度(A)--浓度(C)曲线 D. 吸光度(A)-温度(t)曲线17-2-24光分析中的标准曲线是(C)A :吸光度(A)--时间(t)曲线 B: 吸光度(A)--波长(λ)曲线C: 吸光度(A)--浓度(C)曲线 D. 吸光度(A)-温度(t)曲线17-2-25 参比溶液的作用是使光强度的减弱仅与待测离子含量有关。

待测离子( M ) 无色, 显色剂( R ) 无色时,应选用( A )作参比溶液。

A :蒸馏水 B: 显色剂 C: 试样溶液 D.无法确定17-2-26 在光分析中,当显色剂有颜色,样品无色时,应选( B )作参比溶液。

A.蒸馏水B.试剂空白 C试样空白. D.无法确定17-2-27摩尔吸光系数ε在分析化学中有何意义(A )A. 摩尔吸光系数ε是衡量分析方法灵敏度的尺度,通常ε越大,方法越灵敏B. 摩尔吸光系数ε是衡量分析方法灵敏度的尺度,通常ε越小,方法越灵敏C. 摩尔吸光系数ε是朗白--比尔定律公式中的比例系数,如果知道摩尔吸光系数ε和比色皿厚度,测量出吸光度,即可由朗白--比尔定律公式求出所需浓度。

D. 摩尔吸光系数ε仅仅是朗白--比尔定律公式中的比例系数而已,无特殊的意义。

17-2-28 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A..入射光波长;B.被测物质的浓度;C.络合物的离解度;D.掩蔽剂。

17-2-29示差法和一般光度法的不同点在于所用参比溶液不同,前者的参比溶液为(D )A. 去离子水B. 试剂空白C. 比被测试浓度稍高的标准溶液D. 比被测试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三.判断题17-3-1.可见分光光度法所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调A=0. (√)17-3-2.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KMnO4时,应选紫色光为入射光. (×)17-3-3.光度分析中,测定的吸光度越大,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越小(×)17-3-4.分光光度法,其他条件一定,ε越大,测定的灵敏度越高。

(√)17-3-5.朗伯-比尔定律不仅使用于可见分光光度法,也使用于紫外分光光度法。

(√)17-3-6.透光率T与吸光物质浓度成反比(×)17-3-7吸收曲线是物质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17-3-8将合符光的吸收定律的某有色溶液稀释,其最大吸收波长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17-3-9入射光的强度会影响摩尔吸光系数17-3-10在吸光度的测量中,参比溶液的透光度为0%17-3-11Lambert-Beer定律是建立在单色光的基础之上17-3-12在分析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显色反应是为了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重现性17-3-13吸光系数和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是Mε=a17-3-14吸光度具有加和性17-3-15溶液本身的化学因素会引起Lambert-Beer定律的偏离,而物理性质不会引起Lambert-Beer定律的偏离17-3-18当A=0.368或T=0.434时,浓度的相对误差最小F T F F T T F T F F四、计算题:17-4-1.某试液用2cm 比色皿测量时,T=60%,若改用1cm 或3cm 比色皿,T 及A 等于多少? 解:A 1=lg 11T =ab 1c (T 1=60%,b 1=2cm)① A 2= lg 21T =ab 2c (b 2=1cm) ② ①∕②可得:T 2=77% A 1=0.11 同理当b 3=3cmT 3=46% A 3=0.3317-4-2.某钢样含镍约0.12%,用丁二酮肟光度法(ε=1.3×104L ·mol -1·cm -1)进行测定。

相关主题